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得机缘尤浑富贵 奉玉旨侯虎征伐 (第1/3页)
成汤自传位以来,历六百余年,至帝乙,帝乙生有三子,长子是微子启,次之微子衍,三子殷寿。三子乃帝乙四十寿辰之期所生,所谓福寿齐来,众官齐奏,立为寿王。其母乃是西宫闻娘娘。寿王乃太师闻仲的亲外甥。 一日,帝乙游乐于御花园,飞云阁塌了一梁,众人皆退,唯寿王年少,不知畏惧,欲上前去扶,太师见了,急奏帝乙褒其勇。 “大王,寿如此忠勇,堪当重任,太子之位舍他还有谁?望吾王思之。” “太师,且容朕考虑。” “大王圣明。” 闻太师深知事久机变,翌日,即连结众大臣上诉帝乙,立寿王为太子。帝乙平常亦喜其无畏,于是,下了诏书,立了储君位。 帝乙崩后,寿王即位。是为辛帝,称受辛,史为纣王。本书应民间艺人之口,称纣王。 纣王登位,由首相商容,太师闻仲主政。亚相比干,大夫梅伯,赵启辅之。在众位大臣的谋划下,纣王遂娶了三宫,东宫乃东伯侯姜桓楚之女。西宫是界牌关总帅黄滚之女,武成王黄飞虎meimei,馨庆宫由上大夫杨任的meimei主持。 三女皆徳容俱佳,柔和娴淑,以君为纲,虔诚向道,一年四时八节皆有道场。初时,纣王贪恋美妻,逢香必拜,久而久之,身体疲乏,对所谓的世俗之礼仪,男女之情结,张长李短之事,亦感繁琐。 却在此时,有一游方道士申公豹晋见纣王,言其愿为大王研制不老丹、快乐丸,传授长生诀。 纣王听闻,准了。 初时,申公豹曾经多次拜见闻太师,以丹药为礼,多次叩拜,太师力荐。纣王大喜,封申公豹为都钦监,许其金银,建一豪宅专营此事。 公豹又请来了几个道兄帮助,内有一道童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公豹喜欢,引为知己,坐则同桌,睡则同眠,更喜他什么尬旮事都做,做的都比其它道兄好。因此,无论采石,炼制,公豹皆不用他伸手。 这天,公豹对纣王言,为了炼长生丸,须到北方采集一些药材。纣王准了,于是,他就带着这位小道兄一起出发了。 路上,各镇诸侯为了争夺地盘,纷争不断,过了信阳地界,天色已晚,遇一青年,窃取东西,被逮住,主人欲送与官府,却被申公豹遇见。 公豹见其文雅可爱,不似其他盗贼,即有拉扯之心,对他说,你可拜我为师,我当代为说情。青年倒头就拜,改口称呼师傅。申公豹大喜,代为解脱,主人见公豹是朝廷下来的人物,就顺水推舟作个人情,申公豹便许诺了主家一些金银。 小道童和那青年,互相皆为爱惜,互通信息,道童名叫费仲。青年正是尤浑,小名混儿,自冀州出来已有十余天,饿极难忍,才干了此类勾挡。申公豹怜惜他,相看不厌,亦收为室内弟子,到了夜晚,投宿睡觉,不免龌趗。尤浑平常即精,竟比已往做的更多更好,申公豹更为喜爱。阅览众多,乐而忘归。 数月有余,银子花完了,一行人马还归至朝歌。纣王召见,问及此次情况,申公豹没有多余的丹丸进献,也没有特别有效的秘药保证大王的乐趣。无法回答大王的询问,为了保证他在朝中的地位,申公豹决定走险着,让纣王尝试新奇。 他忍痛割爱,把尤浑、费仲两人荐于纣王。 见识了尤浑费仲的本领后,纣王是大喜过往,赏申公豹金银,又加封尤浑费仲为下大夫。收在身边,每日玩耍,颇感兴趣。 尤费两人的诙谐,比之皇后的古板,西宫的敬怕,纣王感觉又是一味。如此数月,直把朝政都荒废了,凡事都交付闻太师处理,这也使太师的势力更旺。 朝中大臣要见纣王,都没了门路,许多人不得已来找尤浑、费仲通门路,这两人也是借机拿巧,逐渐丰满羽翼。 这两人被一干大臣捧上了天,那些首辅老臣,首相商容、亚相比干,王爷箕子,皇兄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梅伯、赵启,俱都是不忿。无奈朝廷事务,兵权,都在闻太师手中,这两人出自申公豹门下,自然也和闻太师扯上了关联,出于对闻仲的敬意,朝中的一干老臣,比干等人对他两人虽是有看法,却也没有过于偏激的采取行动。 当然,闻太师任人为亲,独揽朝政,纣王也很清楚,但并没有去分权的想法,闻太师的势力强大,正是纣王的依持,即便他这个王位亦是依靠太师之力得来,还有什么去分剥的理由?王兄微子启、微子衍儒雅有文采,与王叔比干相厚近,本是王位最理想的继承者,却没能继承,这是为什么?纣王心知肚明,他长相虽则威武,语言上却敌不过诸位王兄,能得承大统,只因有闻太师主政。 闻太师能助他登基,又为他守护江山,有这样的依持,何乐而不为? 闻仲结交了七十二兄弟,上千门人弟子,遍及各处。朝廷上下没有人敢说太师不好的话,百官相见,都夸他为国事cao劳,太过辛苦。 听到这些夸赞,闻太师并没有沾沾自喜,于朝事越发努力,任重而道远,要想留下千古贤名,他也必须如此。 这一年,天下诸侯前来朝歌朝拜大王,各路诸侯皆找门路,为的是见一见纣王的风采,使他们在那一方更能久远。 群侯大老远来是为了述职,不见到大王述什么职,倘若有jianian人作祟,空丢了脑袋都不知道,因而,各诸侯来到朝歌都想面见大王,通过进献贿赂来牢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想见大王,他们就得各找门路,东伯侯姜桓楚与南伯侯鄂崇禹是远房的连襟,又同为诸侯之首领,俩人惺惺相惜。同到亚相比干府上,答谢他当年荐举了皇后娘娘,西伯侯的母亲太姜,与东伯侯姜桓楚的父亲是远房姐弟,皇后娘娘既是东伯侯之女,他也就走了东伯侯的路子,而北伯侯崇侯虎乃太师手下七十二兄弟之一,就走了太师的门路。 这些大诸侯有了这些门路,得已见了天颜,说上了好话,那些小诸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要想亲见大王一面,他们实在是不容易。 没有门路,听天由命? 病急乱投医,在地方上多年,他们也收刮了不少,手里有的是钱和财,要想通路,只有金钱开道了。 这正是,钱财能使鬼推磨,神仙也爱黄白物。 群侯各抱金银乱烧香,有的前往太师府找闻太师,也有的去找申公豹,当然,更多的小诸侯没了门路,就去找费仲、尤浑,想着直达天听。 也是阖当有事,冀州侯苏护,带着长子苏全忠同至都城朝歌,让他长长见识。无有门路可走,只听说有位下大夫尤浑,亦是北方人氏,在大王跟前颇为受宠,苏护就有心交结。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再怎么着是家乡出来的,沾点乡土气,找着了他,能不帮助说好话。 苏护是这样想的,苏全忠也是这样想的,他们怎么都没想着尤浑就是从家里赶出来的那个尤浑。那会儿他们只晓他小名混儿,况且,天下同名同姓者多,那个混儿不过是无赖罢了,怎么能到了朝歌得了高升?再说,事情哪里能就有这么巧? 且说全忠带着礼单到尤浑府去拜访,那些门人狗仗人势,欺压他人惯了,一番示意没了回应,对苏全忠就不在眼里,训话也是不客气。 “啊,你是那里来的?懂不懂这里的规矩,想见尤大夫?见大王?排着等吧,眼也不睁的,我们辛辛苦苦,单为你所遣,报这报哪,我们是你门下的狗吗?这是什么地方?就带这点礼来也想见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