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收割水稻 (第1/2页)
安北平这边和袁学海聊的很投缘,另一边袁学海的女朋友林文珍和孟雨晴也相处的很开心,很快成为好朋友。 她们两人都不是本地人,觉得能在这个地方遇上很有缘,而且她们都是在大城市长大,比较有共同语言。 原本两人行变成了四人行,倒也挺欢快,再加上他们之前不认识,在彼此女朋友之间表现的亲密一点,也不怕被别人说秀恩爱、撒狗粮。 大部队到了田埂边上,就跟着各自的房东老板跑了。 安北平今天主要目的就是陪孟雨晴看热闹,并没有参加活动的意思,因此他们就在路边看着,主要就是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或者是微博。 “咦,瓶子,这田里还有那么多水,要怎么割水稻?”孟雨晴惊起的指着一旁的水田说道。 她记得自己一路过来的水田里面早就放干了水,方便自动收割机入田收割水稻。 安北平顺着孟雨晴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这片水田里,只有这家的稻田两旁还水渠高筑,里面的水至少能淹没小腿。 他注意观察片刻,才指着稻田一处翻滚的地方笑道:“雨晴,你注意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游动?” 这下子,除了孟雨晴,袁学海和林文珍两人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仔细观看,果不其然,在水稻的底部,有一条三十多公分的鱼在穿梭。 孟雨晴这才醒悟过来,连声欢呼道:“我知道了,原来这就是稻田养鱼。” 十月早上的天气不算冷,安北平看到有一个老农打着赤脚,挽起裤腿走下了水田。 那老农用自带的锄头掘开水渠的一个口子,随后又从田埂上拿起来一个竹笼卡住出水口,这样就只能水流得过去,而鱼只能进入竹笼里。 约摸过了五六分钟,水田里的水排出大半,这时田里养的鱼开始感觉水位不够高,无法自如转身,便顺着水流的方向,向集鱼坑游去。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鱼反其道而行,继续往稻田深处游去,最后因为水不够,无奈搁浅。 那老农看着水排的差不多,又重新将掘开的口子堵住,招呼田埂上站着的游客们可以下水田抓鱼。 原来稻田里的水足以没过膝盖部分,而现在最多在小腿位置,再加上稻田里的淤泥踩上去软绵绵的,特别舒服,根本不会感觉冰凉刺骨,反而带着温暖。 这下子让一帮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们乐开了怀,一个个在稻田里玩的不亦乐乎,弯腰开始抓稻田里的鱼。 这次老农也在一旁不断的叮嘱道:“下脚的时候注意尽量不要踩到水稻,一来这样影响收割,二来水稻的稻穗很锋利,不小心会割伤脚。” 林文珍和袁学海两人在旁边瞧的有趣,他们也想一起下去抓鱼玩,可惜他们穿的是皮鞋,不方便下水,只得在田埂上面羡慕的看着,不时给稻田里的游客出言指点。 安北平看孟雨晴眼里也流露出向往的表情,轻笑道:“雨晴,你想不想下去玩玩?我帮你拿着鞋子和袜子。” 孟雨晴看了看自己今天穿的牛仔裤,原本她以为这样在山村里方便走动,现在看来也有不利的一面。 那就是她的这个牛仔裤属于紧身款的,根本不能将裤腿挽起到大腿部位,这样要是下田的话,肯定会沾上泥水,到时候洗起来就很麻烦了。 孟雨晴摇了摇头道:“算了,我还是不下去了,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 安北平耸耸肩,和袁学海以及林文珍两人打了声招呼,跟在孟雨晴的身后,继续朝其他地方参观过去。 袁学海和林文珍两人见状,也急忙跟了上来,反正又无法下田抓鱼,拍过照片就行了。 往前复行几分钟,穿过稻田养鱼的水田,前面也有一群游客在忙碌着。 不过这些稻田里就没有了水,甚至田里已经被晒得半干,可以直接穿鞋子踩入田里。 许多游客手持镰刀,跟在一位大妈的身后,学着她的样子,正弯腰割水稻。 水稻割好后,整齐的摆放在一边,有的没拿到镰刀的游客就帮忙从田里抱起割好的水稻,拿到后方脚踏滚筒打稻机边上,进行脱粒。 安北平看到打稻机也搁置在了田里,不过它的底下垫了一层稻秆,这样就不容易陷入到泥里。 这样的打稻机安北平小时候见多了,那时村里根本就没有电动的脱粒机,全部靠这样人工手动脱粒。 以前年龄小,家里又是独子,爷爷奶奶和父母根本舍不得他下田割水稻。 安北平的任务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