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江湖有名呼保义(一) (第1/2页)
“哥哥,撤了吧,真打不动了。”李进义喘着粗气说道。 宋江看着刚从前线回来、满脸是血的兄弟,叹息一声问道:“伤了多少兄弟?” “哥哥,我们攻了三次城,死伤了六百兄弟,关胜、张清、董平都受伤了。这沂州防备得太周全了,这蒋园老贼有了准备。” “鸣金收兵。” 随着几声锣响,正在攻城的人马都撤了回来,头领们也跟着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哥哥,怎么不打了?我都摸到城墙边了,再努力一把就能冲上去了。”有鲁莽者在那里嚷嚷着,却被知事理的头领呵斥住了。 “打什么打?沂州好歹也是州城,里面起码有两三千青壮,怎么打?我们已经死伤了五六百兄弟了。” “我们从济州一路过来,只打下过滕县、承县,得了一些补给,人吃马嚼,早就耗光了。兄弟们就等着在沂州饱吃一顿,现在说不打就不打,人心会散的。” “那怎么办?继续往里面填人命吗?有本事你带着你的本部人马往上冲?” “你说的什么话?三次攻城,老子的人马都冲在前面,倒是你个龟儿子的,躲在后面干什么?” “谁躲在后面了?老子的人马在打承县时死伤两三百,打沂州还让老子上?你安的什么心?” 说着说着几位头领就吵了起来。他们虽然号称三十六好汉,实际上领兵的就是那么七八个人,而且互相之间并没有那么融洽。 “好了,不要吵了,听哥哥怎么说!”李进义大吼道,他是二当家的,威望仅次于宋江。众人闻声都安静下来,转过头来看向他们的大哥宋江。 “诸位兄弟,我们总共不过六千多人马,要城大州我们肯定是打不下来,只能避实击虚,打官兵薄弱的城池,只是我们打承县耽误了些时间,让沂州的蒋园老贼有了准备。现在我们进退两难,兄弟们,你们说说怎么办?” 宋江这话名义上是在争取大家的意见,实际上他清楚,这三十六位结义兄弟们,有头脑的不会乱说话,没头脑的不知说什么,最后还是他出主意。果然,沉默了好一会,众人没谁出声,最后李忠按捺不住大叫道:“还是哥哥拿个主意,我们都听哥哥的。” 扫了一眼众人,宋江心里叹了一口气,他很清楚,自己这点人马能活蹦乱跳地从郓州窜到沂州,不是他们多么厉害,而是各州县不愿意多事,只是虚张声势,把自己“礼送出境”完事。可是自己这伙子兄弟们不知道啊,“一路胜仗”,还以为变成了无敌常胜军,群情汹涌,非要打下一个州城不可。结果在沂州碰了个满头包。 “以我看还是尽快南下,进入淮东,那里有百万流民,只要我们振臂一呼,都是我们的兵源,到时裹众数十万,什么州县打不下来。攻下楚州扬州直取江宁府,我们就在那里学方腊,称号建元,兄弟们都封个大官做做!” “好,哥哥说得好!”“跟着哥哥做大官!”大家伙的士气又被宋江给鼓舞起来。 等到大家都去整顿兵马,收拾东西,准备南下转进,李进义靠过来,悄悄地说道:“哥哥,听说那位探花驸马在楚州练兵,要是我们南下,只怕要一头撞到他。” “探花驸马,杀海贼厉害,到了陆地上就不见得。而且那些军功战绩也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要是万一打不过,”宋江说到这里,看了看周围,低声道:“我们投降招安就好了。我们从郓州打到淮东,也算是名动天下。要是愿意招安,探花驸马难道不想这份功劳?” “哥哥算计的对。”李进义满脸喜色说道。 “主公,梁山贼攻打沂州未果,调头南下,已经攻陷石门镇,看样子是要进入淮东。” “梁山贼?宋江?”刘伯阳接过吴怀敏的报告,眉头微微一皱。他从来就没有什么历史名人收集爱好,也对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汉”不感兴趣。从前,四大名著他最不爱看的就是《水浒传》,也是唯一没有看完的。对于这部书,他记忆最深刻的只有西门大官人和“大郎,喝了这碗药吧。” 刘伯阳看过情报,从来不觉得宋江有多厉害,他手下那号称三十六天罡的兄弟们,估计派贾存魏、贾存晋、贾存燕、贾存周、贾存楚、贾存吴六人去就能团灭了他们。 “从沂州石门镇入淮东,向东是怀仁县,向南是沐阳县。传令给耿代云和冯易翱,让他们集合本县乡兵,以守城为要,伺机而动。” “遵命主公。” 楚州、海州、涟水军、高邮军的州军兵马使、十个县的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