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老同志爱出风头 (第1/2页)
六员大将来吃饭,陆如山坐在头把椅子上,魏得利坐在他对面,付款埋单的位置上,马相军与陶安然分坐在陆如山的两边,古城这样的地方,但凡一桌上有个把机关干部,懂得尊卑贵贱身份的,那坐哪一张凳子就穷讲究。 来哦,有个把副处就了不得了,都是科长一级的,真把自己当干部。 这样说好些有些鄙薄科级干部的意思,来哦,科级干部也不容易。 马相军与陶安然从前凭技术吃饭,一个能拽文,一个能播音,他们是最不在乎级别的,一屁股坐下来也就准备吃了。 再者,崔保国是人事局的干部,可是,他的心里哪有什么级别什么的,一天天品茶,清高的很,再说,他瞧得起哪个处长、副处长、局长、副局长了。 官场万象,为了升半级,哪个不是丑态百出?人一旦在仕途上攀登,心路历程就曲折得很,扭曲得多,大都患有心理疾病。 其实吃饭吗,在一张桌子上,坐哪里都一样,哪有那么多穷讲究。 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云淡风轻。 杨华,哦,你可能都忘了,杨华是谁? 在古城,从前杨华是一个传说,为什么?官做得大呀,正处级干部。正处级女干部在古城,且有实职,在岗在位的,怕是一百个都不到。 真的不到。 杨华呢?还曾经是工商局的一把手,可了不得。 那是一个错综复杂大的不得了的局,谁不求这个局的科室办事,大凡做点生意的,哪个不是九曲十八弯地找上门来。 杨华在工商局做局长的时间约5年,传奇就是从那段时间来的,后来,她直接到了政协,什么叫执委,解释不了,这里不解释。 自从到了政协后,她学会了背诗词,涌跃参加社会各界的活动。 不参加不知道,一参加,好家伙,敢情各种活动,五花八门,天天都有活动,活动靠什么,靠才艺,跳舞、唱歌、朗诵、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有,从前没有特长爱好的,没有童子功的怎么办?现学,陶笛、葫芦丝、古琴、二胡、写大字,还有做打油诗的,拿到什么学什么,然后挤到一个小队里,东郭先生吹竽一样,凑数。 东郭先生是谁?你问这个问题,叫人怎么回答? 跟东郭先生不熟悉。 杨华想,这怎么行呢,自己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都没有,一辈子在官场混,本来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人生得意,哪知道到了,还得有一技之长。 她两只柔弱无骨的小手一摊,急了,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唱歌,不识五线谱,体育,没有特别出彩的。写诗,没激情,写散文,太小儿科…… 正好那一年她带团去西藏考察。 说到西藏话下去远了,故事太多,要不改下次讲? 杨华就是因为带团去西藏,有一个正规的名词:看望援藏干部。 杨华在那里,被西藏的文化所熏陶,醉了好些日子,其中被仓央嘉措的诗歌迷的不要不要的。 于是,在她一把年纪记忆力严重不行的时候,背,咬着牙背,含着泪花背,背熟了仓央嘉措的诗。 好了,杨华坐在崔保国旁边。 两个人颜值相当,曾经女的美貌男的英俊,老了打了些折扣,但依稀还是男俊女美,跟老魏有档次上的差别。 一种是长相平庸,一种是美人迟暮英雄失路。 崔保国与杨华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陆如山坐下来,正准备主持晚宴,只见他两条胳膊放在桌面上,正了正上身,清了一下老烟熏嗓子。 “唉,老崔,听话,别勾搭女人,不三不四不清不楚的。” 杨华是老陆带来的女人,桌上唯一的女性,老陆这样说老崔,也没什么出格,吃饭嘛,娱乐一下。 可是,陆如山环顾了一下参加晚宴的人,心情一下子灰了。 怎么的,就这几个老眉老眼,一个水嫩的都没有? “老魏,你这人不厚道,那个晏嫣呢?晏嫣为什么不来?你没看出来我喜欢她呀,是那种单纯的喜欢,怎么听说你与夫人还不喜欢晏嫣给自己做儿媳妇,来哦,这就不对了,瞧人家晏嫣姑娘多漂亮多正派。” 老魏装,装做没听见。 陆如山又点名道:“老魏,上次,啊,元宵节那晚,啊,你请景亚鸣吃猪尾巴那晚,晏嫣还敬了你一杯酒。她人呢?哦,景亚鸣那个败类都请了美女陪,我陆如山不如他?” “老崔,你也是,藏着掖着的,凌陌你还是请不动,还是怕我是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