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3章 老虎伤人乃惩恶扬善 (第4/5页)
麦轲一阵无语。 你们小两口轮班来,气我不是? 不过,怎么心里还挺舒服的呢? 转眼一想,啐了自己一口。 你瞎舒服个勺子!又不是你自己解答的问题。 众人也都听到了麦轲说的话,再向厅外一看。 四面都是翠竹,把这敞厅团团围住,甚觉清雅。 不愧是“渭何千竹”。 这时,有小童过来献茶。 张保于是问起武氏昆仲事业,二人告知他们的根卯,原来都是闲散进士。 少十一公忖道:“他两个既非公卿大宦,为何国王却替他题了匾额?看来此二人也就不凡了。” 张保道:“小弟才同敝友瞻仰贵处民情风景,果然名不虚传,真不愧‘君子’二字!” 武之和躬身道:“敝乡僻处海隅,略有知识,莫非天朝文章教化所致,得能不致陨越,已属草野之幸,何敢遽当‘君子’二字。 “至于天朝乃圣人之邦,自古圣圣相传,礼乐教化,久为八荒景仰,无须小子再为称颂。 “但贵处向有数事,愚弟兄草野固陋,似多未解。 “今日难得几位大贤到此。意欲请示,不知可肯赐教?” 吴人敌道:“老丈所问,是国家之事,还是我们世俗之事?” 武之和道:“如今天朝圣人在位,政治纯美,中外久被其泽。 “所谓‘巍巍荡荡,惟天为大,惟天朝则之’。 “国家之事,小子僻处海滨,毫无知识,不惟不敢言,亦无可言。 “今日所问,却是世俗之事。” 吴人敌回答道:“既如此,请道其详,倘有所知,无不尽言。” 武之和听罢,随即说出一番话来。 武之和作为二兄弟中的大哥,当仁不让,说先开口说道:“小子向闻贵处世俗,于殡葬一事,作子孙的,并不计及死者以入土为安,往往因选风水,置父母之柩多年不能人土,甚至耽延两代三代之久,相习成风。 “以至庵观寺院,停柩如山;旷野荒郊,浮厝无数。 “并且当日有力时,因选风水蹉跎;及至后来无力,虽要求其将就殡葬,亦不可得。 “久而久之,竟无入土之期。 “此等情形,死者稍有所知,安能瞑目! “况善风水之人,岂无父母?若有好地,何不留为自用? “如果一得美地,即能发达,那通晓地理的,发达曾有几人? “今以父母未曾入土之骸骨,稽迟岁月,求我将来毫无影响之富贵,岂不愚哉? “为人子者,于心不安,亦且不忍。 “此皆不明人杰地灵之义,所以如此。 “即如伏羲、文王、孔子之陵,皆生蓍草,卜筮极灵。 “他处虽有,质既不佳,卜亦无效。 “人杰地灵,即此可见。 “今人选择阴地,无非欲令子孙兴旺,怕其衰败。 “试以兴褒而论,如陈氏之昌,则有‘凤鸣’之卜。 “李氏之兴,则有‘同复’之筮。 “此由气数使然呢,阴地所致呢? “卜筮既有先兆,可见阴地好丑,又有何用。 “总之,天下事非大善不能转祸为福,非大恶亦不能转福为祸。 “《易经》‘余庆余殃’之言,即是明证。 “今以阴地,意欲挽回造化,别有希冀,岂非‘缘木求鱼’? “与其选择徒多浪费,何不遵着《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 “替父母多做好事,广积阴功,日后安享余庆之福? “较之阴地渺渺茫茫,岂不胜如万万? “据小子愚见,殡葬一事,无力之家,自应急办,不可蹉跎。 “至有力之家,亦惟择高阜之处,得免水患,即是美地。 “父母瞑目无恨,人子扪心亦安。 “此海外愚谈,不知可合尊意?” 吴人敌、张保、少十一三人正要回答,百里良骝让他们打住。 他说:“武老伯不要着急,我们这里有人年纪尚小,对您老所用的典故历史故事不甚理解。 “我们这里的麦轲大有学识,他可以先给那些年轻人解释一番,然后在对您的问题,予以回复。 “如此安排,不知道在老伯看来,是否妥当?” 百里良骝说完,心中暗叫一声惭愧。 自己拿年轻人当挡箭牌,其实他自己也是不懂,刚才听了麦轲的解释觉得大有脾益。 不过,转而一想,自己把自己算在年轻人里面,也说得过去。 于是脸红迅速退到正常的颜色。 麦轲呵呵一笑,对百里良骝的安排心志杜明。 这也不奇怪,因为他自己也是不懂,需要进入驭物诀寻找答案。 百里良骝和他差不多,又哪里会有现成的答案? 于是问道:“在座的各位,尤其是年轻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来尝试给你们解答,不过,我不敢保证每一个答案都完全准确。” 麦公明问题最多,马上就要踊跃发言。 不过吴人敌抢先说道:“我没有那么多知识如同麦轲一样,可是我对天朝的关于葬礼的现状和历史变迁了解的比较多,因为我是商人,我的本职就是为人提供需要的商品,人嘛,又包括活人和死人,刚才武老伯所言只是涉及到死人,但是死人的需要又是通过活人cao办的,所以不能截然分开,总之,都是我的经营范围,故此我知道得比别人略多。 “首先,第一个要说明的,就是武老伯描述的状况,大体上是如此,但是并不是一贯如此,中华上国近七十年变化很大,有一段时间甚至完全杜绝了土葬,改为火葬,而如果是火葬的话,就没有武老伯提道的那些问题;不过世事无常,最近土葬又恢复起来,大概有三人之一的人采用了土葬;凡是采用土葬的人,那些问题,就是和武老伯描述的大同小异了,所以说,那些问题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回头再和武老伯探讨。 “第二个问题,在葬礼这件事情上,呈现了两极分化,这两极就是或者极端铺张浪费、极端缺乏重视;极端铺张浪费的,就是给那些死人建造阴宅,比活人的住所还要豪华,陪葬品也与时俱进,现代人有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