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第 221 章 奉子成婚(四) (第1/2页)
今日是帝君鸿煦的千秋寿诞。【】长安城大放花灯,天台宫热闹非凡。各方势力都来寿,鸿家兄弟一一应付,自是十分忙碌。 吴夫子到城里对账,也是不得清闲。 “账簿”的差错让夫子皱了眉,刚要开口,旧病复发,又捏了拳抵在唇轻轻咳了起来。 长史杨徽一脸忧虑,奉茶水“前番主公的肺疾已渐好转,如何” 荀朗想到这全是源于自己那夜的失态,不由神色一黯。他接过茶,喝了一口,把涌的气血压下去,方略略摆手,回复了风雅“贪凉多吹了些风。不妨事。” “主公要保重才好,莫要过度cao劳。” 征事裴综手捻长须,小心观察荀朗的气色。 他刚从地方回来,却不想两年的“归隐”不但为这青年主公的脸添了几分沧桑,竟把他眉眼间仅存的一点锐气也磨掉了。眼前这个和顺的夫子与当日在龙门堡诓来诸侯,只手“翻盘”的枭雄简直判若两人。 “敬,”荀朗笑望着裴综,“你来教教公志咱们的根本。” 裴综拱手领命,转对杨徽道“公志,请问主公东巡这些日子,内阁里的清流能够一直维持,不曾被鸿党冲散。靠的是什么” 杨徽想了想,犹豫道“主公的英明神武” 一句马屁说得荀朗、裴综都笑了。 “我的英明神武我这病残之人再英明神武,能够调派那些封疆大吏镇住鸿家两位殿下” 裴综蹙了眉。 “主公莫要如此自伤” 荀朗笑笑,并不介意。 “此非自伤乃是自知。” 说罢一抬手,仍要裴综继续教导后辈。 “公志。”裴综对一脸茫然的青年道,“所谓相克相生。咱们要感谢鸿家,压住了诸侯,树起了真神。有了真神庇佑,清流才会维持至今。” “裴公的意思是天子” 书生总算开了窍。 他接了死去薛公琰的班,在相府管的是机要书,所以对人事这一套却还不大擅长。 裴综对小同僚点头笑道“主公曾经教导,无论何时,都不该忘了发家的根本。更不能把账做乱。” 杨徽张着嘴,茫然地“哦”了几声。 “敬说得不错。”荀朗微微一笑,点数着册页,轻轻道,“这个,这个,还有恩,这一个,都是根子长出的,不可妄动。” 杨徽走进一看,发现荀朗说的这些人仕进方式,出身背景,性格脾气都完全不同,主公缘何能断定他们的后台是御座 “可他们” 杨长史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看见荀朗抬眼望了望他,立刻明白了,主公心里也有一本账,他们手里的更更细更厚。 “属下明白。立刻便纠正账目。” “至少现在还不要动。”荀朗将“账册”递回杨徽手里,自取了案杯盏吃茶,品了一口,又道“剩下的那些若是要办,也须一击即,不可留下机会,由着死灰复燃。” “全都有了妥帖的真凭实据,主公放心。” 荀朗点点头,忖了忖,又道“哦还有,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劳动廷尉。刑讯逼供太过难看。若能舌头底下把人压死是最好的。务必要把这些账” “属下明白,要借鸿家的刀来杀。”杨徽忙拱手回禀,“御史言官,相熟的诸王还有民间喉舌,已然摆好了阵法。等收开始,再请主公运筹帷幄,亲自督阵。” 荀朗微微点头,便不言语。 杨徽正要递第二件书。却有主簿来报,有客求见。 荀朗看了名刺,忖了忖,让人引客至画堂待茶。他与两个属官处理完了剩余的书,方移驾会客,由裴、杨二人在外留守。 “相国大人万安。多日未见,妾甚是挂念。” 来的是夏攸宁,貌美如花,嘴甜似蜜,一见面便行大礼。 荀朗忙搀起娇娘。 “郡主多礼了,折煞荀朗。何况我已归隐,是方外山人。” 攸宁娇滴滴笑道“妾非拜君之职,乃是拜君之才。” 荀朗笑了,想这郡主果然伶牙俐齿,绵里藏针,在对付男人一事确要自己那外强干的主公强十倍。夏翊会送她来,也算人尽其才。 宾主落座吃茶,寒暄客套,不在话下。 茶吃到一半,夏攸宁忽然泪光盈盈,低头不语。 荀朗知她要入正题,便蹙眉关怀道“郡主因何怏怏不乐” 攸宁叹了一声道“妾孤身远游,不得奉亲,为此常夙夜忧叹。近日接乡人来报,说我家父王又染疾卧病” “哦乾王乃北疆擎天巨柱,实在要保重贵体才好。明日我便遣座下名医北,希望能相助一二,聊表寸心。” “多谢相国关怀。”攸宁起身又是一礼,接着感叹道,“相国虽怜惜蕃邦,怎奈心病难医。” “郡主的意思是” “与朝廷的联姻已经拖了两年。每拖一日,父王的心更加不安,犹如滚油煎熬,因而病起。这全要怪攸宁无能” 美人楚楚可怜,几乎要哭出来。荀朗便不言语,想云梦乡里的娘子只知cao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