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地心文明遗址 (第1/3页)
就在李晨脑海里想象着自己回归莱斯帝国吊打理德.雷时,突然发现自己四周回复了安静。回头一看,身边的工程机器人无声无息的收拾好一切工具,整齐的列队站在不远处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看到李晨回头,一名机器人向前一步,瓮声瓮气的说道:“冕下,复原工程完毕。请指示!” “自我检修,完成挖掘文明遗址的改装准备。”李晨没有去检查工程,而是直接发布了下一步计划。 文明遗址,在莱斯宇宙、银河宇宙的各个星球上,总是存在一些上一纪或者其他宇宙文明误入后遗留下来的文明遗址。 虽然每一处遗址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危险,但人们在遗迹探索中总是取得更大的利益。毕竟不同文明之间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科技的是否具有先进性,而是另一种科技发展的方向。 就如同华国的无极科技,在李晨拿出几个关键的科技结果后,招聘来的大量华国科技工作者废寝忘食的研究、吸收后,现在的无极科技发展道路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科技体系,走上了不同于莱斯帝国的发展道路。同样的,在合并了附近上百个星域后的银河帝国也出现了同样的科技跨越式发展。 不同星系、不同星域间的科技冲撞、互补、融合,使银河帝国的科技力量已经飞速的从原来的最高三级文明跳跃到了5级文明的程度,并已经融合成一个崭新的、完整传承有序的科技体系。而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3级文明要发展成5级文明需要的时间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而在这里,也仅仅用了十几年,这就是文明融合的威力。 在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李晨便在这个地心星球的隐蔽处发现了几处文明遗址的痕迹。和木朵儿以及天行号智脑记载对比后,李晨基本确认这几处遗址只有一处可能是制造出魔耳虫这个怪物的基因文明,现在源源不断的怪兽都是从这一处遗址里走出更加确认了这一点。于是李晨便将这一处列为第一个开发的遗址。 这样就可以在华国发现前将所有基因文明全部摧毁,并不是他不想让华国得到更高科技,而是在一个文明的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前,李晨万万不敢让他们接触到基因科技。宇宙中无数历史证明,凡是过早的接触到基因科技,过于依赖外力调整自身力量的文明全部自我灭亡了。另外只有彻底摧毁基因文明才能停止那源源不断、此时几乎已经遍布这颗微型星球的怪兽被制造出来。 地心世界的一处巨大的地洞口,李晨带着几百组突击队员悄无声息的出现。点了点头,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全部切换到战队模式后向着地洞深处走去。 就在他们身形消失在黑暗中后,地洞口突然出现了一只庞大的军队。 工程机器人迅速的开始了各种防御工事组装,在外围异兽没有反应过来前,一道厚约5米、高达几十米的金属巨墙已经将洞口团团的围护住。外墙和地面呈90度,地面3米的距离有一排发射器,内墙呈60度,一道道阶梯保证机械战士可以随时保持阵列。 安置好金属墙后,工程机器人把一支支犹如尖刺的金属体迅速的按两米间距安置在墙体预设的位置上,这是莱斯帝国基于天幕基础上的改良版——天刺。 天刺在完美的继承了天幕在防御上的功能后,莱斯的科学家们又给它增加了进攻的功能。只要天刺被激活,在设置的距离内,少量目标进入时天刺可以不间断的激发出一道道激光射线将进入到进攻距离内的物体击杀;如果是大规模目标进入,天刺则会自动调整模式相互联网并快速的激发出一道道激光电网进行大范围的灭杀。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防御? 看看这时候已经逼近防御基地的黑压压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异兽就知道了。任何事物,一旦数量突破了一定的极限,就算是莱斯兵团也会手忙脚乱到招架不住。 要想不败,做好防御准备先。 工程机器人从自己体内取出一块块正方体的黑色晶体,小心翼翼的将这些晶体放入防御基地能源舱,将足足有2立方米的能源舱全部填满。 不要小看这块晶体,这是从暗宇宙提取能量压缩后的能源晶体,这麽多的晶体就足以让战神号全力战斗一天了,更不要说工程机器人体内还有更多。随着能源舱门的关闭进而激活能量后,整个防御基地上空顿时被一道淡淡的半透明光幕笼罩住,而天刺的刺尖顿时出现了一团白色的光团,整个基地的防御彻底激活。 与其同时,各个机械战士脚下的能源输送装置自动取代了他们自身的能源供应系统,所有的机械战士以及武器的能源将全部基地能源舱提供,以保证最强大的攻击力。 处理完地面上设施后,众多工程机器人迅速到来到防御墙与地面的连接处,双脚变形化为一个锥形,快速旋转的锥形破土而入,工程机器人的身形迅速的潜入到了地下。防备异兽挖掘地洞进入基地内部是工程机器人构建防御基地的最后一步,在无数次星球征服过程中吃过亏的人类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一边下潜,一边用手里的夸克分子枪将一道道夸克射线以自己为中心扇形激发,穿透所经之处的泥土、砂石一直延伸出100多米,将所经之处的的物质分子彻底改变成一种灰白色的坚硬物质。慢慢的,原本松软的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凝结成一个巨大的灰白色的物体,只留下工程机器人头顶的上百个圆柱形的通道,任何异兽均不可能凭自己的尖牙利爪挖通这里。完成这一切后工程机器人再次回到地面,迅速的相互组合成一个小型的机械人维修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