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一百一十六回:妙语生花成史话 一统天下八百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回:妙语生花成史话 一统天下八百年 (第4/4页)

道,“带过来,我要会会他。”

    一会箕子王爷到,通天对他语言非常客气。拱手施礼道:“王爷请了,大王受飞廉恶来的挑拨,让您受委曲了,唉,大王实在是不该如此做,再怎么说,你们都是成汤一脉,啊,啊,啊,相煎何太急呀?”

    是啊,煮豆燃豆枝,相煎何太急。

    通天教主的大名,箕子王爷也早有耳闻,见他对自己看重,也受感动,毕竟从戴罪之身里没有转过来,或以为纣王还会对他加重处罚。比干的例子在眼前不远,箕子和纣王的关系并不如比干厚近,他在监内的前途很难确定,甚至是一片黑暗。史料记载,纣王有将箕子贬为奴隶的想法,这里就不再追源了。

    箕子在惊慌中被八仙所救,但看烽火燃烧,京城一片混乱,箕子情绪也有激动。

    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箕子王爷,天下乱了。西岐兵过来了。”

    箕子听通天再度发言,这才醒悟,急忙回礼过去,道:“教主,请了,可有教我。可恼受辛小儿无知,任用佞臣,致为jianian贼趁势作乱,可叹成汤大好河山,竟是拱手让姬发小儿得了,可恨可恨,这扒皮的,该死的东西。”

    箕子王爷越说越激动,到后来声音越发大了,通天抓住机会,说道:“箕子王爷且稍息,现在,朝歌城已是西歧天下,到处是他们的兵马,遍布着他的耳目,莫要让他抓着我们把柄,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箕子王爷依然固执,说:“教主,这是什么话,我怕什么?若要成汤江山变姓,本王是万万不能答应,我还有力量。教主,你可有主意带我出了朝歌?”

    哦?

    通天道长故作沉吟,问箕子道:“王爷,要出这朝歌,在本教主看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是出了朝歌后,王爷可想好了到哪里去?又如何和姬发比拼呢?”

    箕子王爷道:“教主,本王爷心里已经有了主张,我不会轻易把大商的江山拱手相让。现如今大王一死,就成汤一脉来说,我就是成汤血脉的立柱,也是诸侯当仁不让的领袖,是他们的王。教主,现在北方还有忠于大商朝的人,我们只要向那边去,自然有诸侯相助。教主,如今该考虑怎么出去。我相信,只要有教主倾囊相助,成汤江山或许还能有得挽救。教主,这其间的风险肯定有,你放心,所有的风险我们担了,但其中的事端就有劳诸位大师了,今后若得复国,诸位必皆为我大商朝国师。教主之位,则更是重了。哈哈哈,天不亡商朝也。”

    通天听箕子这话,暗合他意,心里想笑,却又强硬止住了。

    想不到箕子王爷居然也想利用他,而他本就想利用箕子,哈哈哈,这回正好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假使借箕子之手,能赢得北方诸侯的信任,和姜子牙再斗一回法,胜败或许还未定。

    随着箕子的哈哈哈,通天也是一种狂笑。

    教主忽又想到上一次输在自己的弟子手里,心有不甘,唉,若不是多言多语,多嘴多舌,他能输吗?

    想到了这些,通天生生就收回了脸上的笑,显露出狰狞模样。他就对箕子道:“箕子王爷,光复成汤,本教不遗余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箕子王爷似乎很是感动,仅仅握住教主的手,说:“那是,那是,那就有劳教主了。”

    一切计议停当,在通天教主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马就冲出了朝歌城。

    当时,黄飞虎的人马还在纣王宫,整理着后宫事物。他们将王妃,内监等迁移,这些事情比较繁杂,本就忙不过来,包括苏妲己、王喜媚在内的后妃,及邾等诸子。

    而李靖则带着人马,和东伯侯争相忙着接收商朝的财产。尤其是朝歌城内外,各位王公大臣的家产,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所以,当通天教主带人打出朝歌时,并没遇到什么阻挡的力量。

    通天教主出了朝歌后,正好遇着欲魔带着二十八侯,从牧野败退过来。通天也来不及多责备,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即便欲魔负荆请罪也于事无补。为防箕子王爷说风凉话,通天直接就把欲魔参与牧野战场的事情淡化处理了,就当他不曾去。而箕子也并不知情,没有多加责备。两下里都是残兵,兵合一处正好武装一师,按着箕子的指引,直向着北方而来。

    洪锦火烧孔宣,又和妙生花等人会合,在营中又取笑了孔宣一番,就耽误了追击欲魔的机会。待欲魔向朝歌来,与教主会合,洪锦就迟了他们一步。

    且说三军会师朝歌,三大元帅见面,相互检讨一番,没有发现通天与箕子的踪迹。

    而姜子牙已经得到妙氏兄弟密报,通天教主和箕子王爷已向北方逃窜。追赶已经不及,他就传令三军休息调整。又着人将后宫妖妃带来见武王,按文王在世时,定下的封神计策,以安抚逝去的将士亡魂。

    在封神台上,姜子牙手持打神鞭,装模作样昭告了一番天地,以将士为正义而战,为抗暴纣而亡,死得其所。尤其是按苏妲己的请求,把她设为狐身,并将十美之中的如狐遣与其下,以狐诏样。

    苏妲己为证狐身,居然从高台之上一坠而下,直落香消玉焚。残骸之后,唯留一摊狐身血水。

    姜子牙宣了武王诏书,又奖赏了有功将领。并按武王之意,为封神不到之处,作了补救,荫妻封子亦不在少数。而八俊之中,土行孙邓婵玉夫妇更是值得表彰,将他们夫妻的神位合在一起,称地府六合君。

    为大周开创天下,有功劳的能臣俱都分封,如李靖被封南国,职位天王。敖龙为四海之首。当一切功臣分封过。姜子牙就想到了洪锦,该怎么来分封。按他当初的计划,洪锦先进朝歌,自好封赏。也可堵其他将士之口,以弃暗投明,勇挑重任,功劳薄上也可一述。但如今洪锦在牧野是先失战场,后再他人帮助下,才取得一定胜利,这该如何封赏?

    岷江侯知道了也不会服气啊,他也上战场助战了,龙香甚至还亲临一线被俘。

    虽然,岷江侯没有到战场一线,那也是事出有因,谁能抵抗住病魔?

    姜子牙考虑了很久,也不能定,按说凭龙吉公主的身份,洪锦的分封应该没问题,但也还需堵人耳目。如今,通天教主与欲魔在他们眼皮下逃脱,自然该让他们负担些责任。所谓是赏罚分明,三军勇猛。

    姜子牙只能暗示龙吉,让她主动请战,向北追击通天。以待后功再行封赏。

    龙吉也知尚父难处,主动请缨。

    至此,武王伐纣的演义已进行到底。纣王一死,六百余年的大商朝就此结束。武王犒赏三军,功臣封侯,天下安定,四海升平。作为一部新编的历史剧来说,此书该已完结,但是,龙吉的故事还没有到底。

    各位,欲知详细,且听下回分解。

    这正是:

    君明臣贤四海清,周室一统八百年。

    世代相传景色新,天下从此乐升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