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春雨秋河老师傅 (第2/2页)
小桃树点头,“太爷说,先要看这本兵家的书。” 小桃树挑出那本残本,不厚,薄薄一本书。 福童接过手,瞅了瞅,“纸师”,很奇怪的名字。 “小师弟,这是什么意思啊,咱没听说过。” “听太爷说,是一位叫‘纸师’的兵家圣贤,写的书。” 福童无精打采,把书随手扔给小桃树,随即向后摆摆手,示意小师弟进入桃树中,桃祖的洞府,小桃树读书的地方,把书放起来。 小桃树瞧着师兄,就像缺水,旱了很久的稻苗,焉焉的。 等小桃树出来时,福童已经站在远处,山顶最为开阔平坦的地方。 而且,师兄精神焕发,身姿挺拔,两手互握,嘎巴作响。 这是要喂拳的意思。 小桃树踟蹰不前,师兄究竟怎么了,喂拳不是还没到日子吗? 福童招招手,笑道:“小师弟,你得谅解咱,谁让你没有打出一叠呢,咱只好多喂喂你了。” 小桃树的步子极小,极慢,扭扭捏捏。 就像个羞羞怯怯的小姑娘。 福童嗤笑道:“咦,小师弟,你咋跟个小姑娘似的,还走出碎碎步了。” 小桃树神色纠结,师兄喂拳向来都是一个结果。 那就是,小桃树必然躺在地上,像一条死狗,这是师兄亲口告诉小桃树的。 师兄说,喂拳就像打棉花,把蓬蓬松松的棉花,打成一个块,打成一块铁,然后,再过过火,淬淬水,一点一点去芜存菁,千锤百炼。 小桃树就是那团棉花,松松软软的。 不过,是好大的一团棉花。 师兄喂拳,有三种说法。 “春雨”,“秋河”,“老师傅”。 这是师兄出拳的三种特点,春雨温柔,秋河迅猛,老师傅就是一个乱。 “春雨”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种意境,拳头绵密,但是劲道柔和,却又透皮透筋,拳力都滲入在筋骨之中。 当时,并无多少疼痛,然而,一夜之后,小桃树才知道什么叫做“春雨”。 小桃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春雨”之后,翌日清晨,那种骨头都碎了的感觉。 “秋河”,秋天的河水,水汛时的江河,有句诗说的很好,“怒潮掀海立,大浪挟山来”。 师兄的拳头,就是那一倾一倾的浪潮,来势汹汹,沛然不可挡。 小桃树最害怕师兄那种“秋河”的拳头,每一拳落在小桃树身上,小桃树一身血rou犹如虚浮皮囊,涟漪阵阵,激荡不已。 而且,痛不可忍,仿佛剥皮刮骨,神魂颤抖。 这且不说,最为可怕,或者说,小桃树想想就头皮发麻,心生恐惧的,其实是“老师傅”。 “老师傅”,照师兄的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 “老师傅”也叫“混子”。 就是“春雨”,“秋河”混着打,而且,师兄每次喂“老师傅”的时候,身形也是变幻莫测。 出拳完全没有章法,忽轻忽重,忽上忽下,忽前忽后。 点,崩,钻,劈,挂,摔,小桃树根本不知道师兄下一次,是出拳还是出掌,是一拳砸在脚心,还是一掌拍在脑袋上? 用师兄的话说,就是不拘身法,不拘招式,随心就意,意如江河,拳如流水。 每一次“老师傅”,小桃树都战战兢兢,惶惶不安。明明知道,却又明明防不着。 而且,福童恰恰总是在小桃树心神松懈的时候,猛然一记重拳。 事后,小桃树耷拉着脑袋,问福童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如履薄冰”。 福童说不知道。 小桃树说,就是站在薄薄的冰面上,冰面裂纹遍布,咔咔作响,但是,要一直往前走,往前走,而且,看不到岸。 福童神情震惊,说那多揪心啊,忒折磨人了! 小桃树抹着泪,告诉师兄,说“老师傅”也是这种感觉。 后来,张骑虎听说了,送给小桃树两句诗。 春雨秋河老师傅,哭天抹泪小桃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