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_第八十二章 郡主夜奔有慧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郡主夜奔有慧眼 (第2/2页)

己的思绪回复到正常,他眼神有点飘忽,不敢再正面看那张含悲欲泣,楚楚动人的脸。

    从头来过。真是个聪慧的女子,慌乱之中还保持着镇静,没有四处乱找人投靠。现在开京这局势,真分不清谁忠谁jianian了。而且这么漂亮的一位女子,肯定会有人起坏心思,到底起什么坏心思呢?刘伯阳脑海突然蹦出一副景象,王柔缩在房间一角,就像一只可怜楚楚的猫咪,有一人肆意、张狂还很猥琐地大笑着,嘴里得意地说着:“你叫啊,叫得越大声我就越兴奋。”嗯,那个大笑的人怎么跟自己一模一样呢?唉,今晚难道撞邪了吗?怎么思绪又跑偏了呢?

    刘伯阳努力让自己又回到正常思维中来,“郡主,你生母在哪里?需要外臣派人去接应吗?”

    “上使,妾身生母四年前已弃世。”

    “请问郡主母家那边还有什么亲戚,需要外臣派人去报个信吗?”

    “妾身母亲一家是罪臣,二十年前就被流配去了全罗道,一直杳无音信。”

    得,这简直就是天煞孤星的命。

    “郡主,于情于理,外臣都必须保郡主万全,只是外臣这里也是如履薄冰,朝夕不保。所以外臣只能遣人将郡主护送至安全的地方。”

    看到刘伯阳还在推辞,一位宫女想要开口,却被王柔挡住了。

    “上使大人,你们出使我高丽国的来意妾身能猜测到一二。而且上使你说这海石堡朝夕不保,就言过其词了吧。妾身进来时,看到堡内骁勇之士足有一两千人,兵甲齐备,严阵以待。妾身听闻上使不仅是宋国管海商最大的官,也是宋国最大的海商之一,海船百余艘。开京之乱至今已经有月余,想必上使早就招来了本部援兵,屯积在贞州待发。”

    “郡主何出此言?”吕轻车眼神不善地看着王柔。

    王柔却扬着脖子,丝毫不惧地继续说道:“宋国此前屡次来使,都是低级官员,既非名士也非重臣。这次却遣上使以探花郎、尚书省左司郎中、枢密院都承旨的身份出使我国,所图非小。妾身虽深居内宫,却也知道东北女真人盛起,屡败辽人。我高丽趁乱谋得义州,宋国难道就不想趁乱谋利。妾身曾闻贵国曾经想请我高丽联络女真人,想必上使此次前来,目的无非两个,一是请我高丽联络女真人,二是希望能够与我高丽结盟,共同防备东北女真、契丹两獠。第一个目的以上使的身份和才华,高丽上下自然会卖几分面子,答应此事。至于第二个目的,”王柔说到这里,语气不由变得高亢起来。

    “想必上使此前还只是想收买几位贵人,进言大王,徐徐图之。而今开京大乱,新王更迭,上使不思回国,依旧屯兵呆在险地,想必是等待时机吧。”

    “等待什么时机?”刘伯阳语气淡然地问道。

    “一个合适的时机,关键时刻出手,助我高丽新王铲除逆臣贼子,匡扶其位。一旦如此,我高丽新王欠了上使一份大人情,自然会签下这份盟书,上使也能回国请功了。而今,妾身献上了高丽传国金印,有这金印再加上述的功劳,上使所谋怕是十拿九稳了。”

    吕轻车忍不住站了起来,厉声道:“你,你胡说八道!”

    刘伯阳把吕轻车拉回座位,击掌大笑道:“郡主若为男儿身,我定会全部押到你身上,不惜一切助你为高丽新王。”

    等了一会,刘伯阳叹息道:“郡主,不是外臣见死不救,而是此乱平息后,郡主何去何从?若是从海石堡回开京,郡主名节怕是要遭人污蔑了。”

    “无妨,今晚高丽郡主王柔已死,此乱平息,还请上使将我带回宋国,让我一睹仰慕已久的上国风情。”

    这时,那位宫女再也忍耐不住了,掏出几张纸张说道:“郡主早就仰慕探花郎已久,听闻传过来的《青玉案》等词后,郡主日思夜想。后来听闻探花郎出使我高丽,欣喜若狂。郑状元(郑知常)举办文会,郡主耗尽所有积蓄,收买了内侍黄门官,悄悄地跑出王宫,潜入会场。当时听了探花郎的诗词,郡主都兴奋得差点昏倒过去。这是她当时手抄的词作。”

    刘伯阳接过一看,只见这几张上好宣纸已经毛边了,可见被人时时翻阅。王柔却无刚才镇静慷慨之色,羞红着脸低着头。

    嗯,嗯,这个要理智追星,盲目崇拜偶像不好啊。

    吕轻车在一边嗤嗤轻笑起来,刘伯阳咳嗽一声,把那几张纸还了回去,然后吩咐道:“收拾三间上房,给郡主及随从居住。传令下去,今晚谁也没有见过郡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