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话 未来福音 (第2/2页)
0吨级……中轴线上的4门不到20吨重的15厘米炮换成了高达42吨的前述长50磅连装高平两用炮、四边的15厘米炮换成了55实验炮的二连装版,整体来讲并没有减重反而还重了点,但把防御区划成功缩到了装甲盒之内,且不需要拆除鱼雷管可以保持8门了。动力则采用K级式的“6锅4柴”三轴混合动力(当然动力都是用的最新型版,总计是9万 4万轴马力三轴推进),最大航速35节。对空武器不再使用37手拉机或FlaK30,而使用7座14门MK103连装炮,另外安装4座反潜烟幕炮。 K级巡洋舰……大体上也还是和莱比锡级类似的舰型,但豹减到7200吨的标排迫使其防护被缩减到了动力舱和弹药库外层的88毫米装甲盒,只不过有了20°的倾斜而已。另一方面,不像莱比锡级的改二一样强行加两门鱼雷,反而把没什么卯月的八八换成更轻的三连装55实验炮、并增设12座MK103连装炮,炮圈的缩小使得流线布局得以优化,从而得以在维持莱比锡级式的“8锅4柴”混合动力舱(和埃姆登一样的锅炉和轮机,12万 4万轴马力三轴推进)的基础上,满载最大航速不降反增达到了36节。反潜方面,一样是4座反潜烟幕炮。 ……老实说,驱逐领舰这个等级已经是55实验炮最适合发挥的重量级了,再往上或者往下实在无能为力。MK103的话至少还有个……嘛!以后再说。顺便补充一句,50磅FlaK40取消了陆上对坦克用的穿甲弹,而改为使用跟为陆军V3超长炮开发的“勒格灵尾翼弹”半穿甲弹相同模式的尾翼稳定穿甲弹,只不过加上了12crh的风帽和被帽,重量也足以算得上重弹。在萨莉·布拉德娜研发出这种炮弹之后,很快就为105毫米以上的各种主炮都配备了勒格灵式穿甲弹,只不过80磅及以下的严格来说应该算正统系半穿甲弹而已。箭形弹(长射程弹)也进行了大规模配备,不再多言。
德波协约签订在即,几乎与此同时,俄国对立陶宛正式提出了吞并的要求,地处德立边境附近的柯尼斯堡新城,如今的柯尼斯堡镇守府已经不再安全,凯恩君可能得准备转移到当初的但泽旧港甚至德国西部的威廉港了。不过,这跟基尔这边倒没什么关系。整个9月,萨莉·布拉德娜都在张罗1936型的改二和…… 齐柏林伯爵的改三。 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舰历,但作为一个“被信仰的政权”的一个舰种“独一无二的一员”所得到的话题性,还是赋予了其足以改二的改装潜质——由于齐柏林伯爵的一改几乎没有消耗任何的改装潜力,因此这个改三对于她来说也就和别的舰改二差不多……舰桥和武装方面的细节其实已经敲定了,八座炮架式L/61连装高平两用炮、28座三连装55实验炮、36座MK103连装炮,大致如此;为了喷气机而准备的耐热涂层也已经备好,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试用过的侧舷升降机则考虑到波罗的海的海况没有应用,还是采用传统的舰体内三座升降机。问题在于两个:第一,目前德国已有的弹射器还是欠火候,必须得从英美那里进口一个然后国产化才行……有没有可能让齐柏林伯爵滑跑起飞喷气机,研讨中;第二,是采用光辉级的模式即重防护飞行甲板装甲 单层机库(因此机库面积可能会缩小到还不如战争海军Z计划时期的大,毕竟当初还算双层机库),还是甲板继续不设防、采取传统式样的大容量双层机库,尚有讨论空间。 探讨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直到9月底,若亨·约安尼斯跟久违的汉斯·施魏因奥格主任聊过之后,以一句“我希望能够拥有为现在的德国指明未来的改装”为方案A背了书。因此,齐柏林伯爵的最终改装便决定为除了侧舷升降机之外最为激进的模式——两条英制BH-3弹射器、装甲飞行甲板、一层半的封闭式机库(单层高高度机库,下部停放飞机,上部以零件方式悬挂储存飞机)、取消一对L/61而装备斜角飞行甲板。考虑到北海的海况实在不适宜甲板系留,预计飞机总量为大型机常备43架、补用13架。 增加斜角甲板的计划毫无疑问要对之前的图纸进行大改,因此,远在改装完成之前—— “……挪威近海,吗。” “——是纳尔维克近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