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都等着呢 (第2/2页)
位掌管小半斋的斋头,亲自出面,毕恭毕敬,跟在两鬓微霜的先生后面。 当然,是从后门,那道仅仅斋头知晓的出入口,进来。 低头弓腰的斋头,是位年仅四旬的汉子,一身青色布衣,他神情严肃,心中震惊。 实在是没有想到,楼主竟然来了。 半爿楼主,他这位小小的斋头,知道一些,楼主姓沈,名潭子。 腰间悬算盘,胸中有砥石。 腰间的算盘,自然便是那小巧玲珑的玉算盘,而砥石说的就是半爿楼主的本命法器了,那一方“砥砺石”。 上面有八字大篆,“崦嵫日暮,鹈鹕先鸣”。 是一件仙器,威能非凡。 沈潭子面带笑意,慢慢走在前面,进入后门,有一条旋梯,直接通向楼顶的“斋子阁”,那位斋头的房间。 沈潭子迈上旋梯,脚步轻微,那位一身青衣的斋头,小心跟在后面,略略矮上两个梯阶。 沈潭子忽然开口,轻声道:“关于清流立国,你怎么看?” 身后的斋头,有些惊讶,闻言立马抬起头,楼主并没有转头,只是边走边说。 斋头微微低下头,随即酝酿措辞,很快回答道:“依小人之见,清流立国,既不是好时候,也不是好选择。” 沈潭子突然停住脚步,哦了声,转过头,很有兴趣。 斋头会意,神色恭谨,道:“如果说二十年前,北伐失败,清流公立国,想必当时刚刚继位的天子,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大局为重。不敢擅自动兵,尤其是那支‘黑卒子’,更要镇守朝武,震慑内外。” 沈潭子轻轻点头,继续上行。 斋头始终落后两个梯阶的位置,边走边说道:“但是,现在,大玄王朝蒸蒸日上,国势之盛,相较于二十年前,犹有过之。而且,比之于二十年前的诸侯自重,如今则是诸侯用命,天子威严,不可触犯。”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玄四公,被天子废除了三位,哪一位诸侯,都担心下一次,那位执掌兵马的傅司马出现在自己地界。” “清流一公独大,而大玄天子之所以迟迟没有朝清流下手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清流甲士的强悍战力,想要拿下来,不容易。” “而且,大玄历代君王,不忘北伐,这个时候,应该是又要北伐了。所以,朝武王宫中的天子更希望,清流公主动请缨,而不是密谋立国。” “一旦立国,傅菊那位大玄王朝的大司马,定然是要讨逆的。依小人看来,清流城根本挡不住,完全没有胜算。” 沈潭子轻轻推开“斋子阁”的木门,斋头随之停步,打住话头。 楼主歇息的地方,他一个小小的斋头,自然不敢打扰。 斋头躬身抬头,目光上抬,想要等一等,看看楼主有没有什么吩咐。 如果没有,他就要退去了。 沈潭子缓缓转过身,笑问道:“那位小公爷的师父,见过吗?” 斋头明白,楼主问的是那位礼宫的宫卿,董丁。 目光上抬的斋头,视线下移,不敢直视沈潭子这位楼主,回答道:“没有,听说一直在闭关,倒是有位老仆,时常跟在小公爷身边。” 沈潭子转身,进入斋子阁,阁子不大,也不算小,很整洁。 沈潭子侧头,看向站在门口的斋头,脖颈儿轻轻转了转,示意斋头进来。 斋头依然身形微微下塌,神态恭谨。 沈潭子又问了一些问题,关于近期涌入清流城的各色人物,还有敕令山,青词诰的一些近况。 那位斋头一一回答,事无巨细。 其中,特别提及了墨家和法家的弟子也进城了。 再者,很重要的一条消息,与清流毗邻,桐花地界的那位侯爷,秘密进了公爷府。 现在的清流城,那位中年斋头,小心比喻道,就像拉开了一张大幕,都等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