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祁连_14、使幽州(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使幽州(六) (第2/2页)

道:“好,请大石林牙替妾身送李使君先回驿馆。”

    本来他们都已经陷入到绝望当中,现在李岘为辽人指出了一条出逃后重新崛起的新路,虽然这条路也是无比凶险,但是有希望总比没有任何希望要好不是,这总归也是一条生路。

    不过这些话的可行程度他们也需要仔细地掂量一番。

    当李岘退出偏殿时,萧皇后居然亲自把他送到了偏殿门外,并且目送李岘在耶律大石的陪同下乘车离开。

    “刚才李使君的那番话真是从参悟天机中得到的?”一路上,耶律大石一直没有说话,气氛十分沉闷,等马车快到了驿馆门口时,却突然开口问道。

    “我说这些结论都是从现有的情报中分析推演出来的,林牙信是不信?”李岘在脸上露出一副莫测高深的表情。

    耶律大石怔怔地看着李岘:“在李使君眼里,辽国中兴的希望能有几成?”

    李岘用手指轻轻扣着车帮:“目前的形势下,辽国已经分崩离析,甚至实力比西夏都有不如。但辽国在西域的影响还在,如果利用的好,机会能有三成。这个前提是你们必须带着足够的部族过去,去兼并和同化阻卜人、蒙兀人、回鹘人和葛罗禄人,而不是被他们所同化。”

    耶律大石两眼盯着李岘:“同化?你的意思是汉化还是契丹化?”

    “这个在你们,你觉得那种文化更先进就更有利。”李岘把问题交给了耶律大石,“你们即使到了西域也并不容易,如果能够从西夏借得沙、瓜二州,维持住与中原的贸易也许对你们的重新崛起很有帮助。当然,这是你们和西夏两国之间的事情。”

    耶律大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叹息了一声说道:“我曾自负学富五车,今日与使君一番交谈才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是如此之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与使君长谈。”

    “我家在陇右,如果林牙这回能带领契丹各部脱得大难,今后从西域而来,在下定当扫榻以待。”李岘笑着说道。

    “李使君不觉得女真人能占有陇右?”

    “这个自然,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守得住关中、陇右之地!”李岘很有信心地说道。

    “好,如果我能带着族人顺利抵达西域,而使君能够守住陇右的话,定当亲往拜访!”耶律大石把李岘送下马车后说道。

    摆平了北辽国主战派的主要人物奚部大王,知北院枢密事萧干和南院诸军都统制耶律大石,宋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谈判之事就顺畅了许多。本来在另一个时空中,萧皇后就已经答应了全军降附宋朝的协定,只不过最后由于萧干和耶律大石、萧遏鲁大将的激烈反对最后又反悔的。

    而这一次,李岘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大规模地向西迁移。

    草原民族本身就是逐水草而居,对于大规模的部族迁徙并不陌生,辽国贵族虽然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半民半牧生活,但是先辈遗传的本能还没有完全退化。

    萧皇后连夜召集幽州各地的统兵大将到皇宫里商议,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终于还是统一了认识。如果大家不想把命运交到女真人手里,也只有逃跑一途了。

    这里面起最大作用和权力最大的人是萧干。

    对于辽国四院大王之一的奚王萧干而言,问题很简单,要么全军投降,要么带着全族逃跑。耶律大石和萧皇后有时还会受到是否去与天祚帝汇合问题的困扰,而他却没有。萧干很明白天祚帝不会饶过自己,因为是他力主把耶律淳推举到了皇帝的位置,如果耶律大石等人非要去投靠天祚帝,那他只有分兵一途,让耶律大石带着契丹部队去大青山寻找耶律延禧,而自己则率部返回奚地。

    奚族六部现在生居的地方就是后世承德到秦皇岛长城南北一带的一大片区域,依然以游牧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族人跟汉民学会了耕种。临潢府一带的老奚部已经完全被金国所占领了,萧干目前能统帅的只有移居到幽州周边的六部人马,总数加起来大约是四万多帐,不到三十万人。

    四院大王是辽国仅次于皇帝最高的军事长官,除了耶律淳,目前在幽州的各军就是萧干的职位最高。但萧干却非常喜欢听从耶律大石的意见,认为这位辽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契丹族状元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见识非凡。这就使得自从天锡皇帝耶律淳陷入昏迷状态之后,北辽国的政策制订实际上都是出自耶律大石之手。

    耶律大石确实听从了李岘的建议,那就是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们也必须在今年入秋前就要开始动身迁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