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袁崇焕杀毛大帅的罪责的考究。 (第2/4页)
要饭的辽民就有六万,杨总兵怕是瞎了吧。) 我们为什么对杨国栋的评价如此之低: 自国栋任登,出令强辽人住登者,悉隶官cao。富者买免,每名百金,贫者愿隶,需索顶缺,每名十八两。 且逐季查补,或一家而三四编坐,或一人而前后扎诈,甚至衣食无措者。复出拿jianian一令,富商被拿者,动以千金贿之乃释。“吾侪逃生于彼,而受害如此,不能聊生,复投生海外。 最后辽民们没有办法又投回毛帮主麾下,就这样一个残酷迫害辽民的人渣,袁粉们大言磐磐的拿他的上书作为毛文龙的罪证……毛帮主眼泪都要下来了。 东江军到底为什么缺粮?东江军是流动作战,因为比起有扎实根据地的后金,毛文龙的军队非常羸弱,东江军大多是妇孺百姓,然后打起来虚张声势蝗虫战术,这我们都知道,因此毛文龙每次与后金作战本质目的就是抢劫,没什么问题。毛帮主是真的比后金还穷啊。 然后就有人要问了,那么多的粮饷怎么会穷呢?一定是毛帮主贪污…… 咱们算一算,盛唐时唐边军日给口粮二升,唐升比明升略大,大概大6%左右,所以说这按照唐军的标准,二十万石粮饷只够二十万军人吃五十天,就按东江军口粮减半来算,也只够二十万东江兵民吃100天,但是东江军到底有多少人口? 根据毛帮主的说法:“并新归附各岛,安插屯种,辽之男妇,合兵民已五六十万矣” 合亦有劲兵十四五万。内有衣甲器械者,仅四万人,余俱发屯种。故兵每称二十余万,岂职虚报多数而冒粮饷乎?”” 崇祯元年报:每年以二十余万之众,而叨二十万之饷,蒿目劳心,千疮百孔 该各岛兵丁精壮者合计实有十五万余 辽人归者,每以千百计。臣挑选精壮官兵十五万四千余名报部, 可见与兵部核兵的数据基本上还是一致的,袁督师在杀了毛文龙之后也检查了一次东江军,将兵额略微上调。从这了也基本可以看出东江军的规模“ ”五六十万人口,十四五万丁壮,有衣甲武器的四万出头。 那大家要问了,为什么不屯田呢?老百姓也要靠朝廷养?我只能说你疯了,东江军那种丐帮一样的流动战术为什么存在?就是因为东江军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脱产野战军可以保卫自己在大陆上的根据地,只有岛屿上以及朝鲜境内,能够屯田。后金来了大陆上的东江军只能拖家带口的转移,反正我比后金还穷,拍屁股走人就行了,你抢我能抢着什么? 这也是东江军之所以能在敌后苦苦支撑七八年的最核心的原因。当然,毛帮主也有玩脱的时候,丁卯之战,后金军击破铁山(朝鲜境内),东江军屯田人口万余尽没,毛帮主全家三百多口全部被杀。从此东江军连在朝鲜屯田都做不到了。如此血海深仇,袁粉们还在黑毛帮主通建奴…… 所以东江军本来就是个巨大的难民集团,这样一个难民集团在辽海上流动,根本维持不住稳定的大陆根据地,只能流窜,当然没有办法屯田。关于东江军屯田的事情,大家可以参考《明末东江屯田研究》一文。 饷银呢?粮食缺口巨大,只能靠从后金、朝鲜买粮食。而实际上,这一点并不顺利,朝鲜光海君在位时候,对明与后金首鼠两端,不与东江军贸易。天启三年,仁祖上台,贸易和屯田才开始,到天启七年,丁卯之战,铁山陷落,义州陷落。屯田断绝,朝鲜北部农业破坏严重,无粮食可买,因此才导致了崇祯初年东江军的饥荒惨状。感情东江军不需要筑城、养马、买武器?感情有银子就能买到粮食?而且从天启入崇祯之后,银有所上升,粮食有所下降。这对东江军更是坏事。 更何况,登州文官集团基本上在扯毛文龙的后腿: 毛文龙跟登莱官员关系有多差: 毛文龙与五任登抚合作过 陶郎先:多年贪污军饷,具毛文龙称累计达到四十四万两(东江军两年的军费)被毛文龙参倒,朝廷经调查确有其事,定罪下狱,将查没的赃银补给毛文龙 袁可立:毛的好领导,一直非常支持毛文龙,也积极为毛文龙报功,但是毛文龙终究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不愿意被查账掣肘,袁可立身陷党争时候落井下石,上书参之,离任 武之望,奇葩一个,双方矛盾很大,多次互参。结局是因毛帅参他克扣军饷,被调走(具体是否有克扣军饷的问题不知道)。武之望在奏疏中称“毛帅在鲜五年先与旧抚(袁可立)镇(沈有容)不和,继与臣等不和,今又与鲜君臣不和。岂诸臣皆厉世妖孽,而独毛帅为和鸾鸣凤。 这话就是说,毛文龙跟我关系不好,跟袁可立沈有容不好,跟朝鲜君臣不好,所以他不是好东西……听起来很有道理……你要是主持这么大个难民摊子,你也到处得罪人你信不信?更何况,这位武神医的成色到底如何? 崇祯元年5月上任三边总督,有士兵闹饷,他“廉治其魁,一军肃然”。几个月后,固原发生兵变,哗变士卒劫走州库财物,转攻泾阳、富平、三原,游击李英被俘。次年正月,陕西巡抚胡廷宴、延绥巡抚岳和声奏报称“洛川、淳化、三水、略阳、清水、澄县、韩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绥德、葭州、耀、静宁、潼关、阳平关、金锁关等处,流贼恣掠。”于是这位神医自杀了,自杀了……从这个cao行来看,我觉得他在兵饷这个问题上还是闭嘴的比较好。 李嵩,时间很短,没来得及发生矛盾,只是在天启七年丁卯之役中为毛文龙报功。 孙国桢:讲道理这也算是名将一枚了,战功赫赫。然后以验证兵额为由要将东江镇粮从十六万八削到八万……孙大人,您带了一辈子职业军队,毛帮主那是丐帮,不是职业军队,东江军武力羸弱,不能保卫根据地,民不能耕作以自养,兵民都靠朝廷接济吃饭,这一点连你家军盲崇祯皇帝都知道。还好袁崇焕虽然讨厌毛文龙,但是至少还知道内情,这粮食一削,整个东江军都药丸,所以没有批准。 所以我们看到,除了在天启四年离任的登抚袁可立,其余人都是些什么货色,登饷从这帮人手里转运去东江,要是能足额足饷,我就用牙齿去辽海啃冰块去。 东江军的独特情况也导致毛帮主跟建州一样,打仗是为了抢劫,他比后金还穷,这也就是所谓的牵制之法。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当中,毛帮主都开始在后金腹地搞蝗虫战术,就连袁崇焕都在宁锦之战之后为毛帮主请功。 所以,东江军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大量人口不能通过屯田自持,朝廷接济异常重要,因此毛文龙称兵二十万,问朝廷要饷,但是我们看到,按照户部的核算方式,两万八千兵额支出粮食十六万八千石,也就是说,当年天启年间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户部发给毛帮主的也就是三四万人的饷。养三四万战兵,十四五万精壮和五六十万人口,所以东江军当然变成了难民营,饿殍遍地。(这个问题下面再说,袁粉们把这个锅扣在了毛帮主的头上。) 咱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由于东江军的特殊情况,毛帅确实需要比他的兵额更多的粮饷,户部按照普通镇军的模式给饷当然不够用的。就连军盲崇祯皇帝都指出: “辽民避难屯聚海岛荷锄是民受甲即兵,难与内地佥募额饷相同,文龙宜乘机奋勇,著有显效,谁得以糜饷藉口,朕甚望之”《崇祯长编》 然后圆嘟嘟就以此为名,悍然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