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公开 (第1/1页)
白漯上村的人整日伸长了脖子,竖直了耳朵,就为了想知道,段家到底在做什么密事。 可这一天天过去,沈岚娘等人赶着第三趟捂得严实的牛车去了镇上,他们还是没搞清楚段家人究竟在做什么。 第二第三次有人偷偷跟在他们的牛车后去了镇上,想要一探究竟,可每每这些人找到沈岚娘等人时,他们已经空着牛车欢欢喜喜的往回走了。 不过第三次时,这些尾随的人中,有人发现镇上竟然有人卖鹅卵石做成的不知什么玩意儿的东西,那些东西在他看来毫无用处,却竟然有人买,他可看见了,买的人给的可是银子,而不是铜板! 他想段珩他们每天神神秘秘做的就是这些东西! 于是这人回去也开始偷偷的琢磨着,仿造着镇上看到的模型做,琢磨着琢磨着,他就琢磨出了点门道来,别说做得还挺像模像样,还精致美观,看样子就是块做手艺的料,这是便是段珩婚宴上将段珩灌醉的主力,段珩的族兄——段虎。 段虎这名字听起来威猛,人却长得瘦小,虽不算矮,却也不高,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挺憨,可你注意看便会发现他那转悠悠的眼珠偷着机灵的精光。 上村的人打探不出段家人在做什么事,怎么办呢? 有人没几天便想出了个好办法,那就是:白漯溪是村里的,白漯溪的鹅卵石也是村里的,段家不能不经过村人同意便大肆使用,除非告知用来做何! 段珩全家听了愤愤,你们家起房子的时候用的白漯村山上的树,山上的石头,山下的土,也不见你们问过谁的同意! 沈岚娘似乎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她到是挺平静。 “哼!不给咱们用,咱们就去中村要,去下村要,看他们还怎么说!” 段梅愤然道。 “要不,咱们跟村里买?”段孟提议。 正做着一个招财猫花盆的段荣朝不爽的扔掉手里的石子,道:“买啥买,那是村里的,大家都能用,咱们用了又不是不给他们用!凭啥要给钱,我明儿就去中村搬一堆回来,气死他们!” “就是,气死他们!” “……” 段珩不语,翻着白眼心里默默盘算,白天你们能拦,我就不信你们夜里还能去拦? 几个孩子沉默了半晌,几个大人也在低声商量着,似乎是打算跟村里买石子。沈岚娘摇摇头,人心不足蛇吞象,贫穷使人无赖,跟村里买石头不现实。 若是村人不满足现有价格,时时为难,石头买进的价格越来越贵,而外面类似的工艺品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到时吃亏的就是他们了。 而且她发现现在镇上已经有人在卖这些鹅卵石做成的工艺品,说不定过两天村人便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买石头更是没必要了。 沈岚娘犹豫片刻,还是出声: “咱们也不用去别村要,也无需买,就告诉他们咱们做什么不就了?” “小丫头辫子懂什么!” 段茂天一听沈岚娘的话,立即黑脸呵斥。 这一声呵斥有些突兀,吓坏了几个孩子,空气突然变得有些僵硬尴尬。 段氏看不过自家二哥又在女人孩子面前耍威风,便温声与沈岚娘解释道: “岚娘,让他们知道咱家在做啥,村里人也跟着做,到时东西多了,咱们岂不是不好卖?” “小姑怕是不知道,现在镇上已经有人在卖这些东西了,咱们跟不跟村里人说,他们也迟早会知道。” 沈岚娘料到不久便会有人模仿做出类似的东西,但是她没料到这模仿会出现得如此之快。 “是啊,镇上已经有人在卖这些东西了,我都看见了。” “我也看见了。” “我也看见了。” …… 沈岚娘话落,段梅几个便接三连四的出声作证。 堂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几个长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段茂天却觉得个个都在看着他,他觉得有些没脸。也有些生气,只是不知他在气什么。 朱氏道: “我看咱们还是打开门到院子里去做吧,堂屋里窄,也也不方便活动,咱们到院子里做,打开门,谁来了都让看,他们问啥咱们捡着说,这么着,就算不能博得大方的名声,也不至于招村人恨,若是一直瞒着,等过两天村里人都知道了,咱们家在村子里怕是会被孤立。” 段氏点点头,算是同意。 柳氏有些不满的嘟囔了一句,到底没出声反对。 段茂天心里虽不舒坦,却也默认了。 见几个长辈都默认了,几个大孩子小媳妇也没啥意见。 就这样,这天段家人关起门来商讨,没多久便打开堂屋的门,将东西搬到了院子里来做,院门也打开了。 村里人一天到晚在段珩家转悠的,见段珩家的院门终于开了,都蜂蛹到低矮的围墙外。 一开始没人好意思进院门,只是站在墙外看,有的小孩不够高的,还拿石头垫着脚,趴在墙上看。 后来有胆大的进去了,便接二连三的有人进去,看看这又问问那,还动手去摸去碰。 他们大多数人拿起来的动作有些粗鲁,放下得也很粗鲁,刚粘上的东西还不够牢靠,有的被他们这般粗鲁对待,便变了型,气得段梅等人面部黑黑沉沉,双眼喷火想打人。 甚至还有人想趁段家人不注意,将某个东西顺走。 沈岚娘无语至极,有点后悔搬到外面来做了。 她突然觉得名声什么的还是算了吧,那玩意儿都是他人给的,而她穿来这里早就没了,自己问心无愧,有没有也无所谓。 这天之后,来段珩家的人便少了,零零星星的有一两个会来瞧瞧模型,好方便回去照做。 白漯上村至此家家户户晚上捡石头,白天关门做手工。 没多久便家家户户都赚了一大笔银子。 只是白漯溪两岸的鹅卵石背翻找得凌乱不堪,到处都是坑坑洼洼。 渐渐的村里的人开始打起中下村鹅卵石的主意。 只是没两天便被中下村的人发现了,中下村也开始全村做鹅卵石工艺品的活动。 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渐渐的,便只有做得好的能整些钱了。 鹅卵石工艺品变得随处可见,整个白螺镇靠着白漯溪和清水河的人家几乎都在做。 这些东西成品一堆,还没来得及销出去,便又有一堆,镇上随处可见。 有些人就想到县里去卖,县里有人卖,却少,刚开始他们还能赚,可没过多久,县里的那些富贵人家就不稀罕了,这东西,他们家丫鬟/小厮也会做,给府上做了一堆,拿了不少赏钱,他们现在看见这些石头便觉得腻。 这东西果然如沈岚娘所料,通货膨胀,贬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