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秋来潮(三) (第2/2页)
有了荀子的承诺,秦沚和楚香兰安心地在小圣贤庄定居了,暂时没有打算要外出,时间距离周丹阳登船一事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但秦沚不敢松懈,周丹阳这样的人最耐得住寂寞,常年在深山之中修生养性,一百多年的老成精城府之深,秦沚没有自负地去妄加揣测。 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向来如此,一步错,步步错,每一步都得万分小心。 …… “快入冬了。”秦沚舒适地坐在院子里喝着热茶,穿着单薄布衣,平静注视院子中练剑的楚香兰。 “是啊……这才一年不到,天下少了两个国家,兴许等不到五年或者十年。” 听闻楚香兰的话,秦沚眉目里有一丝迷惘,不知是因为他影响了嬴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还是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本来就这个样子。 “看魏国能抵挡秦国多久吧……等魏国一亡,燕国和齐国就快了,这两个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抵挡秦国的可能性了,兀自苟且着,回头冬雪下过明年粮食一种下秦国可能就会发兵……我对军事一向了解不深,打仗会涉及到很多东西,不了解也就不妄谈。” “难得见你这个样子。”楚香兰鬓角出了些汗,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秋骊收回剑鞘,放回屋内坐到秦沚旁边,秦沚把手里凉好的茶递给她,笑道:“当初离开秦国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种便是怕麻烦,我估摸着这些时日盖聂的日子恐怕不大好过。” “卫庄的师兄?” “是。” 楚香兰喝掉杯中的茶水,仰头看着天空湛蓝,缓缓合上眼睛。 “与我们而言,天下除了咸阳宫,就是小圣贤庄最安全了。” 听闻耳边的话,楚香兰又睁开眼偏头认真道:“我觉得小圣贤庄好。” 秦沚问道:“哪里好?” 楚香兰眨巴两下眼睛,沉吟一下,柔声道:“比紫兰轩好,这里就是乐土,没有纷争,没有恩怨。” 秦沚抓着她的手,微微叹了口气。 “你在想什么?” 秦沚回道:“树欲静而风不止。” 楚香兰闻言微微一笑:“就算他们肯收手,你现在放得下心里的仇怨?” “他们不会收手,你的假设从一开始就不成立。” 楚香兰挑起秀眉,注视秦沚许久。 “是你的借口吗?” 秦沚轻轻吻在她的秀额,轻声道:“是他娘的现实。” 楚香兰抱住秦沚,直到两个人都觉得身体微微发热,她才松手,低声道:“我去做午饭了。” 目送楚香兰远去,秦沚独自在院子中沉思,回忆起关于太乙山的事情,实在没有头绪,很久之前向焱妃询问到关于周丹阳的事情和徐福所述差不多。 徐福知道的更多,但不愿意多言,而焱妃知晓的极少。 秦沚没有再去叨扰焱妃,随着怀孕的时日渐长,焱妃如今已经快为人母,高月也即将降世,秦沚的铁石心肠不经意又软了一下,没那么好意思再去利用焱妃。 轻叹一口气,秦沚起身去找了荀子,发现荀子正在屋里给黄牛裁一件厚布衣,似乎是怕冬天太冷,把牛给冻着。 “荀子是真喜欢这牛啊。” 荀子看见秦沚,急忙招呼道:“秦小兄弟快过来,帮老头子弄弄,我没做过这事儿,想亲自给小黄做件衣服穿,奈何手脚太笨。” 秦沚有些哭笑不得,荀子这模样若是给他的学生们看见,也不知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很明显,荀子对自己的这头牛比对学生更加上心。 “成吧!我来帮荀子做件衣服给小黄穿。” 秦沚上手帮荀子修剪着一些边角料,一边儿别有意味地问道:“小黄这么通人性,能听懂荀子的话,却不知荀子是如何听懂哞哞哞的?” 荀子闻言大笑,摇头道:“老头子我可听不懂它的话!” “秉着‘有教无类’的念头,老头子我只是像教学生一样教着它,虽然小黄笨了些,但它记性不错,一旦学会就不再犯错。” 言及此处,荀子竟有些感慨,摸着自己的胡子念叨着:“这一点上它还真是比人要聪明的多,我那些学生……唉,不提也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