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第十一章 安史之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安史之乱 (第2/3页)

喜欢同样淡雅的梅花。唐玄宗便将她封为梅妃,特地在后宫为她栽种了一片梅林,当梅花盛开之时,玄宗便携梅妃来到这里,赏花吟诗,恩爱无比。却说太子李亨的长子李豫出生的第三天,唐玄宗来到东宫赐给吴皇后一个金盆,叫她用金盆给李豫洗澡。这时吴皇后身体很弱,而李豫的身体还没有舒展开,负责侍奉孩子的老婆婆十分惊慌,就把宫中一位与李豫同一天出生的宝宝抱来献给玄宗。玄宗一看生气地说:“这不是我的孙子,快把我的孙子抱来。”老婆婆只好把李豫抱来给玄宗。玄宗一看特别高兴,用手托着李豫笑着说:“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超过他的父亲。”玄宗回到宫里对高力士说:“现在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我可以跟太子一起喝酒了。”公元719年农历六月初一,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亲杨玄琰担任过蜀州司户,杨玉环的童年在蜀州度过。开元十七年,因父亲杨玄琰去世,杨玉环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性格婉顺,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说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咸宜公主的胞弟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个人十分恩爱。此时有人告诉李隆基,说说他的儿媳杨玉环姿色冠绝天下,并且神似武惠妃。玄宗一听来了兴趣,立即召杨玉环进宫。高力士来到寿王府传旨,杨妃道:“圣上宣我何干?”力士道:“奴婢不知,娘娘见驾自有分晓。”杨妃惨然来见寿王道:“妾事殿下祈订白头,谁知圣上着高力士宣妾入朝,料想此去必与殿下永诀矣!”寿王执杨妃之手大哭道:“势已如此,料不可违。倘若此去不中上意,或者相逢有日。”力士催促不过,杨妃只得拜别寿王流泪出宫。玄宗见高力士回来复旨,当即传令杨妃觐见。杨妃轻移莲步来到座前参拜。玄宗命令宫中的婢女将她搀起来。这时已是黄昏时分,宫中烛影摇动,阶下月光明亮,玄宗就在灯月下仔细打量杨妃,只见她春山脉脉,依稀似越国西施;婉转轻盈,绝胜那赵家合德。玄宗当即让她侍宴。杨妃不敢怠慢,谢过了恩坐在玄宗身旁。玄宗问她擅长什么技艺,杨妃说她懂得点音律,玄宗就命高力士取来玉笛给她吹。杨妃一吹玉笛,玄宗只觉得清音曼妙音韵铿锵,玄宗一边打拍子一边赞不绝口,又亲手写了一篇《霓裳羽衣曲》教她唱。这首曲子是玄宗登女儿山时有感而作,杨妃看过曲子立即心领神会,依着曲子唱起来,真的是字字清楚声声宛转,玄宗欣喜若狂,亲自斟了三杯美酒赐给杨妃。杨妃连饮连干,喝完后脸若桃花更加明艳。玄宗又赐给她金钗等物,杨妃含羞接受。玄宗命侍女撤去筵席,整顿床褥。杨妃当晚就留在宫里,与玄宗上演了一出鱼水同欢的好戏。第二天玄宗命杨妃写一份奏折,请求当女道士,玄宗让她住进南宫,赐号太真,改称南宫为太真宫,名为修道,实际上是寻欢作乐。不久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正式册封她为贵妃。为了补偿被自己夺妻的儿子,玄宗给李瑁讨了个新媳妇韦妃,同时还赐予了他金银珠宝作为补偿。面对父皇的横刀夺爱,李瑁尽管怀恨在心,也只能选择隐忍,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韦妃后来给李瑁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三个封了王。唐玄宗极其宠爱杨贵妃,将所有的恩惠都施加到她身上,连她的亲戚朋友都提拔为重要官员,由朝廷俸禄包养起来,甚至于民间都有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风气。杨贵妃有一个堂兄叫杨钊,本来是武则天面首张易之的儿子,张易之被杀后妻子改嫁杨家,他也随母亲过去成了杨家的儿子。杨钊长大后不学无术,家里人都瞧不起他,只好去四川从军,后来当了个都尉。杨玄琰在四川病故后,杨钊就近往来,名义上照顾后事,暗中和杨玄琰的几个女儿通jianian,大女儿嫁给崔氏,二女儿嫁给裴氏,三女儿嫁给柳氏,杨玉环最小,杨钊本来就不姓杨。杨玉环怀念三个jiejie,就要求玄宗把她们迎进京城,并赐给府第。杨钊听说杨玉环得宠后,昼夜兼程从蜀地赶到长安,并把所带的特产分给了杨家姐妹,杨玄琰的二女儿丧夫守寡,杨钊就留在她家里重叙旧情。杨玉环在玄宗面前说杨钊善于“樗蒱”(一种棋类游戏)。玄宗于是召见杨钊。杨钊一表人才,言辞也很机敏,奏对时颇会讨好玄宗,玄宗便在宫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玄宗与杨氏姐妹赌博时,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却说唐玄宗千方百计将玉环弄到手之后,便日日与杨妃在一起,很快把梅妃忘却了。梅妃擅长诗赋,一日她写了一首《一斛珠》,托人带给玄宗。玄宗见诗,便想起了昔日与梅妃在一起的情景,于是召她入翠华西阁叙旧。不料此事被杨贵妃探知,醋意大发,把玄宗和梅妃一番羞辱。李隆基毕竟是皇帝,怎能让贵妃如此教训,一怒之下,命人将杨贵妃送回娘家。玄宗虽然没有派人去接杨贵妃,但心中还是很想念的。这时一个叫吉温的人来游说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怀。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贵妃,还将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给她。杨贵妃见皇帝派人来看她,感动得泪流满面,马上伏地认错,还剪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献给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贵妃的青丝,就派高力士将她接回了宫。却说安禄山乃是营州夷种,本姓康氏,初名阿落山,因其母再适安氏,遂冒姓安,改名禄山。安禄山长大成人后,通晓六国语言,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准备乱棍打死他;安禄山高声叫道:“大人难道不想消灭蕃族吗?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安禄山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把他收为义子,出入随侍。一日张守珪洗足,安禄山侍侧。见张守珪左脚底有黑痣五个,便注视而笑。张守珪道:“我这五枚黑痣,识者以为贵相,你笑什么?”安禄山道:“儿乃贱人,不料两脚底却有黑痣七枚,今见恩相脚下也有黑痣,所以窃笑。”张守珪闻言令他脱足来看,果见他两脚底俱有七痣,状如七星,比自己脚上的更黑更大,因此愈加亲爱。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朝廷又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等官衔。他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要求他们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任命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复兼范阳节度使,此后可以到朝廷上奏议事,唐玄宗十分宠信他。玄宗一日召见安禄山,慰劳有加。安禄山奏道:“臣生长蕃戎,仰蒙皇上恩典,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许国,聊报皇恩。”玄宗喜道:“卿能委身报国,还有何言?”时太子侍侧,玄宗令与禄山相见,安禄山故意不拜,殿前侍监等喝问道:“安禄山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