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界巨头之死 (第5/6页)
不能安生。” 史量才睁大眼睛,乌云遮月,四周一片无边的黑暗…… 十一 疗养中的史量才真的不得安生,又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干事长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举国震动,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抗议,可好多报纸不敢刊登,于是宋庆龄等知名人士找到史量才,请求刊登。 刊登么?当局已经对耿耿于怀,再刊登这种与当局对着干的文章,将是何种结果? 不刊登?笑话!这么重大的事件,这么重要的文章,竟然不报道,不刊登,那还叫么? 史量才紧张地思索着。这是决定命运的事件,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秋水夫人送来一杯乌龙茶,她不说话,知道这时是不能打扰丈夫的。但是她的心里忐忑不安,丈夫即将做出的决定,不但关乎的前途,也关乎家庭的前途。 史量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当他注视茶杯时心脏不由一颤,这套精致的景德镇茶具是杨杏佛送的啊。杨杏佛的音容笑貌随之浮现眼前,鲁迅为悼念杨杏佛所写的诗句也浮现眼前:“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亲密的战友已经为正义牺牲了生命,而他的战友连悼念、支持他的文章都不敢发么?如果这样又有何颜面面对黄泉之下冤死的灵魂啊! 史量才猛地站起来,抓起电话,做出最后决定。电话打完后他心里一阵轻松,事已至此,不必多虑了。 秋水夫人听到丈夫的决定,心里一震又一沉。她敬佩丈夫的正义和勇敢,也为丈夫和家庭的命运担心。她有种预感,做出这个决定后,丈夫和家庭的安危将命悬一线了。她不想让丈夫看到自己的担心,转身悄步走了出去。 史量才看着秋水夫人的背影,心里也一沉。男子汉大丈夫是家庭的支柱,应该给家庭带来安全和幸福,可是自己……他不由想起了书中的一句话:“人啊,永远生活在矛盾和两难处境之中。” 十二 军统局局长戴笠迈着急促的脚步走向蒋介石的办公室。委座紧急召见自己,一定有重要的事。 蒋介石看着有些气喘的戴笠,用手指点了点桌上的,冷冷地说:“这个史量才,我倒是很佩服他,他真是很有胆量,还敢刊登这样的文章!” 戴笠扫了桌上的报纸一眼,“委座,这姓史的真是不知好歹,楞是要充硬汉。我看应该处置了。”说着他用手轻轻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蒋介石思索着说:“治国么,有时要有严厉的手段,否则有些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我让纬国去德国学习、考察,对德国的法西斯制度,我是欣赏的。他们的盖世太保我也是欣赏的,所以让你组成了军统局。” 戴笠双脚一并立正说:“委座英明。”他看着蒋介石又说:“那我们行动么?”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他史量才刊登这些知名人士的抗议,反响很大。我想还是要慎重,避免不利影响,刚杀了个杨杏佛……。” 戴笠小心地看看蒋介石的神色,揣摸着他的心思。 蒋介石看看戴笠,问:“我听说你同史量才有过些交往?” 戴笠立正回答:“是的,我在上海社交场合见过史量才几次,在杜月笙、黄金荣家里的堂会上也与史量才会过面。史量才是上海滩的头面人物,交往很广的。” “那好,我看你还是与史量才见一次面,再劝劝他。以前我们给他考虑了几个副部长的位置,现在正部长也可考虑。如果他还是不肯同我们合作,那就……”说到这蒋介石打住了,扫了一眼戴笠。 戴笠立刻打立正:“学生明白。” 蒋介石又说:“不过就是动手也要慎重,不能暴露身分。” “学生明白,我让几个土匪参与,就说是土匪抢劫。” 蒋介石点点头:“嗯,要干净、利索,不留后患。” “是。”戴笠又一立正。 十三 史量才绝不想到,戴笠这个特务头子会到自己家里拜访。不过即来之则安之,他将戴笠引进客厅。 戴笠面对史量才麻脸上堆着微笑:“听说家修兄近来身体不适,兄弟特来探望。” 史量才虚与委蛇:“大热的天,雨浓兄远程前来造访,史某实不敢当啊。”说完他向戴笠拱了拱手。 戴笠又笑说:“家修兄学识、才干超人,小弟只恨公务繁忙,不能常来请教。” “雨浓兄太客气了,不敢当啊,不敢当。” “家修兄身体康健些了吧?看来气色不错。” “嗯,经过调养,好些了。” “小弟带来些文具,供家修兄修养中雅兴。”说着戴笠拿出一套贵重的文房四宝放在案几上。 “这怎么敢当,受之有愧啊。”史量才客气地说。 戴笠笑说:“小弟也不知选什么礼物好,家修兄乃文化名人,报业泰斗,就带来这些文具。” “这些文具都是名品,让雨浓兄费心了。”史量才又拱手。 看到秋水夫人送茶点进来,戴笠又拿出一套精致的翡翠首饰,麻脸笑容灿烂:“小弟还给嫂夫人带来些小礼物,请嫂夫人笑纳。” 秋水夫人笑说:“戴局长太客气了,这怎么敢当。” 戴笠笑说:“嫂夫人雍容华贵,小弟只是担心这些首饰配不上嫂夫人呢。” 秋水夫人忙说:“这么贵重的首饰,我只怕配不上它呢,真是让戴局长太破费了。” 饱经世故的戴笠在嘻嘻哈哈寒暄了一阵后,将谈话转入了正题。 “家修兄,委座对您的学识、才干很是常识,很希望您能够加入政府,为国家出力呀。这次兄弟来,委座又定了几个职位供家修兄挑选。上次供选的职位是副部长级,这次可都是正部长级呀。”说着戴笠拿出了打印着职位的纸单递给史量才。 史量才看了看纸单说:“兄弟是个文人,自由散漫惯了,不适应政府官员的工作,请转告蒋委员长,家修难以从命啊。” “委座可是对家修兄寄以厚望,再三敦请,委以重任。兄弟跟随委座多年,这样的关怀还是绝无仅有,家修兄最好不要辜负委座的一片厚意呀。” “蒋委员长的厚意我心领了,可从政兄弟还是不敢当,一是难以胜任,二是割舍不下,还请见谅啊。”史量才说着向戴笠拱手。 “家修兄实在不愿从政,兄弟只好向委座转告了。不过兄弟还有句话请家修兄考虑。” “雨浓兄请说。” “委座如此器重、厚待家修兄,家修兄即使不从政,能否也与政府进行合作?” 史量才沉默。 戴笠又补充一句:“再说一句到家的话,刊登文章能否多考虑些政府和委座的脸面?” 史量才开口了:“我主持有一条原则:以治史的精神办报。就是要以史官真实记录历史的精神办报。所以刊登文章不论党派,不考虑权势,力求真实反映社会情况和民意。” 戴笠心中不快,但他忍住说:“我们是中华民国,政府也是民众的政府,为民办事,所以政府的威望也应考虑啊。” “政府只有开放言路,顺应民意才能保有威望。如果只想以堵塞言路的办法保住威望,那是行不通的。”史量才冷静地说。 戴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