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一章 适之如何 (第2/2页)
我,也不贷给他。况且都有自己地,商人的地谁种?” 胡适有些明白了。那时候土地多,王爷也不知道慢慢放地?看来还是官府的问题,不让他们慢慢放,只能放给官府。 两个人告别齐齐哈尔的黑龙江督军,继续朝满洲东北的边境宁古塔进发。路上两个人又聊起了强霖。 华尔康问到:“胡老师您的文章都很平白,道理透彻,强霖怎么还与您发脾气?” 胡适说:“就是因为我太对了,跟随我的人多了,所以才让他发脾气。他认为跟随我的人,都是不懂道理的人。” 华尔康怒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有听出来呢?” 胡适笑着说:“你觉得你很懂的道理么?” 华尔康不语。自己是被强霖扣下学道理的。自己是答应的,尤其是左娜的柔情。 胡适说:“强令庸认为我应该改造那些跟着我的人,让他们跟我一样懂道理。” 华尔康奇怪到:“您为什么听他的?您可是从上海来的啊。” 胡适说:“我是官费的。但强令庸不愿意让我来,是我父亲的威望啊。老帅记得这块故地拓荒之人的后代,亲自见的我。” 胡适嘿嘿笑起来了,华尔康问其故。 胡适说:“强令庸让左娜跟着我们好监视,没有想到左小姐是张三小姐的眼线,看着他的。” 华尔康也笑了起来。他还是很欣赏左娜的性格,有蒙人的直接的性子。
胡适说:“左娜小姐有做间谍的潜力,可惜了,被张小姐拴住了。否则跟着我们也是一个能手。” 华尔康说:“间谍人选咱们有。我们族人多着呢。不是说我们是蒙古人的犹太人么,精明得很。” 两个人闲聊中,胡适慢慢融入了东北的政局和土地。虽然偶尔还是在报刊发表意见,但是很少有人说他不懂世事了。 强霖把北京的文人流放东北,已经传开了。南方政府和南洋,都有耳闻。 因为这件事涉及的人太多,大家评论之余,总有要捞回去的自己人。但是教育部的传票还是让文人们害怕。他们尽量争取好的条件流放,一般都能履约上路。 温应星开始培训和安排网点,胡也频等人也被补派到呼伦贝尔。 胡也频见到蒋伟。蒋伟说她信奉喇嘛教,正在与上师学习《金刚经》。她觉得很好,一起学习的还有洪深,因为这样人家才允许她当校长和老师。洪深和她两个人已经接待过了来自红军后勤工作队,和骥良垦荒工作队的人。 尽管胡也频说可以替换他们俩的情报工作,但是他们还是要待满三个月,过一个冬天。因为刚当校长就走,太对不起人了。胡也频偶尔听蒋伟说经,但没有什么感觉。他自己对基督教还是很有心得。 蒋伟问过上师之后,对胡也频说:“你信基督教,我就怕你信的不深入。因为佛教直接指向人心。你信基督教,也要把心换成上帝的。” 两个人也不为这个争论,开始过日子。晚上用免费的套套。但胡也频坚持不下去了,他让胡适调自己到哈尔滨搞数据分析,毕竟他有工科基础。 蒋伟没有什么反应。与洪深一样,教书,学蒙文,学佛经。两个人都要等到三个月后,再去做自己的事情,做文化事业。这是两个人的理想,但是佛经也是不错的文化思考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功。 从此这两个自由自在的人,都成了文化的大家。 --------强霖自己正在与溥仪、婉容和沈嗣良聊天。张恺荫、比尔李和袁三作陪。强霖与几个人聊到了西北的情况。大家奇怪,为什么局势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探讨西北?强霖提到自己要去新疆看看,大家都很是震惊。 路上太辛苦了吧?半年估计能到。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