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7章 网景上市 (第1/2页)
1995年8月9日,成立不到16个月的网景在纳斯达克上市。 “自网景上市以来,世界就不再相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写道。 一些媒体将网景被比作“互联网范畴的微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也被称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眼下,网景公司得到众多媒体人的吹捧,而后来,有人将网景IPO却被视作互联网泡沫的起点。 …… 因为蓝星河的重生,历史轨迹发生了变化,他两次向网景公司进行投资,投资金额高达1.1亿美元,这让网景公司在上市之前有了更充裕的发展资金,发展速度更快了。 网景公司上市之前,总股本1亿股,蓝星河持有3600万股,上市发行500万新股,每股发行价26美元,融资1.3亿美元。 蓝星河和花旗银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有蓝星河保底,若是新股卖不完,他会全部买下,花旗银行收取的承售费很便宜,这让它成为网景公司IPO的独家销售商。 按照IPO新股发行价计算,上市后的总股本1.05亿股元的网景公司市值27.3亿美元。 上辈子,蓝星河在电脑里保存了一些有关网景公司的资料,其中包括这家公司上市后,股价市值的资料。 《华尔街日报》在评论中写道:“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到达27亿美圆,而网景只花了1秒钟。” 另外,还有一篇名为《网景:曾经让微软感受到威胁的公司》的文章。 下面是资料,可以跳过不看,也可以看看,本章就当时资料章。 网景公司真是一家挺有趣的公司,只不过微软公司太强悍,也太流氓了。 …… …… 网景:曾经让微软感受到威胁的公司 1995是为接下来的世纪揭开序幕的一年。彼时,一家知名报刊的专栏曾断言:“这是网络开始改变生活的一年。”《连线》藉由对网景公司的回忆,带领读者重温互联网崛起前的黎明时光,以下是该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年,互联网和万维网(WorldWideWeb)从技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小圈子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这一年,网络开始萌芽,并终将会改变所有人的工作、购物、学习、沟通以及交互方式。 1995年,大多数美国人在家中、办公场所或学校使用计算机。据报道,当年有1800万户美国家庭的计算机配备了调制解调器,这一数字较1994年增长了64%。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的普及随后引发了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 吸引到百万用户的初创公司 1995年,在互联网领域,谈到关注度和创造财富这两点,没有一家公司比得上网景。这是一家位于硅谷的初创公司,其推出了称之为“网景领航员”(NetscapeNavigator)的网络浏览器产品,该软件立刻获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新网民。网景的成功和它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密不可分,程序员出身的他有着思维敏捷、语速飞快且极具说服力的性格特点。安德森时年24岁。 据1995年末出版的《新闻周刊》的说法,安德森的性格和网络怪才相距甚远。他成长于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小镇,后来进入伊利诺伊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并在学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兼职。在那里,他与其他几位程序员同伴共同开发了Mosaic浏览器——网景领航员的前身。Mosaic诞生于1993年,通过点击访问的方式,其将原先晦涩难懂的万维网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呈现。 毕业后,安德森动身前往加州,并于1994年遇到詹姆斯·H·克拉克(JamesH.Clark),后者是SGI公司的发起人,当时正在寻找下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他们相谈甚欢,两人迅速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开发远胜于Mosaic的浏览器。他们找到了数名安德森以前的大学同学作为公司的核心程序员,新公司名为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在经历了与伊利诺伊大学关于专利权方面的法律诉讼之后,他们更改了公司及产品名称,也就是人们后来熟知的网景。 网景的产品堪称划时代的发明。网景浏览器2.0较其前身在速度和性能上有了大幅提高,据称一度占据了70%的浏览器市场份额。其具备的插件架构让第三方程序员可以自行开发附加功能。网景浏览器2.0同时还支持Javaapplet(运行于网页上的小程序),让静态网页更加生动,为用户提供动态效果体验。 1995年的夏季和秋季对于这家初创公司来说是最好的时光,公司员工数量增加至500,5倍于年初的数量。当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00%。公司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浏览器的许可费用,其他的互联网服务器及相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