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回寿仙宫妲己学琴 为救父公子教习 (第1/3页)
第十九回:寿仙宫妲己学琴为救父公子教习 伯邑考回去后,即把今日纣王召见的情况对随行的人员讲了,随从听说了,都替他高兴。 “公子,想不到大王如此赏识你,既然已经下了诏书,谅来不会错,侯爷这次必然能平安回去了。” “啊,但愿如此。希望大王的诏使早一天到达羑里,让我的父侯早一点得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公子喃喃私语,鹿台授琴那一节,他没有对随从细讲,唉,即便讲了,这些随从里,多是担夫及其随行侍卫,谁能给他出什么主意? 有句古话叫作打铁趁热,公子想,虽说纣王下了诏书,办事的人却不一定贴心,他们若是多拖延,一旦情况再有变化,岂不让即将到手的好事成了泡影?得了,明日宫中授琴,还是早些前去,请苏娘娘向大王禀明,以便催促办事的人趁早上路。 到这里,公子就对随从人员讲了。“啊,但愿不会再出差错了,大将太颠闳夭去了羑里,此行的谋划者燃灯大师又不在我的身边,我的头绪很乱,已经失了方寸,没有了主意,但是,大王的诏书既然下了,最好让各方面早一天知道,这样的话,即便以后起了变化,天下的人已经知道了事情的详细,大王再想收回成命也已经来不及。当然,这件事要得稳妥,先让父侯知道消息,由他那里发出口风最好。可是,太颠闳夭走了,我身边已经没有了可行动的人才,现在该怎么行动呢,能否请你们几个屈才,为我到羑里走一趟呢?” 当下,就有挑贡品前来的随行担夫自告了奋勇。 “公子,我等愿去。” 公子身边已没有他人,因此,他就说,“这事就麻烦你们了,在这里我先谢谢了,虽然,太颠闳夭先到那里去了,但他们去的时候还没有得到我这个消息,一则我也是没有想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这厶快就办好了,论道理,这个事我应该亲自去,可是,大王令我传琴于苏娘娘而走不开。” “公子,说什么谢不谢,侯爷在羑里多呆上一天,就多一份煎熬,再有,侯爷知道公子到了朝歌,这一会定是望眼欲穿,我们在这里多耽误一刻,侯爷也多焦心一刻,啊,我们现在就上路,公子,我们先走了,你在这里要当心。” 这几个随从走了,伯邑考身边更是无人,到了晚间落宿,他就想着今天所见到的苏贵妃,啊,那艳丽的容颜实在是世间罕见,比起歧山那边的meimei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偌秋水横波,直棱棱的横在了公子的心里。 公子夜来胡思乱想,以致于觉竟没有睡好,直到第二天,头脑依然很混乱。 公子清早起来,想着事务紧急,须早一天救父亲归来为是,梳洗打扮后,即进宫见驾。纣王问他:“伯爱卿,昨日琴教的还好吗?苏爱妃可用心,她学的可中?” “回陛下,苏娘娘非常勤奋,他日定有所成。” “噢?是吗?” 纣王兴致勃勃,极想现在就牵手与他,然伯邑考竟是不向前靠,游弋回避,或是惧怕大王的威势,表现出的不合趣另纣王无味,轻易丢失帝王的风采也不是纣王所能持,因而,于古琴一道来说两下里语言并不能很好的沟通,纣王所要求的意境与伯邑考所持的意境相去甚远,难以融合,纣王失去了耐心,乃招来妲己,指着古琴相问:“爱妃,昨日古琴学的如何?” 妲己***古琴,只听《嘎》的一声,甚是躁耳,她乃娇媚的向纣王道:“大王,臣妾乃笨拙之人,这仙乐乃是天界所有,非是凡间人能轻易学来的,一朝一夕,臣妾岂能领会其中的意境?大王,臣妾想,但要西歧公子倾心教授数月,引领臣妾登得此中山门,得此仙乐的妙境,就能常依偎大王身边,让大王时时刻刻领略仙乐,大王,依你看是不是好?啊,是不是如此?” 妲己撒娇,纣王格外怜惜,不快也随烟消云散,揽着妲己的腰身,轻轻问道:“爱妃,你既是如此想学,这有何难?把伯爱卿留在这里,朕不许他走就是。” 妲己不便表现太激励,缠着纣王身边说,“大王,若得仙乐长留世间,可不能用强,亏待了师傅。” “爱妃,这个朕省得,不会用强于他,只要伯爱卿愿意,朕封他一个太子少傅,留在这里为官,也是未尝不可。” “大王,你这样做,天下的臣民都会颂扬你。” 纣王哈哈大笑,“爱妃,你真是聪明,看来,昨日伯邑考并没有用心传授,否则,以爱妃如此冰雪聪明的人儿,怎么会一点儿没有进步?” 啊,这个,可不关他的事,昨日是自己心猿意马,大王如此说,岂不让伯公子受了委屈。 想到这里,妲己有心向大王申辩,却又不好辩,一味的袒护着伯邑考,就算是痴子也能觉察几分,何况是大王? 妲己不好辩,纣王便以为被他说中了,又想着不能与伯邑考靠近,竟是有因爱生恨的感觉,遂召伯邑考近前来,责之道:“伯爱卿,寡人观苏妃也是冰雪聪明之人,这学琴之事,必也难不倒她,奈何昨日至今竟是无功,敢是卿未用心传授,今给爱卿一段时间,务使苏爱妃能善使此琴。” 伯邑考已知难善其身,一边是大王,一边是娘娘,今纣王如此说,想是着恼了他,当得知天使已去了羑里,他乃把心一横,朗声应答:“臣得陛下如此看重,非肝脑涂地不足以报圣恩,既然苏娘娘要学会此琴,岂能不用心教授,请陛下放心,臣定倾其所有而传授,不敢作一点懈怠,陛下,学琴非比其他,若要有成绩,须但看三两日。苏娘娘定然会使此琴,陛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何况聪明如苏娘娘乎?” 纣王见伯邑考回声响亮,变了性情,当下大喜。 “果真如此,爱卿功劳功高,朕当予厚赏。” 此时,纣王心底升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