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银锭桥畔月半歌 (第2/2页)
的脸上,却真的写满了憧憬,昏暗的光线下,那双迷离的眼睛,一闪一闪。 近在咫尺地看着她,如同舞台剧里的主角,毕文谦觉得很惬意,心绪却不禁渐渐飘远。 是了,同样是月下的歌,同样是爱人不在身边,80年代的日本人会唱成凄美的哀怨;而80年代的中国人却是说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恰像黎华这样,对至少若即若离的摇摆于爱情的男人,直接‘抓起来,判刑’;而对几乎杳无音讯的报效国家的男人,却是“这还差不多”。 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同一时代,对类似的事情,有着完全不同的着眼点,于是,两者各自创作出的流行音乐,彼此都难以取代。 所以,不能够让那些往往填一些渣歌词滥竽充数的二道贩子把大陆的人给忽悠瘸了——虽然,这首歌原本的中文填词并不算渣。 想了一圈,毕文谦的目光重新聚焦到黎华的脸上。 真漂亮。 发乎于情地,毕文谦轻轻吟唱起了那首歌的曲调。 无意之间,这一次“创作”,先有了曲。 黎华闻声,缓缓低头转身,望着毕文谦。毕文谦迎着她的眼睛,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指,举在两人之间。 一首歌的旋律不算太长,没有反复,也就一分多钟。黎华在确认毕文谦已经吟完之后,脸上泛起了笑:“调子真好听,就像你说的那样……凄美。我听着,好像真的看到了月亮,看到了银河,看到了水边,看到了风过无痕,看到了一对明知道会分道扬镳的人正渐行渐远。” 毕文谦低了低头:“那你觉得……是调子好,还是我唱得好?” “……都好!”黎华想了几秒,笑颜晏晏地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然后不仅抽离了手,还从他手中夺回了小本本和笔,“你赶紧想想歌词,我先试试把歌谱写下来。” 毕文谦笑了,也不急着说歌词,只见黎华走到就近的树下,回身对着自己,猛地一条腿跪地,一条腿蹲下,将大腿当做桌子,低下头,插好钢笔帽,打开手电筒,手腕压实了翻开的小本本,开始默写。 标准的军姿。 但这不明觉厉的状态只持续了不到半分钟。 “文谦,”黎华抬起头来,有些沮丧,“我记得不够清,写不了谱。” 毕文谦依旧保持着一样的笑:“看你这么主动,我还以为你真是天才。听一遍就精确扒谱?那可不是业余的人能做到的。” “教我!” “这不止靠教,更需要练习。”毕文谦走过去,并排着蹲在她身边,一样的军姿,虽然远不如她标准,“给我吧,我试试,一边写谱,一边把歌词说出来。你好好听着,记着,我说的歌词只是一个意思,不会考虑压韵不压韵的,因为最终要你来翻译成日语。” “嗯!” 黎华替毕文谦打着手电筒,眼巴巴地望着那钢笔尖儿在他的控制下,行云流水般地在小本本上轻轻划着,半边腮几乎靠在了他的肩上。 “若能将自己的思念传达于你,在水面漂散的琥珀色的枯叶,也会转化成风弹奏的音符,将思念传达。” “左手将月亮的凝露,与泪水静静地融为一体,和相好的人结合……深深地祈祷着。” “划破青春的云,紧拥岁月。” “谁都是孤单一人,温柔是想使人爱惜呢!” “充盈着拥抱遥远的你胸口的生命的回响的梦。” 写完一段,毕文谦微微片头瞥了一眼黎华,却见她直勾勾地盯着小本本。 “两个人在一起也还是有点伤感呢……曾经轻轻咬住你的手指。即使是在恋爱的男人,也不会迷茫吧……” “流逝的银河,胸中如泉水般涌动。半月的寂寞就像……心的痛。” “如这美丽的眼眸,请爱啊!” “幸福啊,寻找幸福的两人,如果能相拥着活下去。” “不要分离啊!哪怕在光阴的银河中冲刷,都将磨成大人。” 写完歌词,毕文谦动动肩头,碰碰黎华的脸颊。 黎华啧啧嘴:“还真的是,又有风,又有月;又有银河,又有梦;美女可能就是唱歌的人,而且还有水。但你这只是意思,到处都断断续续的,所以,我就要用这些素材,翻译成日语的歌词?对了,这歌叫什么名字呢?” “《月半小夜曲》。”毕文谦假装想了想,在歌谱最顶上添上歌名,笑问道,“怎么样? 黎华沉吟了一下,指着打头的歌名:“字有些难看。我还以为是《胖小夜曲》呢!” “……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看着眼前毕文谦仿佛无辜的囧脸,黎华噗嗤一笑,接着摇了摇头。 “毕竟,你只有十六岁。” (似乎,这歌网上的翻译,都不大准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