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70亿融资方案 (第2/2页)
入进来,岂不是意味着,章汝霖在芯通国际的股份越来越少了吗? 所以,他叫停这次董事会会议,目的是为了和章汝霖打电话再次商量一下。 黄董事有些不高兴,你当这些人的时间很闲吗?董事会会议议程,头两天就已经传给了各位董事,现在才想起来要商量,真是不知所谓。 不过,黄董事刚想说话,胡杨笑着冲他使了个眼色。 “这样吧,你现在就去给章博士打个电话,我们等你半小时。” 胡杨让行政副总裁去给章汝霖打电话,商量什么事情,半个小时也应该足够了。 行政总裁只能应了一声,满脸不高兴的走出了会议室。 几位董事都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大家三三两两的闲聊着。时间不长,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行政副总裁就走了回来。 “胡董,各位董事,章汝霖董事长同意公司进行增发。另外,章董事长放弃参与本轮融资。” 行政副总裁感觉很憋气,当初他跟着章博士创立芯通国际到现在,这一转眼,公司的话语权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电话里章汝霖没说什么,只说让他好好配合胡董和孟总的工作。 “那好,会议继续。” 胡杨接着主持会议,既然章汝霖不反对增发方案,那么就可以进行表决。 表决结果,芯通国际的增发方案得到了全体董事的一致通过。 “各位,接下来请大家自愿认购增发的份额。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愿意认购不超过增发总额40%的股票。” 这一轮增发,溢价的幅度比较大,胡杨都感觉有点rou疼,更可况其他人? 除了代表汉唐通讯的黄董事,其他董事都和章汝霖一样,放弃参与本轮融资。 胡杨看看黄董事,对方笑笑说道:“我肯定不能让胡董一个人孤军奋战,我们公司决定认购本轮增发总额不超过20%的股票。” “好,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张秘书,你抓紧时间把董事会纪要整理出来,然后发布公告。” 增发的事情顺利通过,胡杨的“汇嘉系”和汉唐通讯已经承诺认购60%的增发份额,剩下的40%将会公开发行。 不过,芯通国际的增发还得开一次股东大会。这一点倒没问题,董事会成员代表的股份,已经占到了公司的大头。开股东大会,无非就是走个形式。 但增发还需要监交易所批准,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胡董,你这是准备不计成本往芯通国际砸钱啊?说实话,再来几次这样的增发,连我们汉唐通讯都不敢跟了。对了,有个传言你听说了没?” 黄董事脾气不太好,但熟悉以后,人还是挺好相处的。 “传言?什么传言?” 胡杨不知道黄董事想说什么。 “嘿嘿,亏你还是芯通国际的第一大股东,行业内这么大的事儿,你都没听说?咳咳,那我就给你说说吧。传言,国家已经成立了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只是没有公开宣布。具体的规模现在还不知道,但国家对于行业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汉唐通讯是国企,黄董事的消息的确比胡杨要灵通一些。 胡杨一愣,在他的记忆中,国家成立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应该是年以后的事了吧? 集成电路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国内的半导体设计、制造行业。按照基金的投资方向,芯通国际和魅力制造都应该会名列前茅。 这当然是好事,说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整个行业。实际上,芯片这个词,在未来十几年当中,一直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 芯片设计、芯片制造,都属于半导体行业,也都属于集成电路这个大产业。 “黄董,你不清楚具体的规模,连个大概的范围都不知道?” 胡杨怀疑历史已经悄然改变,让他摸不着头脑,所以又追问了一句。 黄董事看了一眼胡杨,心说,这事儿撇,你胡董现在激动个啥? “嗯,具体规模虽然不知道,但有消息说,基金总额,大约在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 黄董事之前为啥不想说?因为00亿和200亿相差也太大了,说出来没有意义。 胡杨听对方这样一说,心里的一丝忐忑便悄然消失。 看来,黄董事说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并不是日后的那个大基金。 胡杨记得很清楚,未来国家成立的集成电路基金,也就是俗称的“大基金”,第一期的规模就达到了000亿元,第二期就超过了2000亿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