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前菜 (第1/2页)
“老家伙出城了?” 身披一袭玄色戎衣的薛定锷得到这一消息,首先喜上眉梢,随即神色却变得深冷起来。 他知道,薛衣人现在出城应战,不啻于送死。 明知吴锋的援兵即将赶到,却做出这样的选择,薛衣人定然也派出了使者,通知吴锋撤军。 薛定锷并不认为自己会和吴锋打得两败俱伤,在他看来,以吴锋那点兵力,他能以不大的损失将其吃得一干二净。 所以薛衣人的做法,在薛定锷眼中无疑是看重吴锋远胜于自己,才想要保下吴锋一条小命! “既然如此……”薛定锷微微咬着牙,一挥手。 “那就先收拾老家伙,再趁着吴锋还没来得及逃命,追上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大桑城附近的河岸地形狭长,不适合扎营,因此薛定锷攻城不克之后,就退到了丹水的北面。 渡河之后,丹水很快暴涨,虽然出乎薛定锷的意料,但他早已准备了大量渡船,随时可以渡河进击。 他看向一名瘦得跟竹竿一般的绿甲将官:“竹道尘将军,由你率领四千锐卒作为先锋,渡河进击!” 舟船数量有限,一万多战兵不能一次性渡河,只能先将先锋部队送过去。 但这先锋部队的数量,就已经在薛衣人的兵力之上了。 此言一出,林山等几名亲信都露出疑惑担忧之色。 竹道尘是薛衣人的亲信,薛衣人对他有知遇重恩。 但这次薛定锷举兵,此人却是选择带着大批部兵倒向了薛定锷一方。 虽然众多豪族都想除掉薛衣人,却都不愿意做出头鸟,消耗己方的兵力。薛定锷让竹道尘这个墙头草打前阵,难道就不怕他带着部队又投靠薛衣人么? 但薛定锷眼中却是神光灼灼,全无相疑之意。 “竹道尘将军,还不领命?” 薛定锷笑着道。 “承蒙……门主重膺,属下当……以死相报!” 竹道尘决然道,但言语中却有几分难以察觉的苦涩。 江水滔滔,水流汹涌中,岸边的木舟解开了缆绳,满载着士兵向着对岸驶去。 如今风向正向对岸,风送征帆,没过多久,船只便已靠岸,士兵们踏着木板跳上河滩。 竹道尘猛打令旗,士兵们迅速踏上干燥的沿河谷地,展开鹤翼阵势。 因为自大桑城出发的薛衣人部,已经占据了沿河的高地,正组成鹤翼阵,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向着河岸汹涌扑来。 而己方占据兵力优势的时候,相同的阵形,便能压过对方的地形优势。 竹道尘的面色有些发白。 薛衣人积威多年,他不可能不为之惧。 他攥了攥拳头,鼓舞士气道:“诸位将士,我们对面的那条蝮蛇,乃是夺取天子峰,残害嬴氏的篡逆之徒!我等深受嬴氏数千年厚恩,现门主又是嬴氏遗脉,举义旗以讨凶逆,乃是苍天正理!拨乱反正,在此一举!” 欢呼声如同潮水一般涌起,士卒们的心绪被义愤所覆盖。 这些底层的士兵们,唯领主之言是听,不知道自己为了谁而战。当直接管辖他们的领主随着竹道尘的长呼,他们也便感觉到自己真是受到嬴氏的重恩,而完全忽略了薛衣人执政的二十多年,他们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变。 说来很令人沮丧,在乱世中的话语权乃至民心,往往是被豪强所掌控。改革者为了整顿内部、惠济苍生而对豪强磨刀霍霍,结果往往发现,那些被他们施惠的草民们,却将忠诚付与直接统治剥削他们的豪强。 “拨乱反正,在此一举!” 纷扰的呼声,搅动了漫天的战云。那平日里不值半钱的大义名分,在这一刻压过了薛衣人在汉中二十多年的德泽与光辉。 手持缨枪如同疾风一般自高岭掠下的枭雄,眼见这样的场景,也不由一声长叹。 “是你。”他遥遥向着竹道尘道。 “是我。”竹道尘鼓起勇气,向旧主与恩公扬声道。 “留下人头吧。”薛衣人平静道。 “恕末将不能从命。” “这可由不得你。”薛衣人眼神渺渺,大袖一挥。 薛衣人的阵形如同一只急速振翅的白鹤,沿着崎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