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不一样的李晨 (第2/3页)
平了,他觉得李晨有些道德的洁癖。 “您觉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原来1个教师对20名学生都无法因材施教,现在让一个教师面对100名学生,能教出什么人才来,别忘记,大学的知识是必须有老师引路的。您培养出来一大批半成品,然后呢?指望他们到社会上后再度学习岗位技能,这样做会不会对这一代大学生付出的4年青春有些不公平?” “那你那个李氏私塾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吗?”秦院长依旧不服气,便拿出李氏私塾说事。 “您也知道那是李氏私塾啊?他不是大学,仅仅是李氏或者说太极集团内部的培养学院而已。如果对比华国的教育体系,刨除基础和兴趣外,成人们学的只是管理,说白了,它是太极集团定向委培的职业培训机构而已。更何况,李氏私塾里面才多少个人。华国大学与李氏私塾是两个教育概念,不能对比。”李晨针锋相对的反驳道,一点都不顾及秦院长此时已经激动的满脸通红。 “更何况,今年已经有苗头了吧,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多,各院校纷纷合并然后起个更好听的名称,争着设置社会上最热门的专业,争取进211工程,然后获得国家批款,接着提高学费。然后呢?老师还是那么多,只不过教学楼越来越漂亮、宿舍楼越来越多而已。真正成才的还是那么多,成才后出去的依然那么多,出去后不回来的依然是那么多,国内呢,留下一批批庞大的,没有得到足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茫茫然的冲向社会,才知道,自己虚度了四年光阴。” “您回去让人汇总下,这几年,有多少大学增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又招收了多少毕业生,又有多少所工科基础研究类专业悄悄的消失在大学招生专业里面?想想吧,30年后,华国还有多少基础学科的人才,不要到时候全是市场营销专家、会计专家、计算机软件专家、语言专家,却没有多少能够研究材料分子、基础物理应用的专家。” 李晨非常担心这一点,华国目前最缺少的人才是基础工科人才,但华国目前的教育却功利到一窝蜂的上马营销人才,这些人未来做什么,替国外企业营销华国市场吗? 元首一直没有这做声,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李晨和秦院长辩论。他觉得李晨和秦院长两个人都有道理,不过是两个理念在对抗而已。 但是有一点元首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注意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华国未来全部是软学科上的人才,而缺乏基础工业人才,是非常可怕的。现在华国不就是受限于基础学科人才缺乏吗? 比如现在,李晨的军事科技,华国科学家能看懂,也能研究,可就是因为冶金工艺无法生产合适的材料,因为精密机床而无法加工符合参数要求的零件,因为光学蚀刻工艺,导致目前华国高精尖的电子元件只能依靠四方电子在欧洲弄来的设备。 “回去后,组织教育部的人会议,绝对不能让李晨的假设成为现实。” “对了,还有如何留下人才,不要让华国大学成为替国外培养人才的基地。”元首暗自下定决心。 就在李晨和院长围绕着大学、人才争论的越来越激烈时,元首对议长做了个小动作,不能让他们一老一少继续下去了,教育问题,可以回去在认真调查一番,反正李晨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 不反对扩大招生但必须随着生源增加提高优质教师待遇,以解决学生增加后的教育资源匹配问题。 不反对收取学费,但必须合理且必须考虑到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 不反对专业改革,但必须保持基础工科教育的比例,而不能允许各学校一窝蜂的设置热门专业。 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外流,而不能全部交给社会。 收到元首暗示的议长突然咳嗽了几声,吸引了李晨以及院长的注意后,突然提出一个话题。 “李晨,无极软件为什么不去研发cao作系统?”米国的微软已经发布了WIN95系统,而明显技术上具有自己特色的无极科技却在cao作系统上没有任何自己研发的意思,对华国自己cao作系统一直耿耿于怀的老人们,决定今日要问个清楚。 议长没有想到,李晨居然用一副非常诧异的表情看了一下自己,然后说:“为什么要研发cao作系统?是因为安全问题吗?有无极软件在,没有人可以绕过玄武的防御获取计算机内部信息,比尔盖茨都不行。” 无极科技内部早就有呼声要求开发华国自己的cao作系统,但李晨一直没有批准立项。对李晨而言,一套cao作系统并不复杂,阿诺自己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编写出一款非常完美的cao作系统。但为什么要现在开发呢?等到华国军事强大后,李晨这边有的是。 “是因为市场或者民族荣誉吗?人们的cao作习惯已经养成,windows就是电脑cao作系统,这一点消费习惯已经养成,很难无法扭转。还有,怎么解决生态问题?一个cao作系统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围绕这个系统而衍生的软件生态。没有生态,您让用户面对一个空白的、仅能开机关机的电脑做什么呢?能玩游戏吗?不能,因为游戏公司不会因一个用户极少的系统来开发自己的游戏。能办公吗?就算我们自己建立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