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武器设定:轮式机篇 (第6/10页)
5hp/1137kw)×1(含整流毂) 螺旋桨:3翅 最高速度:521km/h 巡航速度:288km/h 续航距离:1340km 爬升率:770m/min 实用升限:10668m 武装: .5口径勃朗宁M2机枪×6(翼内固定,弹丸240发) 挂载量:91kg(中轴线2个机腹挂架) HVAR火箭弹/100lb航弹2枚,或MK.9深水炸弹1枚 AN/APS-6监听雷达、磁异探测器 乘员:1人 而FM-2本就有进一步强化的舰载机案,即XF2M野猫。该型预计将会更换功率更大的XR-1820-70引擎,不过由于并不需要更大出力的小型舰战,故而该项目包括上述引擎全都被取消了,并没有留下更详细的实验数据。由于XR-1820-70引擎实在是连瞎想都没处瞎想,故而这次是采用了同科技树上最强大的R-1820-82WA引擎,并把最内侧的两门勃朗宁M2换成西斯帕诺机炮。经过这样改装的超级野猫,足以和金星零战、雅克-9并争小型舰战最强者的宝座。 XF2M-1N超级野猫 定位:可在任何甲板船上滑跃起飞的舰载战斗机 全长:8.8m 翼展:11.6m 主翼面积:24.2m 机翼折叠形式:向后扭转折叠(折叠后全幅4.4m) 自重:2.7t 全备重量:4.1t 最大离陆重量:4.4t 发动机:美制莱特R-1820-82WA旋风⑨(自带增压机的九缸9筒气冷星型引擎,1525hp/1137kw)×1(无整流毂) 螺旋桨:3翅 最高速度:667km/h 巡航速度:360km/h 续航距离:1340km 爬升率:872m/min 实用升限:11659m 滑跑距离:全备228m(合成风速12m/s下83m) 着陆距离:全备247m 武装: 20mm口径HS.404MK.V机炮×2(翼内固定,弹丸200发) .5口径勃朗宁M2机枪×4(翼内固定,弹丸400发) 挂载量:91kg(中轴线2个机腹挂架) HVAR火箭弹/100lb航弹2枚,或MK.9深水炸弹1枚 AN/APS-6监听雷达 乘员:1人 ※※※※※※※※※※※※※※※※※※※※※※※※※※※※※※※ 【Bf109K】→试制Bf109Z-1 Bf109Z是梅塞施密特在第三帝国的空军如日中天时考虑在Bf109成熟化的生产流程基础上研发重型截击机和快速轰炸机的计划,研讨的结果就是使用两个Bf109的机身耦接,形成一种双体飞机,所谓Z型就是Zweiling的首字母。这样做的好处是几乎不需要做什么进一步的研发,且几乎不需要什么新的维护零件。Bf109Z预计使用两个Bf109G的各一侧、加上中间一块长方形的机翼中心及高度调整系统,右侧的机身被改装成燃料库。截击机版Bf109Z-1是装备5门MK108机炮和至多半吨航弹,与其说是Bf109G的改版不如说是后来的Bf109K截击机的,其中1门位于两翼之间、2门位于机头、2门则是左右机身外支架下悬挂的斜炮;轰炸机版Bf109Z-2取消斜炮,航弹最大挂载量提升至2吨……不过,虽然说是研发周期短,但从立案到实际进入生产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第三帝国由盛转衰。Bf109Z-2这种长距离的高速轰炸机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加上喷气机Me262在截击方面的效率之高又淘汰了Bf109Z-1。这次是使用了DB605的仅存于论证中的二段增压机版大功率引擎和采用日制八木天线的新型机载雷达的改良版。 Bf109Z-1 定位:双发双体重型截击机 全长:9.0m 翼展:13.3m 主翼面积:23.2m 自重:4.5t 全备重量:6.2t 最大离陆重量:8.5t 发动机:德制戴姆勒-奔驰605L/M(自带增压机的12筒液冷倒V型引擎,2150hp/1603kw)×1对 螺旋桨:3翅 最高速度:762km/h 巡航速度:400km/h 续航距离:1660km 爬升率:1012m/min 实用升限:13500m 武装: 30mm口径MK108机炮×2(各一机头固定,弹丸65发) 30mm口径MK108机炮×1(中心翼内固定,弹丸65发) 30mm口径MK108机炮×2(机身下方倾斜式机炮,弹丸65发) 挂载量:500kg(1个连接板挂架 32个火箭弹架) 含BT200/BT400鱼雷航弹在内不超过500kg的炸弹/WBG深水炸弹×1,或R4M火箭弹×32 FuG228列支敦士登 乘员:1人 ※※※※※※※※※※※※※※※※※※※※※※※※※※※※※※※ 【F4U-1A海盗舰战→F4U-4C海盗舰战(爆战)】、F2G超级海盗改 F4U海盗战斗机虽然具有优秀的高空/高速特性,但是在低空/低速下的性能会剧烈下降,这样的特性加上倒鸥翼和糟糕的下方视野导致的极其糟糕的降落性能,使得其在太平洋战争前半期根本就没能上舰,到了后期也是和F6F混合执行任务,并不能独当一面。这样的缺陷显然使对其报以众望的美国海军也十分痛苦,然而又不愿舍弃其优秀的性能,因此在1944年,美国海军委托授权生产F4U(称FG-1)的固特异航空改装适合低空作战、舰上起降的F4U改版。固特异给出的初步计划是把机舱改为泪滴形、延长机翼、换装巨大强力的R-4360四排巨黄蜂引擎把动力提升至3000马力。不过,事实证明这样做虽然提升了飞机的水平回转性能、低空性能和爬升率,但是对飞机的水平速度、滚转——也就是这里发现了四重气冷引擎彼此干扰造成实际功率不及标称的问题——和最重要的着舰性能几无提升,故而被放弃了,虽然固特异已经提出了进一步的改修方案,但因为比其下一步目标还要优秀的F8F已经上线,故而也没有得到重视。这里的F2G是部分使用了后来的F4G计划的设计,把里侧的.5口径勃朗宁换成了西斯帕诺,使用同轴反转螺旋桨和垂直尾翼扩大化,然后把证明不够灵光的R-4360换成还是二重九缸但功率更加强化的战后型R-3350复旋风,从而提升了滚转性能和下方视野……至于这样提升之后的着舰视野能有好到什么程度嘛,啊哈哈。虽然着舰速度对于护卫航母来说还是太快了,好在美国并不需要只有护卫航母单独出战的场合。嗯,唯一的问题是,我有了F8F谁还用F2G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