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5章:道歉信amp;我对书友群的看法 (第2/2页)
跑团,圣杯战争基本停止。 代表人物是咸鱼、酋长、狗子等。 这段时期的特点是,大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游戏上面,大家的情绪波动也变少了。 断言:这段时间,书友群是群友们的游戏交流平台。 以上就是我简单总结的书友群历史。 有些人就会说了:“我从来没有觉得书友群是我的精神寄托啊?”“什么玩意,我从来没有在群里发泄过!” 嗯,你们说的都对,上面我说的那些都是对于大多数而言,而不是个例,你到底是大多数还是个例,请自觉站队。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第一批次的氛围,其次是第二批,最差是第三批。 有些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我作为书友群的管理者不去管理这个群呢? 因为我建立这个群的一个最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自由。 当群里的一部分人想要语C、讨论游戏的时候,我不能阻止。 于是,这个群自然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说实话,我倒是非常非常好奇,第四批、第五批会是什么模样。 =========杂感========= 以下言论可能会引起大家不适,请谨慎阅读。 在群里的各位书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我很确定很多人都是回避型人格。(占比很大) 在此,我引用百度百科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下面我举几个典型的症状: 1.心态不稳:被别人说难听的话(比如:被别人说废物),会暴怒反驳或者极度悲伤,或者干脆退群再也不面对别人。 2.否认逃避:不承认自己在逃避现实。 3.逃避现实: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比如:成绩差、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被同学们孤立),通常用别的媒介(比如:游戏、跑团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回避型人格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都有存在,并且占比差不多) 胖子看出来这些问题,然后在群里说话很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适。 他肯定是不满于书友群现状的,他想要努力改变一些东西。 但是,改变人格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在我看来,所有的言语都是徒劳。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人格,除非给那个人以足够的打击(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方法都是徒劳。 所以,胖子的行动注定是徒劳的。 我和胖子交流过,他说他知道自己所做所为皆为徒劳,他这么做只是他想做而已。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典故。 《论语·宪问》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我的想法。 回避型人格是一种病态人格,如果不改变的话,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吃亏的。 说实话,我也很想帮大家改变,但是我基本没有为此而行动过,为什么呢? 因为这玩意太难改变了,任何我能想到的行动都是徒劳。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没有解决办法,可以用心理学方法来进行长期治疗(疗程可能以月为单位)。 但是,这玩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了。 =========期望========= 无论大家在书友群里做什么,搞三次创作也好,跑团语C也好,讨论游戏也好,我都无所谓。 我只是期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个书友群,而不是把书友群当成一个工具。 最近,有人(郑重声明,这个人不是烤鱼,是另外的群友)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退群了,然后私聊我说:“我达成了我的目标,群里没有我想要的了。” 很明显,TA是把这个群当成实现他某种目标的工具了,他只在乎他在群里能得到什么,不在乎自己能给这个群带来什么。 我讨厌这样的人。(直球) 但是,自由永远是我坚持的理念。 我讨厌这样的人,但是我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好恶去管理书友群。(也许有些人反而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也说不定呢?) 总之,这个书友群欢迎任何人,包括那些把书友群当成工具的人。 这个群也许会变质,也许会变冷,也许某一天再也没有人说话。 但是,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它永远在那里存在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