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欧洲脱离北约 (第2/3页)
什么变故让他突然提出了求职意向,来谋求一个商业银行行长的职务。 蒋建清本能的认为,这里面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变故。所以他亲自来到意大利,和维姆面谈。 维姆准时的来到了见面的会客室,大队记者随行。对欧盟和华国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展望是足以掩盖两个人之间的实际谈话内容的,所以两人大大方方的任由记者拍照。 等记者散去后,维姆借口要进行闭门会谈,让随从都离开。 “维姆先生,我们也是老朋友,您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蒋建清带着翻译器,并不担心他们之间的交流问题,等维姆一落座后,便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正题。 “您对我的职业能力认可吗?”维姆并没有回答蒋建清的问题,而是试图将话题转移到他的求职上。 “就凭您创造了‘荷兰奇迹’,世界同行没有人会怀疑您的专业,但为什么?”蒋建清肯定了维姆,但依然摆出你必须解释清楚的架势。 “具体的我不能讲,我只能说我不喜欢货币局局长这个称谓,我喜欢别人叫我维姆行长,就这么简单。”维姆知道,如果自己不解释一下,估计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疯了。 “难道还会有人比你更加适合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的职位吗?维姆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蒋,谢谢您对我的赞赏。但欧洲中央银行没了,欧元将由另一个庞然大物来主持。我,可怜的维姆,被欧洲抛弃了。”维姆无奈下,只能进一步透露了消息。 “怎么可能?除了中央央行,谁还能承担这个责任?”蒋建清听到后心里大惊,欧洲、欧元,难道有什么变故不成? “不,不,蒋,欧元会更好的,如果欧洲银行业联合成一个银行呢?现在欧洲各国银行都已经开始收缩各自的金融衍生品业务、降低次级债券持有规模,过几日您就会知道一些相关消息了。那个庞然大物也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上帝才能管理好它。蒋,我们独处的时间很短暂,我的申请您会考虑吗?” “维姆先生,如果您能够就任工商银行行长。什么时间到任呢?”蒋建清决定从他到任时间来估计下欧洲的变化,毫不犹豫的对维姆发出了邀请。 “很快,给我2个月时间。等你确定后请及时通知我,因为我还有其他的意向。”维姆虽然知道蒋建清的目的,但他还是非常干脆的将时间告知了他。 两个人的闭门会谈仅仅持续了5分钟,然后两人面带微笑的主持了双方团队的交流活动。 活动一结束,维姆刚刚走出工商银行办事处大楼的门口,便拿出电话拨打一个号码。接通后恭恭敬敬的说:尊敬的冕下,消息已经传递出去了。 “好的,希望维姆先生能够在STAR基金会主.席的位置上为家族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一个年轻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维姆 听到后急忙表态一定为家族的事业而奋斗,看他毕恭毕敬的样子,仿佛电话那头的人就在他面前似的。 “院长,我希望明日返回帝都后能够当面汇报工作。”蒋建清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前,俯首看着维姆点头哈腰讲电话的样子,对着电话那边的海河副院长恭恭敬敬的请示着。 1997年8月28日,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就在蒋建清对院长汇报自己猜测的当天,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瑞士信贷银行、瑞士瑞信银行、瑞典商业银行和瑞典银行宣布合并为瑞银联合银行集团(UBS),合并后的瑞银管理总资产达到51160亿瑞士法郎,成为欧洲第二大银行和全球第二大银行。 之所以是第二大,因为同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合并德意志商业银行、倭国第一劝业银行、樱花银行、富士银行、大和银行、三菱银行、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协和银行、大和银行、东京银行、北海道开发银行成立新德意志银行集团,成为一个空前绝后的巨无霸。新德意志银行宣布从2000年1月1日起将限制债券类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 更震撼的是:同日,倭国宣布加入欧元区。 同一天两大银行横空出世,特别是倭国宣布加入欧元区,意味着倭国已经彻底背离了倭米联盟转投欧洲。 “有没有证据显示李晨和这有关联?” 红宫会议室,元首表情凝重的询问肖鹰。 此时,医药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喜悦已经彻底的消失了,欧洲在做什么? 李晨的家族就在瑞士,这个是已经确定了的。因为分布在瑞士各地的特工不止一次发现李晨和茜茜两人在瑞士大街上散步。 “李晨的护卫防卫的太严密,我们没有取得内部的资料,只是这段时间内李晨频频出现在瑞士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总部。我们跟踪的特工已经被李勇警告过很多次,只不过我们特工一直遵守着不允许拍照的规定,所以李勇并没有驱逐我们特工,甚至他们之间已经成为了朋友。不过据观察,仅仅这个月倒在李勇手下的米国特工就足足有十几位。”肖鹰边说便拿出事先打印好的报告分发给所有人。 “我们分析评估,因为这几年米国花旗银行、米洲银行、汇丰银行米国、大通银行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很大,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预计2年后,世界银行前20名内,米国至少要占4家。虽然欧洲资本在倭国金融危机中挽回了一些颓势,但依然有些后劲不足。瑞士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的这一举动,估计是为了应对目前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而不得已为之。”海河将央行的专家的分析评估报告也分发给了参会人员。 “汇丰就不要算米国了,英国汇丰控股也是李晨家族的。”秦院长淡淡的提醒了下海河。旁边的于敏强、吴建邦、刘海波听闻一下子就傻了。 “院长,您的意思李晨家族控制了汇丰控股、瑞银银行、新德意志银行?”于敏强作为未来的常务副院长,第一次听到这个信息,不由的小心翼翼的找院长求证。 “海河,介绍下我们小朋友在金融上的实力吧。我记得昨日央行刚刚将汇总后的资料报上来。”秦院长笑眯眯的对海河说道,是时候再一次提醒元首了,这船可没有那么容易调头的。 “我长话短说,按照我们的分析,英国排第一的汇丰控股、第二的皇家苏格兰银行、第三的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法国排第一的农业信贷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兴业银行,德国新德意志银行、荷兰的荷兰银行、国际荷兰集团,比利时联合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以及意大利联合银行、都和李晨有不清不楚的关系,结合他曾经承认过,欧洲的一些大型银行都属于他们家族。也就是说李晨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金融甚至货币发行,这也和当年罗氏的势力范围基本重合。”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晨的势力,倭国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欧洲所有19世纪前成立的银行以及大多数二战前成立的银行、还有其他的金融机构,比如李晨已经暴露的德国安联保险、意国忠利保险、英杰华保险集团、荷兰国民保险公司,荷兰全球保险集团等欧洲几大金融机构,以及为数众多的专门为欧洲传统贵族服务的小型私人银行,全部服从与李晨的财务管家也就是罗斯柴尔德的族长盖伊指挥,这也说明了李晨对欧洲金融的控制范围和力度。” “特别这个STAR基金的横空出世,初步估计这个基金摆在明面上就有近乎二十万亿米元,按照金融一般的cao作手法,肯定还有为数众多的资金在暗中cao作是我们无法了解的,目前只看到盖伊基本上利用STAR基金来控制欧洲资本的运作对东南亚的冲击。”海河没有办法将李晨可能影响的银行一一列出,他只能挑选一些重要的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具体的案例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