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梦回吹角连营(二) (第1/2页)
“参谋局下设一处,作战处,负责作战指挥、战略战术建设和规划;二处,作训处,负责军队训练、军官士官培养等规划和管理;三处,军政处,负责军籍登记以及军官士官考核任命;四处,军需处负责后勤补给规划和管理;五处,军械处,负责军械研究、规划、购置、生产监督、验收等管理;六处,反谍处,防范敌方刺探和反谍报工作;七处,军情处,刺探敌方军事情报、地形和地图测绘等;八处,预算处,负责各部、各机构财务预算、拨发和审计;九处,军务处,负责通讯、军医、营地建设等事务的管理和规划。” “督令局下设一处,督察处,负责军官、士官监察审核;二处,宣传处,负责宣传鼓动;三处,式务处,负责督政官-督政的任命和考核(指导员、教导员的任命由相应各级督政处任命,上报督令局式务处备案即可);四处,调查处,负责安全保卫和机密调查;五处,庶务处,负责督令局机要、财务等庶务;六处,军律处,负责军法军纪的执行和公诉;军法署,负责依据军法军纪对违法违纪官兵进行审判。” “以上是参谋局和督令局的机构设置以及职责,大家有没有疑问?” 宣读文件的是新组建的参谋局局长耿易林,他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问道:”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问一下。”举手提问的是贾存晋,他现在挂着楚州兵马都监的招牌,主持这次楚州乡兵大编练。 “参谋局军政处和督令局督察处,似乎都是负责军官、士官的考核,有什么区别吗?” “军政处负责军官、士官军事方面的考核,督察处负责军纪军法方面的考核,最后军政处根据两处的考核行黜陟,督察处则有一票否决权。”耿易林简单明了的解释道。 “那军律处和军法署似乎也有职责重叠?”吴怀忠开口问道。他原本一直东宁城练兵,也是黄沙培训班老主任,这次被调过来任贾存晋的副手。 “这点我来解释下。”开口的是督令局局长吴怀庆,“军律处负责日常的军法军纪检查,直辖宪兵队对违纪违法人员进行拘捕,然后公诉至军法署进行裁定罪罚。军法署长由督令局常务副局长兼任。” 又解释了其他几个人提出来的问题,众人基本上都清楚了这两个机构的职责。 这时刘伯阳开口了:“参谋局和督令局暂时放在楚州这里,不仅可以兼顾楚州、高丽、东兴岛以及其它各处的编练、情报收集和指挥,还能就近筹划我们未来在燕云乃至北方的军事行动,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耿易林和吴怀庆带着两局大部分人员就驻扎在教导营里,称为甲班组。” 教导营是抽调了两千平民官兵和两百公民组建的,用来做楚州乡兵的教官、军官和士官,而黄沙培训班楚州分部也设在这里。 “两位副局长贾存岳和耿代瑞带着十五位副处长和一位军法副署长组成另一套班子驻扎在东宁城,称为乙班组。嗯,代瑞,你有什么要说的。” “主公,我觉得两局大部分人留在楚州有暴露的危险。” “哦,你说说。” “主公,甲班组驻在教导营里,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可以屏蔽开,但是对于那十几个掺沙子的军官就不好办了。教导营不能一直对他们屏蔽,否则显得居心叵测了。” 刘伯阳一想的确是自己想简单了。初期教导营屏蔽开,可以用练兵方法独特来解释过,但总不能这么藏着掖着,越是这样就越显得里面有鬼。可是一放开,那十几个人不是瞎子傻子,看到数百号“奇奇怪怪”的人,肯定会生疑的。而且谁也不知道,这十几人里有谁的眼线。 “代瑞,你继续说。” “主公,我建议不如换一下,大队的甲班组还驻在东宁城,精简的乙班组待在主公身边,混在知州州衙和宣抚使司里,这两个衙门数百的官吏书办,混一百号人进去问题不大。而且那十几位是武将,文武相隔,他们根本插不进手,自然没法去起疑了。” “没错,就这么决定了。两个班组互换下,甲班组继续留在东宁城,乙班组留在楚州,还有吴怀忠的黄沙培训班楚州分部,留在教导营比较方便些。拟定一个计划出来,尽可能地减少外人怀疑和察觉的可能性。” “遵命主公。” “现在楚州乡兵两万五千人我们已经招编满员,也开始训练了十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