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孙权产生归顺之念 (第2/2页)
跳江。 周瑜赶紧跑过去,双膝跪下,大声说:“主公,还没到天塌下来的时候,无论您作出何种决定,臣等全都听您的。” 孙权抬衣袖抹眼泪,转过身,红肿着眼睛,说:“公瑾,要不我们让张长史前往和张昀谈判?假如能给我们好的条件,我们就归顺,假如不给,我们再想办法如何?” 周瑜点头说:“眼下也只能有劳长史大人了。” 荀彧在书房中用银针挑着香炉,眼睛看着香烟从炉中袅袅升起。 荀彧是曹cao的尚书令,首席谋士,曹cao上表天子被封为万岁亭侯。曹cao非常器重,荀彧的意见曹cao大都采纳,曹cao遇到重大抉择时刻,大都会依荀彧之计。 按理说,荀彧应该非常开心,可是荀彧的脸上却象笼着一层雾。 荀彧在矮几旁坐下,端起酒爵,一口喝干,把酒爵重重放下。 跪在一旁小妾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小心翼翼往酒爵中倒酒。 荀彧没有再端酒杯,而是用双掌蒙住脸。 荀彧非常困惑,曹cao所为,荀彧以为正往背汉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不是荀彧所希望的。 荀彧坚持认为大汉是刘家的,曹cao没有资格夺占。 张昀是大汉宗亲,张昀可以封王,张昀代表了正统,而曹cao却什么也不是。 眼看曹cao在背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荀彧内心之痛苦没有人理解。 荀彧大有上了贼船,看着贼做恶,颇有同流合污之感。 荀彧回想起在彭城王府拜见张昀时,张昀对他说的话“你应该知道我这人开了天眼,能够看到你的未来,荀彧你追随曹cao,将来一定地位高崇,但也不得善终。除非你改换门庭,效忠于我,不然的话结局改变不了。”荀彧重重叹气。 小妾看荀彧,赶紧把头低下。 荀彧挥手,小妾站起来,小步快速退出。 荀彧见书房内没人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张昀拥有浩然正气,我为什么非要辅佐jianian诈之徒曹cao,却不辅佐张昀呢?既已辅佐了曹cao,又怎么还能辅佐张昀?” 曹cao也在丞相府书房思考,张昀迁往了江东,面临的压力暂时减轻了,但张昀是天才,他不用两年,一定能把江东建设得富强起来。弄不好张昀又会发明出新式武器。唉!袁绍的兵马有几十万我都敢打,张昀即使只派一支小队伍过来,我都不敢打。袁绍队伍用的都是老式武器,张昀队伍用的都是天外武器。 曹cao感到,张昀骑着骏马在广阔平原上纵横驰骋,马蹄踏处悉归张昀。他曹cao却背负着大山,步履维艰,随时都会因不堪重负而倒下。 某一天,假如张昀率领了队伍过江,我怎么抵挡?张昀即使不过江,就凭青州、豫州和关中大军,我曹cao就没法打得过。曹cao重重叹气。 张昀的情况和孙权、曹cao、荀彧等截然不同,他忙碌并快乐着! 迫击炮研制进程非常良好,虽然不能批量生产,但制造十门问题不大。蒸汽动力战船已开始建造,蒸汽机已经可以说研制成功了。将来要扩大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利用蒸汽机发电,发出电后,用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 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蒸汽机,但在东汉末,蒸汽机研制成功才是第一步,推进工业革命的进程还得花时间和精力。关键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文化知识太缺乏,受教育人数太少。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最优秀人才不从事科技工作。 很多地方的学校不教授科技知识。 文人以学经为荣,以吟诗作赋为时尚。 张昀决定以一已之力,干逆天之举,在吴王国内推行科学教育,对工匠和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以荣耀和高于一般官员的待遇。张昀心想,只要给十年时间,吴王国就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基础科学知识的人。 我的王国我作主,张昀雄心勃勃,试图在东吴掀起工业革命浪潮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