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高宗继位 (第2/3页)
其他男人也借着谈仙说鬼的名义出入公主府邸,公主来者不拒,就连治病的医生也不放过,荒唐事传得人尽皆知。公主怕东窗事发惹祸,于是唆使房遗爱勾结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打算废去高宗,立荆王李元景为帝,李元景当然愿意。房遗直担心自己受牵连,暗中向长孙无忌告密。长孙无忌告诉高宗,高宗就命他审理此案。长孙无忌随即把房遗爱押入大牢。一上刑具,房遗爱就把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供了出来。长孙无忌冷笑道:“我想与你同谋的人恐怕不止这些人吧?”房遗爱说“没有了。”长孙无忌道:“荆王李元景地位低微都想当皇帝,难道吴王李恪就没有参加吗?我劝你老实招供,如果有人主使,你可以减轻罪行,何必跟着别人去死呢!”房遗爱为了免除死罪,因此随口承认吴王李恪也参与了谋反。吴王李恪文武双全威望很高,高宗封他为司空,兼任梁州都督。长孙无忌担心李恪得势,于是借刀杀人置他于死地。长孙无忌有了房遗爱的供词,立即将李恪打入大牢。长孙无忌向高宗呈上卷宗,按照大唐的法律,李元景、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李恪等人当斩;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也应该赐死。高宗看了卷宗后对大臣们说:“这些人虽然罪该万死,但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可不可以免除他们的死罪呢?”兵部侍郎崔敦礼抗议道:“陛下虽然仁慈,但这毕竟是谋反罪,如果不杀他们,今后如何立法呢?”高宗只好同意处死他们。李恪临死前大声喊道:“长孙无忌丧心病狂陷害忠良!如果李氏祖宗有灵,一定会灭你九族的!” 长孙无忌不肯罢休,又把江夏王李道宗、宇文节等人牵扯进来发配边关。房遗直因为没有参与,所以免了死罪,被贬为铜陵尉。 却说贞观年间,西凉进犯大唐边境,唐太宗派猛将薛仁贵西征。唐太宗去世以后,李治继位为唐高宗,薛仁贵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西凉,后来不幸中计被围困于阳城。唐高宗闻之,立刻派薛仁贵长子薛丁山领兵增援。 樊梨花的父亲樊洪本是西突厥寒江关关主,薛丁山走到寒江关时,樊梨花和父亲投靠于大唐,并遵从师命嫁给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为妻。樊梨花才貌双全,薛丁山每次出征,她都会跟着去,与薛丁山一起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军功,唐高宗念其军功,破例封其为威宁侯,后人还写了几首藏头诗来纪念她。 藏头诗·樊梨花 樊哙本是汉王将 梨树下面把酒尝 花开花落随刘邦 女儿情长放一旁 中原逐鹿马蹄扬 豪气冲天仰天望 侠影剑气震四方 藏头诗·樊梨花 移情时代数风流 山外青山景依旧 倒影镜湖心起浪 海风阵阵解乡愁 樊妹奇才多智谋 梨园惊艳暗香传 花中魁首赛牡丹 藏头诗·樊梨花 威名赫赫一红颜, 宁死不屈两肝胆。 侯门五锡谁得似, 樊家女儿千古鲜。 梨蕊欲吐天外香, 花容已教天下传。 麟德年间,窦德玄做正卿,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有次奉使命去扬州,渡淮河的时候,渡船离开河岸已经几十步了,窦德玄无意中回头,发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手里举着一块小手帕。窦德玄自忖道:“太阳就要落山了,今天再也没有船摆渡了!”便下令船家回船,载那人一起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发觉那人十分饥饿,又把饭送给他吃。 窦德玄过了河后便下船,想不到那人也跟着他向前走,一直走了几里路。 窦德玄就问他:“你现在打算到哪儿去”那人道:“我是阎王殿前的鬼使,现在去扬州追赶窦大使。”窦德玄问:“大使叫什么名字”鬼使道:“叫窦德玄。”窦德玄听了十分害怕,于是立即下马叩拜鬼使说:“我就是窦德玄!”鬼使道:“你能容我乘船,又赐给我食物。先便暂时放了你,不过你要尽快念诵佛经一千遍,我才可以救你。” 事过一月,窦德玄念诵佛经已经超过一千遍了,那个鬼使又来了。鬼使说:“经数已念足,我保你没有危难,但你现在必须跟我去见阎王。”窦德玄答应了。不一会儿他就断了气,不过第二天他又苏醒了。 据说他死后跟着鬼使走进一个宫殿。鬼使说:“你先停一下,我先进去禀告大王!”鬼使就進去了。窦德玄在屏风后面听到阎王对鬼使说:“你和他做了手脚,该打三十棍!”鬼使不久退出来,袒露rou体给他看,窦德玄再三表示歉意。这时一个穿紫色官袍的人走下殿阶对他说:“他就是阎王,你念佛经,有很大的功德,现在不该到这里来,你先回去吧!” 窦德玄走出殿门时,那个鬼使又赶上来说:“当初我饥饿时,你送的食物我都没吃,另外还欠你船钱,现在都一并还给你吧。”窦德玄问鬼使自已将来做什么工作。鬼使说:“从现在起,你改做殿中监,接着做大司宪,接着任太子中允,接着任太常伯,接着做左丞相,到六十四岁时为止。鬼使说完就告辞了。 窦德玄向外走了几步,好像掉进了一个深坑,就这样又复活了。 却说和静县主(李元吉之女)的丈夫叫薛元超,因为好学又善于文辞,参与过《晋书》的修撰,所以结交了一帮文学朋友,免不了经常有诗词唱和之类的应酬,和静县主对此颇多怨言。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出任饶州刺史,离开了京城,应酬更加多了,还与不少歌女保持着那种关系。和静县主不是吃素的,但她喜欢吃醋,毕竟她是李治的堂姐,就派人回京向皇帝告状。 不久李治下旨责问薛元超,为何让和静县主受委屈?薛元超回答说:陛下,这都是酒精闹的,臣已打算戒酒了!把偷情的事情归罪于喝酒,因为酒可乱性,是个不错的借口。现代男人发生婚外情,这样的借口也很常见。 却说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履行道:差不多。 李治又问:那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870万户。 李治大惊:那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 高履行沉默不言。 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那隋朝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呢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道:原来贞观之治,就是带着隋朝几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50年的粮食…… 高履行心里话:这是你说的,我没有说。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而大隋时代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