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铁锁链江 (第3/4页)
如果我们分开来,那么我们的舰队虽然大,在这个长江之上也不过是沙尘罢了,所以我们要紧紧的牢固的联合在一起,在长江之上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渔网,共同进退,这样就可以把这条扬州大鱼给他网在其中。 “铁索相连和?”孙策和周瑜听到了诸葛亮的想法,那就是用巨大的铁链子一艘战船一艘战船的联合在一起,这样四百艘战船还真的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渔网一般的形状,就像是渔夫在捕鱼一般一网洒下啊,就算那鱼再会逃速度再快他也在渔网之中了。 “是的,一旦我们联合起来把这条大鱼捕捞住,那么这鱼是杀还是捉回去,就看我们的了!吴候不想要那些个扬州水军的新式战船嘛”诸葛亮对着周瑜和孙策说道,要知道击沉战船可就很难打捞了,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吊车船之类的,只有俘获没有沉没的战船这样才能开回去研究起来制造出来啊。 “不可!”周瑜想了一会就拒绝了“这样太危险了!”铁锁链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就像是一张巨大的渔网一般这鱼儿自然跑不掉,可是你要知道这铁锁链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他怕火啊,一旦被大火给沾染上了,那么连逃都逃不掉,因为你铁索相连和呢,现在的战船可都是木头做的,虽然打过防火油还有长时间浸泡,可是木头就是木头还是很容易点着的。要是真的烧起来那可就是灾难了。 孙策也是点了点头,他也是水军悍将啊,自然懂得水站,铁锁链江的好处坏处自然知道。 “大都督怕谁点火呢?”诸葛亮很是淡然的问道。“是怕那扬州水军会放火嘛?那么就请大都督放心了,那些个新式战船,他们放床弩还来不及是不会放燃料的,就算会,他也来不及去准备那么多的火料,要知道烧了我四百艘战船,起码得有十五艘以上的战船都装满火料才能点着。”没有助燃物是很难灼烧的,战船虽然是木头做的可是长期泡水啊也是能够抵御一定的火亮的,你火料少了,大火还没放出来可能就被熄灭了,只有足够的火源才能真正的点燃大火,而扬州水军只有二十几艘战船,再加上去前几日受损的也就二十艘不到罢了,而且还得靠近了才能放火,如果看到有点着的火料船直接就可以用床弩给他射沉没了,还等着他靠近嘛?四百艘战船啊,即便他们荆州水军和江东水军的战船威力再小,一艘战船之上还是有五架床弩的,四百艘就是两千架,什么战船能够抵挡得住呢。 “难道说大都督和吴候是怕我们荆州军放火嘛?”诸葛亮对着周瑜和孙策笑着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大都督和吴候尽管放心,江东水军有五万,我荆州虽然损失了不少也有四万有余的精锐在,要是我们点火自己也逃不掉”诸葛亮对着周瑜和孙策说道。 孙策想了想点了点头,是啊,这铁锁链江可不是他们一家,连带着荆州水军也在一起,是同一条战船上的蚂蚱啊,要死就是大家一起死的节奏,诸葛亮虽然是荆州的军师,年纪轻轻的就统帅了大军,但是他要是把这五万荆州精锐给丢在了这黄州之上,那么诸葛亮的军师职务也到头了,甚至小命都不保了。 “可是?“周瑜还是有些不安,他想要质疑,但是却想不出多好的办法。 “当然了,亮只是一个建议,亮还是觉得我们十万大军早晚有一天能够消灭扬州水军的,大不了就是死伤多一点,时间长一点罢了!“诸葛亮在边上以退为进的说道。 “不行!”诸葛亮这么一说顿时孙策就不满意了,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有十万大军的,而扬州军只要一万兵马这要消耗下去,就算是赢了,那么江东水军和荆州水军的脸面也丢的差不多了,十倍于敌人最后靠打消耗,这不是丢人是什么呢。 “诸葛先生,铁索的事情就教给我们江东吧,两日之内必然准备好,我们第三日出击,定然要保密!”孙策已经被诸葛亮说了心动了,对着诸葛亮说道。 “第三日出击?不可!”诸葛亮对着孙策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敌人不可能火攻,但是我们也要防备于万一,所以还是第五日再进攻!”诸葛亮对着孙策说道。 “第五日?为何?”边上的孙策疑惑的问道,要拖延这么长时间干嘛呢? “吴候,第三日江面之上可有大风,风容易助燃,不易我大军出行。第四日有雨,我大军也难以出行”诸葛亮对着孙策说道。 “那么诸葛先生的意思是?”孙策疑惑的问道。你怎么知道第三日有大风呢?还第四日有雨?第五日难道就没有了嘛? 诸葛亮似乎知道孙策心中所想一般对着孙策说道“第五日还真的就没有大风!第五日是日中之时当时我大军进攻最佳时机!”诸葛亮对着孙策和周瑜说道,第五日那天阳光明媚,是一个真正的无大风的日子。
“诸葛先生如何能够知道的?”边上的周瑜也开口了问道,这大风的天气还真的说不准,就算是在长江之中长期居住的渔民也难以把握得好的,所以周瑜才会这么一问。 “我昨晚夜观天象,这北斗之星辰朝南便宜,贪狼沙破两心相互要亮,当为最佳出兵时期!”贪狼和杀破星都是主杀戮的。 “夜观天象?”孙策和周瑜愣了一下,这个诸葛亮还懂得天象?当真是神奇啊。 “如果大都督和吴候不相信,第五日看着便是,如果气了大风,我们就不出动了,如果没有大风,那么我们就出击拿下扬州。”诸葛亮对着孙策和周瑜说道。 “就这么办吧!”给自己加了一个保险谁不愿意呢,那边孙策点了点头,只有周瑜抱着疑惑,看着诸葛亮和自己家的主公他虽然心中不安但是却想不出哪里有漏掉的东西。先看着吧。 议事完毕,诸葛亮就告辞离开了,独立去休息了。 “公瑾,这个诸葛亮你如何看待?“孙策看着诸葛亮离去了,问着边上的周瑜。 “此人有大才!有天地之谋划!”周瑜也是看着诸葛亮离开的,看着那个白衣背影,不知道为何周瑜总是十分的忌惮。 这个诸葛亮是有才,不然也不会一人阻挡江东一种文武在江夏这么长时间了。 “那么他所言的这个铁锁链江呢?“孙策还是不放心的问着。 周瑜摇了摇头,脸上很是不解。 “是不行吗?”孙策还是很听周瑜的话语的,如果周瑜一心反对,孙策定然不会实行的。 “不是,不行,而是我看不透这个诸葛亮!”周瑜摇着头说道。 “看不透?” “对!就是看不透,我不知道此人心中在想着什么”周瑜十分擅长察言观色的一个人,一般来说一个人虽然嘴上不说,可是他的行为与动作都在表露着此人的想法,甚至他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这样,周瑜都能大体的看出一个人的想法。 可是对上这个诸葛亮,周瑜却是看不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