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演义_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上 (第5/5页)

”回答:“当时的人类以陆路交通工具为主,能飞来飞去的都是少数圣级和神级的人物。”问:“就算短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实现四驱加全地形机动,但是如果被带有红外感应的高科技武器监测到了,估计也是很快就被灭掉吧?”回答:“那个时代的人们打仗打的是民心,是信仰,而不是阴谋诡计。不然就算胜了,也没有用。当时的战争规则有很多,可不是小人的打法。所以得坐稳了再打,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打,要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差点被打死吗?就是因为英*击手正要扣动板机时,华盛顿突然转身了,英*击手就没有开枪,因为在别人背后开枪不绅士!东方在春秋时期之前,西方在近代之前,都是这么打仗的。如果用小人和流氓的打法来打仗,就算赢了,也得不到对手的尊重和心服口服,就得不到民心,就长久不了!”)

    狮子和麒麟(长颈鹿)的发源地都在非洲,这些信息慢慢地隐没在了各个文明的神话传说之中,留待后人去探索和发现。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原并没有狮子和麒麟的活物,但是保留着关于它们的各种雕塑、画像和文字描述。其中,以石头雕像最为常见,因为用石头来保存信息是最好和最环保的方法。盘古大陆分裂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记录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随处可见的石头是首选。金属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从性价比上来讲,不如石头划算。如果遇上磁极翻转、电能消失等麻烦,电子产品、纸张、布料、竹片等都将无法长期保存,只有石头可以保存下来。在石头上刻字,又不能太过晦涩难懂,让后人不认识,所以古人就直接用雕像来表达,或者在石头上刻象形字来表达。

    (上古时期的石匠,可不是普通人!他们不只刻石头,还负责校对石头上的内容,因此石匠们知道很多知识和秘密,通晓天文、地理、人体解剖学、几何学等众多学科的浩瀚知识。他们彼此以“兄弟”相称,奉行兄弟友爱、同舟共济的原则。在盘古大陆分裂后,他们为了保存先进的知识和历史真相,组建了兄弟会,又叫共济会,一直传承到21世纪。还有一个叫“光明会”的组织,最初的创建者是亚特兰蒂斯的石匠,亚特兰蒂斯文明毁灭以后秘密地传承知识。中国也传承了很多史前文明的知识,但是缺失了石匠们传承的那些知识。幸运的是,今天,《宇宙通鉴》已经把关于人类文明的所有知识都整合并统一起来了。)

    回到正题,骑善兽的周朝正义之师战胜了骑恶兽的商朝邪恶军团。在姜子牙“封神”之后,周朝于公元前1046年正式成立,定都于镐京(今天的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部)。“封神”大战圆满结束以后,那些被封为神灵的生命得到了新的躯壳,他们集体乘坐“昆仑宫”飞船离开地球,飞往月球,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每个神的封号就是职位,封号越大,责任越大。

    周朝的统治者希伯来人比商朝统治者苏美尔人更注重皇家血统,在周朝的宗亲礼制中,血统是最重要的!因此希伯来人成为中原统治者以后,没有祸害中原百姓,中原百姓还是传承着中原本地的血统。中原各地也非常愿意被新的统治者领导,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统治者都是上天派下来的代理人,“神”才是背后真正的最高统治者,“神”都支持、默认的事,凡人除了赞成还能有什么意见?后人完全理解不了,觉得商汤取代夏桀、周武取代商纣好像都是直取首都,只需要统治者之间干一架就可以定天下了,而后来的朝代想统一天下,就需要攻打各个地方,非常地吃力。(再次重申,中原自古以来就有当地人和当地文明,商和周的仁义之师没有祸害中原百姓!后来建立元朝的蒙古人也没有能力把中原人全变成蒙古人,建立清朝的满族人也没有把中原人全变成满族人。无论统治者是谁,中原本地人一直是中原本地人!而中原文明从人类文明开始,就一直传承着本地文明并融合着外来文明。)

    来到中原的周朝统治者还给中原带来并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希伯来语!这个希伯来语后来差点儿失传,因为后世的希伯来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主要学习和运用当地的语言。现代的以色列国成立以后,为了拯救古老的文化,专门成立了研究希伯来语的机构,有一个学希伯来语的以色列姑娘在中国的上海遇到了一个河南小伙子,当这个河南小伙子和同伴用方言交流时,那个以色列姑娘发现,这个河南小伙的方言和古希伯来语是一样的!原来,河南就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中央政权所在地,希伯来语就是在希伯来人当周朝统治者时流传下来的。

    (请再次注意:中原本地一直存在着当地文明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它们传承自史前文明。苏美尔人到中原建立商朝、希伯来人到中原建立周朝,和后来的蒙古人建立元朝、满人建立清朝都差不多,都是外地人当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不同点就是苏美尔人和希伯来人都是文明之师、是替天行道的、是上天的“神”支持的。后来的中原统治者,神一般不怎么左右,让人类自由发展。)

    且说周朝成立之后,周武王将有功之臣分封到中原各地,其中,姜子牙受封于齐国(今天的中国山东省北部)。商朝的后裔“微子”(纣王在民间的哥哥)受封于宋国,因为“亡国之余”的身份及仍然保留着落后的体制,所以宋国人被其他诸侯国的人看不起,以致于后来与宋国有关的成语多含贬义,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尔虞我诈、朝三暮四、智子疑邻、民不堪命等。宋国的亡国之君叫“偃”,他的行为和先人武乙及纣王一样,也射天,对神不敬,结果被齐、楚、魏三国联军征讨处死,国土也被瓜分了。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被分封到了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朝鲜半岛最开始有文明的时候是公元前2333年左右,当时尧帝统治着盘古大陆全世界。当地人把“盘古”音译为檀[tán]国,把尧称为檀君,后来朝鲜半岛受夏朝和商朝管制,朝鲜半岛曾跟随夏朝信奉太阳神,所以把黄帝传说为太阳神,把尧传说为太阳神之孙(五世孙)。(韩国历史学家认为,韩国祖先檀君统治过全世界,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批人物。这是对的,因为尧确实统治着盘古大陆全世界,尧确实也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第一批人物。上古帝王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名称,其实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自从周朝成立以后,中原的姓氏就逐渐丰富起来,有了百家姓。周朝的分封制度在欧洲一直到公元19世纪都有体现,比如法国皇帝拿破仑(胜方)派出自己的亲戚去战败国当国王,也是一种空降管理层的形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