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蜀山的魂 (第3/4页)
层楼! 酒剑仙舞完剑后,三呼“痛快!痛快!痛快!” 酒剑仙身上的豪气,让他重新焕发了生机。 他已经领悟到了属于自己的剑道。 下方的李逍遥看到酒剑仙的那副模样,不禁高喊道:“师父,师父,我在这里!” 陆凤秋看着酒剑仙随风起舞,不禁微微颔首,酒剑仙至情至性,天资出众,能走到这一步,着实可喜可贺。 而另一边,先前濒临入魔的剑圣殷若拙却还在喃喃自语当中。 陆凤秋不禁微微摇头。 什么是朽木不可雕也,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人要是蠢,你便是拿鞭子抽他,他也转不过那个弯来。 这剑圣能走到今天,除了是因为他自己蠢,还和上一代的蜀山掌门脱不了干系。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蜀山有此一劫,全都是因为这蜀山的几代掌门人都没个真正成大器的,自己不行,教出来的弟子也同样不咋滴。 结果搞的蜀山派是大不如前。 一个门派的传承,不仅仅是要传承功法典籍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要传承这个门派的精气神。 当一个门派的弟子连自己门派的精气神都忘记的时候,那这个门派也就离败亡不远了。 陆凤秋没有再多言,点道即止。 他都说了这么多了,若是殷若拙还参悟不透,不肯迈出自己心里的那一步,那这人也就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若他成魔,陆凤秋必定出手,绝不手软,一定将其斩杀,不留后患。 然而,就在陆凤秋以为剑圣殷若拙不会悟道时,那边的殷若拙却是呢喃道:“蜀山之道,我之道,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殷若拙看着自己的双手,就是这双手,亲自将自己曾经的挚爱给推走。 就是这双手,一次又一次的看着眼前的人全部消失。 他们真的会原谅自己吗? 人死之后,魂灵不散。 如姜明师兄一般,困顿了百年,徒之奈何。 殷若拙突然抬手一挥,身后的长剑倏然飞出,朝着不远处的酒剑仙那里飞去。 “师弟,此乃我蜀山掌门信物建言剑,从今日起,你便是我蜀山第二十七代掌门人!” 酒剑仙看着手中的建言剑,不禁蹙眉道:“师兄,你这是何意?” 殷若拙面色归复于平静,他摇头道:“今日听青云子道兄点化,我方觉我的道误入歧途,然而正如青云子道兄所言,真正的道在自己的脚下。” “上善若水之道,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 “我还没有彻底的想明白,但无疑,我以前的确是走错了。” “既然走错了,那我便重新再走一次,这一次我要走的远一些。” 酒剑仙闻言,却是说道:“师兄,你要去哪儿?蜀山不能没有你啊。” 殷若拙却是摇头道:“不,师弟,你错了,蜀山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发生什么改变,蜀山的魂是蜀山数百年来传承的侠义精神,只要有这个精神在,即便蜀山只剩最后一人,蜀山依旧在。” “师弟,你如今已经悟到了自己的道,比起为兄来更甚一筹,这掌门之位由你来坐才是实至名归。” “为兄我这一次要从云端落下,脚踏实地,切切实实的去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善若水之道。” 酒剑仙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又道:”既然师兄去意已决,那师弟我便替师兄暂代这掌门之位,待师兄归来之时,再将掌门之位交还给师兄。“ 殷若拙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朝着陆凤秋躬身施礼作揖之后,然后飘然远去。 殷若拙走了,归来无期。 酒剑仙看着手中的建言剑,一时间竟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种感觉像极了当年师兄下山时,他将那半枚玉坠交给师兄的感觉。 只不过那一次,是他将原本该属于自己的姻缘交给了师兄。 而这一次,师兄将掌门之位交给了他。 人生变化无常,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宿命。 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便是仙神的推演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如果人人都如师兄那般无为,这世上便会如一潭死水,任由恶人横行。 恶是斩不尽的,但不能因为斩不尽就不去斩。 要敢于拔剑,要勇于拔剑,这才是蜀山的道。 酒剑仙看着手中的建言剑,长舒一口气,或许从今天开始,蜀山将会重回正轨。 …… 陆凤秋飞身而下,落在地面之上。 拜月教主的尸身还在地上横陈着。 赵灵儿刚才过来时,便已经看到了那张曾经给她的童年带来很大不幸的面孔。 便是这个满口仁义道德之人,将他的娘亲逼上了绝路。 便是这个面目可憎之人,让她不得不离开南诏国十年之久。 拜月教主,死了。 死的很出人意料。 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他是恶,在赵灵儿的世界中,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 况且出手的人是道长啊。 虽然她没有看清楚道长是如何手刃这个大jianian贼的。 但并不妨碍她心中涌动出那雀跃的欣喜之情。 所有压在她心中的阴霾仿佛在这一刻都一扫而空。 于是,赵灵儿身旁十丈之内的花都开了。 争奇斗艳,百花争香。 女娲血脉不再是她的困扰。 她听到了道长的那番话,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不是因为她在悲伤。 那是因为她在高兴。 流淌在她身体内的女娲血脉仿佛在这一刻都感到了触动。 女娲一族守候了人族数千年。 终于有人懂得替女娲一族辨解。 她本来只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啊,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嫁给一个喜欢她怜爱她的夫君,相夫教子,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可是女娲血脉所背负的承重枷锁,让她感到透不过气来。 她不是一个不勇敢的人。 只是这种付出,无休止的付出,一代又一代的牺牲,真的就是女娲一族的命运吗? 她时常看着自己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在想,如果有一天,她的孩子也走上了这条路。 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可喜的是,从今天起,这世上不再是她女娲族在孤军奋战。 有人理解了她们,不再将那虚无缥缈的命运宿命加在她们女娲一族的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