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万鹏 (第2/3页)
黎华展颜一笑,“说说你吧,今天如何?” “待机了半天,然后解散,你觉得呢?”毕文谦也叹了一口气,“不过这也正常。直播的比赛,而且是首次尝试,自然要万全的准备。歌手归根结底,是为观众服务的。”回想着略有些无聊的等待,毕文谦有些后悔,没有带本什么书来解闷儿,“对了,黎华,你知道甘罗是谁吗?” “甘罗?”黎华愣了一下,“你是说……战国时的那个?” “不愧是我徒弟!”毕文谦高兴极了,“你果然知道!” “什么意思?” 毕文谦只是笑,把她的右手牵在自己怀里,捧着:“没什么,就是高兴。” “……毛病。”黎华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倒也由着他了,“那……明天呢?看今天的比赛进度,明天估计也轮不到你的业余组?” “明天休息,会组织集体在宿舍看电视直播。但我选择了回来。”毕文谦一只手和黎华十指相扣,一只手盖在她的手背上,低头注视着,“才半天,就特别想你了。” “哦?”黎华体会着手上传来的感觉,思考了一下,猜测道,“因为……我知道甘罗?” 毕文谦不答,只把她的手捧得更紧了。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背后闪了闪光。 车前灯。 一辆小轿车慢慢停在黎华左边。 驾驶位上,一个年轻男人看向黎华,指了指副驾驶位:“这个时间了,你就别指望公交车了。” 黎华停了脚步,却把脸朝右转,看着一脸疑问的毕文谦:“这就是我今天心情不好的另一个原因。” “华华,看在你新认的小弟弟的份上,他明天可能要比赛。”年轻男人的声音有些沙,也许是天生的,听起来有苍凉的感觉,配着央求的口吻,倒有些滑稽。 黎华依然只看着毕文谦。 这让毕文谦感觉有些压力:“徒弟……” “嗯?”黎华瞪着眼睛。 终于,毕文谦还是小声地问:“这个人……你认为,我可以知道吗?” “你想知道多少,你自己看着办。” 沉默良久,黎华默默打开了后车门,撵着毕文谦坐了进去,自己也跟上,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车门。那口吻明显不是“看着办”的意思,黎华仿佛打量了一下轿车里的环境,然后若有所指地问,“师父,你觉得如何?” 昏暗的环境里稀里糊涂地上了车,毕文谦连车是什么牌子的都没注意。加上黎华沉重的声调,更让他不敢随意做答了。 想了好一会儿,他才弱弱地出声。 “看起来,这是一辆个人轿车。” “也不知道是从哪个狐朋狗友那里借的。”黎华立马接了一句吐槽,“还是军R的照。” 年轻男人回头弱弱地分辩道:“临时借的,而且,人家也只是挂靠。” “哟!还知道挂靠呢!”黎华翻了一个白眼儿,“怎么不开个京V的出来招摇啊?” “我哪儿敢呐!那铁定会被打断腿的!”光线太暗,毕文谦看不分明年轻男人的长相,倒是看穿了他苦瓜的表情,“华华,别在你小弟弟面前埋汰我了。” 这话反而激起了黎华的愤怒。 “我再警告你一次,文谦不是什么小弟弟,他是我师父!” 杏眼圆瞪的样子很让毕文谦觉得漂亮,但作为涉事人,他又觉得压力好大。 “好好好,师父师父……” “乱叫什么?”黎华拉着毕文谦的手,“师父,你认过几个徒弟?” 毕文谦毫不敢犹豫:“就你一个,首席大弟子!” “听到了吗?想当我师弟,没那么容易。”奚落了一阵,黎华终于指了指前方,“……开车吧,反正你知道路。” 车子启动,不紧不慢地在深夜的京城里行进。这种感觉,既是司空见惯,又让毕文谦觉得久违。靠坐着,草草看着城市的夜晚,离10年代的繁华实在太远。 黎华顺着毕文谦的视线看了一会儿:“觉得如何?” “寒碜。” “哦?”黎华起了好奇。 在前面尖着耳朵的年轻男人却忍不住反驳:“这儿可是京城。” 黎华没有理他:“说说,为什么?” 迎着她饶有深意的目光,毕文谦组织了一下语言。 “所谓‘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虽然说的是亡国之君的回忆,但单就这一句而言,的确是一个农业国京师繁华的传神描绘。那么,一个工业国的京师的繁华,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毕文谦停顿了一下,却见黎华鼓励的眼神。 “工业国和农业国的不同在于,除了封建时代繁荣的极至宋朝,农业国时代基本都有宵禁,暮鼓晨钟所规定的作息才是主旋律——人类的劳作,等着太阳的出没。我们将去的钟鼓楼就是典型的历史的见证。因为对于农业社会来说,绝大多数人在夜晚里聚集,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容易滋生动乱。而工业国则不同,很多行业的生产并不被日夜的区别所限制——机器的生产,等着人类的cao作。越是繁荣的社会,就越追求效率,就越容易形成24小时都有人在工作的局面。而作为首都,整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的资料集散、计划安排,都会在这里参与进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城市有很多历史遗迹,我们可以高兴它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如果在工业时代的今天,作为京师,到处浓郁着农业国的气息,那就只能说它落后了。在这样一个本当是华灯夜放的时刻,如果所有人都在深夜活蹦乱跳,那肯定不正常;但如果所有人都没有丰富的夜生活的条件和习惯——就像我们现在,随车而行,入眼的尽是农业社会宵禁般的寂静,这不是寒碜,是什么?” 一番话间,车子不知什么时候停在了马路边。当毕文谦讲完之后,车子里寂静了许久。 “华华,你说他……要参加的是青歌赛?你说他今年十六岁?” 年轻男人沙沙的声音从前面幽幽而来。 黎华拉着毕文谦的手,脸上溢着笑容:“他是我师父。” “年初的时候,我听说了一个钱老的发言,本觉得不太靠谱。”年轻男人回头盯着毕文谦看,也不知这样的光线下他能不能看清楚,“今天,你倒刷新了一下我的想法。” 钱老?既能让这年轻男人口吻里带着一些尊敬,又隐约能和话的内容扯上关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