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三四七章 历史转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四七章 历史转向 (第2/2页)

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文化典籍,不是中国的民众文化。”

    强霖说:“史迪威将军,你的任务,就是让这些团长们放松下来,不要成为英雄,要成为绅士先。你将来统帅的军队,是美国化的,而不是中国的忠义救**。”

    史迪威笑道:“我一定会的。这个我保证。我让我的直属旅士兵也变成美国绅士。肯定不会是革命军,也不会是军阀土匪的部队。”

    徐永昌说:“基本上理顺了未来的关系,就看老帅能否支撑一年了。”

    这时候胡筠收到一份电报,说是老帅今天早晨已经动手了。已经把日军都包围起来,大连外围发生激战。

    强霖大致看了一下战报,最先开枪的还是住在沈阳北大营王以哲师,番号是:陆军第28师,王以哲为中将师长。

    这个师是张学良的卫队旅扩编。辖两个步兵旅:第一旅少将旅长黄显声,辖三个团。旅参谋长董舜臣、第一团团长刘多荃、第二团团长于兆麟、第三团团长韩麟征;第二旅少将旅长荆德文,辖三个团,团长有:唐聚伍、马龙骧、常经武;师直属队有:重火力机枪营(于景岩)、炮兵营(胡魁武)、战车营(李振元,有轻型坦克30辆)、汽车营(纪刚)、教导营(王治澜)。

    报告说:王以哲28师,大部队兵力守备城墙,一个刘多荃团和师各直属部队,围剿了沈阳城内的日军兵营,缴获了日军的重型大炮。因为城墙都有守军,所以基本就是瓮中捉鳖,把日本士兵和特务们一网打尽。

    其他部队的进展,不急不缓,战役目标是先围住日军,然后谈判缴械,赶出日军出各铁路沿线的《辛丑条约》规定的十里附属区。但允许日军可以空手撤退到大连和旅顺这个租界地。

    端纳说:“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了。但是能够把日本这个蹩脚的殖民者搬开,中国在国际上也就有公信力了。民族的信心也就更为顺畅。我关心的是,你们顺畅以后,走什么路线。”

    强霖说:“几十年内,都不会顺畅,所以我始终在执行中国的教育。不管我们是亡国,还是强国,都要进行教育。中国的教育比较糟糕。当然,教育的成就,取决于未来的路线。”

    端纳说:“我理解目前大元帅的军人国家体制,是在意教育和国防。而具体的政体,则是这个教育期间自动形成的;不是大元帅府强加给民众的。你应该把你的意思告诉西方世界,让他们增加教育体系的投入。”

    强霖摇头到:“西方是教育不出适合中国的人才的。他们只能培养适合在西方呆的人。中国的教育是从形而上的宗教体系,灌输到农民家庭和他们的孩子。中国的知识阶层的教育,就是让他们不认为应该有一个知识阶层,中国的各阶层都应该是有通识教育的专门人才,农民的农场化,也是如此。”

    端纳说:“你是对的。但是西方知识分子还是不能少。所以,大量的留学生也是必须的。”

    强霖说:“是的。但是我不需要再国家考试送出去。直接从小学生带出去养好了。或者从中学生带出去养,也可以。”

    端纳摇头说:“我听说你不执行庚子赔款了,你还要西方给你培养这些学生,看来你高看西方了。”

    强霖无语。这种事情就只能民族自行进步才行。西方不都是自己培养的哲学家,自己的工业家、自己的科学家么?

    端纳说:“好吧。我知道中国的情况,胡适等人形成了与罗素、杜威等一样的知识阶层。可是罗素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建立在大量的工程师知识分子的国家;胡适这些中国自由主义者,仍然直接对着的是农民,文盲。所以胡适这些知识人不是中国应该出现的,是美国弄出来的。”

    强霖笑着说:“是的。所以我尽量在消灭这个阶层,让他们变为工程师。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工程师的影响者,不是说教者。”

    端纳说:“你的意思是统治者都是不错的么?不该反对的么?”

    强霖说:“革命以后,袁世凯是否当皇帝,都回不到过去的皇帝极权的时期了。大家当时应该与老袁谈判皇权的限制,而不是把天下弄成乱局。其实承认一个皇帝并不难,难得是,你自己能够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改进。其实蔡锷都督当时在云南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他更应该做些实际的事情,皇权限制在一定范围就是了。”

    端纳等人知道,中国的历史要重新写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