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西军砥柱 (第2/2页)
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你……”刘老头顿时就要暴起。 “好啦好啦,你和这小子置什么气,这娃儿本就伶牙俐齿,刁钻古怪,你和他斗嘴,不是自讨没趣么。咱们对付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倚老卖老,仗势欺人!”赵隆一把拉住作势欲起的刘法说道。 刘法想了一想:“你说的很有道理,原来也是个阴人!” 赵隆笑道:“老夫这在帮你,却没想到你这老贼居然会恩将仇报!” 秋日里蚊虫渐多,三人一人折了根竹枝在手里,顺手驱赶着蚊虫。 “这回老种应该是得意一回了,这也叫因祸得福。若是没有你小子,本来老夫是不看好他这河北一趟的结果的。”刘法不无妒嫉地说道。 “也不一定,他一直在和童太尉闹别扭,我估计刘延庆最终会收获最大,搞不好就会成为整个河北路的总管。”李岘说道。 “唉,这西夏人又有些不安生啊,这西北各军都快被他们给抽空了。”赵隆叹了一口气,原来西北六帅,现在只剩下了刘法、赵隆和姚古三人,而且何灌和刘仲武原来的手下,也全都被调去了河北,赵隆和刘法两人现在手里的兵将现在还没有老刘原来一人手里的人多。 “那只能重新招人训练了,朝廷是怎么答复的?”李岘看向刘法。 “朝廷那边似乎也有意限制我们,只给了三万人的粮饷员额。”刘法叹了口气,“实际上若是想养精兵,只能供得起一万人。” “这也没有办法,若想多养些兵,只能招人屯田,忙时种地,闲时训练。只要让这些乡兵能吃饱饭,我看并不比那些禁军们差。”李岘说道,那些女真人的铁骑咱也比不了。” “哦,对了,安国你老是念叨这女真人会南侵,有什么根据?”赵隆开口问道。 “草原人都是这个德性,那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咱们是盛唐或是强汉时期,自然是不怕他们进攻,但是本朝自立国以来就崇文抑武,边地统兵大将手上的兵力都有限,连个西夏都摆本不了,难道还能挡住刚刚吞灭了辽国的女真人?他们之所以快了南侵,根本问题就是没有丝毫的危险,打赢了收获巨大,打不赢往回一退,难道咱们大宋敢派兵追到草原上去?没有风险的便宜买卖谁不想试上一试呢?”李岘看着赵隆说道。 “是啊,就和西夏人一样,每当打输了就上表求和,朝廷就会同意,然后他们就能休养生息,重新恢复过来,过几年又会接着再来。只要不被灭国,他们永远也不会消停。”刘法叹息道,“若老夫是草原人,也会这么干!” “可惜的是朝中衮衮诸公,包括当今天家,却把此事当儿戏!”赵隆摇了摇头说道,“去年老夫在朝中还被气出一场大病出来,也唯有到了安国家中,仿若到了世外桃源,才能让人感觉到高兴出来。” “这农牧纺织,都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是原来大家都不重视罢了,我看现在刘帅家的庄园也弄得很不错啊。”李岘说道。 “哈哈,子渐,我看南面的定军山脚下有一处河谷不错,有山有水,咱们不如也学那陶渊明,一家建一处庄园?这地方气候养人,过几年咱们就退归林下,在这里养老?”刘法大笑着说道。 “这想法不错,陇右冬天苦寒,我也觉得把家搬到这里很不错!”赵隆说道,“就这么定了,过两天咱们先看地盘,就照着李家庄园的样式,一家盖上一座别院。” 李岘无意间已经影响到了历史的轨迹,比如刘法,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他已经于宣和元年春天在统安城不幸战死。而赵隆由于刘仲武的去逝,独自在朝中受人排挤,孤立无援,最终于宣和五年春天郁郁而终。 现在两位出身陇右作为西军中流砥柱的老家伙依然十分健壮,更主要的是与李岘呆在一起感觉心情舒畅。现在俩老头满面红光,看样子还能继续活上好些年。 靖康年间,由于刘仲武、赵隆、种师道、苗履这些老将们先后离逝,而西军中年青的将领们还没有成长起来,才造成人才断档。西军最强的几支边军由于是文官统带,大家各自为战,最终落得四处溃散的下场。即便如此,西军的年青将领们依然能够在大散关大败金军,阻挡住了女真人大举入蜀的企图。 现在号称西军第一猛将的刘法和被称为西军智囊的赵隆两人都还健在,不知会对靖康年间的战争走势有多大的影响。虽然俩老头现在也是岁数大了,不一定非要亲自领兵出战,但作为西军的主心骨,只要两人活着,就对士气和西军的凝聚力有巨大的提升。 李岘本来还跟种师道专门谈过,希望他能激流勇退,返回陕西,但是老种现在深陷朝堂,恐怕是脱不了身了。少了老种这么一条粗腿,而春风得意的刘延庆调去了河北,王禀率领胜捷军一部移防太原,估计最后两人还是逃不了全军覆灭的下场,李岘现在也只有去尽量拉拢和帮助姚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