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87【邀请徐可】 (第1/2页)
“好,你想要的翻拍权,我给你。”邵艺夫随后说道。 “谢谢爵士!那您想要多少钱呢?”夏天又问道。 “不用了,十几万、二十万,都是小钱而已,咱们之间就甭计较了。”邵爵士摆摆手道。 的故事改编自蒲松龄的,邵氏能改编,夏天自然也能改编。何况世上同名同姓的电影多得是,夏天就算也起这个名字,自己也一样告不了他。 因此喊价太高的话,绝对是自找麻烦。而十几二十万港币,对常人来说是大钱,但是对他和夏天而言,不过是洒洒水罢了。既然如此,所幸一分钱不要,留个人情也好。 金钱帐好算,人情债难还!而今想让夏天欠自己一个人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既然有机会,别错过! “那好吧,谢谢爵士的慷慨。”夏天见邵艺夫这么说,便也没有再推辞,点头笑着说道。 他和邵艺夫虽然早晚有拼个你死我活的一天,但在此之前,维持表面的和谐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中美两个大国,来日必有一战,但在此之前合作交流依然是免不了的,甚至合作还要大于对抗。 “不必客气了,这部戏你若是拍好了,对我也有益处。”邵艺夫笑着道。 邵氏片库中类似的老电影还有不少,如果夏天翻拍火了,很有可能就会在香港掀起一片翻拍热潮。到时候,邵氏的这些老电影可就派上用场了。无论是卖给别人翻拍,还是留给自己翻拍,都是非常赚钱的事情。比把它们放在仓库里落灰可要强得多了。 “放心,爵士,这部戏我会好好拍的了。”夏天点点头。 …… 离开邵氏之后,夏天又前往徐可的电影工作室。 徐可去年从新艺城出走,在金公主的资助下成立了电影工作室,创业作便是许贯杰和王柤贤合作的。那部电影票房收一千七百多万港币,算是令电影工作室打响了头一炮。 不过徐可却并未再接再厉,乘胜直追,都落画近半年了,目前还没有新片开拍。 夏天知道徐可是一个挑剔的人,没有好故事宁肯不开机。这也是为何他的电影多出精品,被公认为香港影坛“鬼才”的原因。不像王精,虽然精品比徐可还要多,但烂片更多,因此不仅没有获得比徐可更高的声誉,反而被称作是“烂片之王”。 夏天这次去找他,就是想跟他合作和这两部电影。虽然这两部电影,夏天前世已经看过很多遍,按葫芦画瓢,也能拍得八九不离十。但仿作就是仿作,就算仿得再像,还是会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尤其是像徐可这样的大家,他的电影别具一格,风格凌厉,嬉笑怒骂,忧国忧民,借古喻今……别人仿是仿不出来的。 夏天能模仿刘观伟、王精等这些二三流的导演,,甚至比他们拍得还要好。 但是像徐可、王佳卫、吴语森、杜祺峰这样的大家,他就模仿不到位了。毕竟他前世也只是一位二流导演,靠着“超前记忆”这个金手指,模仿借鉴,勉强能到准一流的水平。但是毕竟还不是真正的一流导演,对电影的细节把握还是没有那么细腻。 而对于电影来说,往往决定成败的就在于细节。因为电影是需要感动人的,它需要让观众开心、愤怒、悲伤、哭泣…… 但人的感情是很敏感的,细节上面的小小疏忽,观众也能够察觉得到。因此往往只差一线,观众就可能由原本期待的大笑变成只是微笑,由原本期待的大哭变成只是悲伤……到皮不到rou,到rou不到骨,让观众的情绪难以酣畅淋漓的释放出来。 因此一部原本可能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就变成一部只能红极一时的平庸作品。 …… 来到位于九龙塘的电影工作室。 “夏先生?!你好,好久不见!”徐可一见到夏天,顿时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位大人物竟然会主动上门,还真是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夏天虽然出道比他晚的多,但取得的成绩真是令他望尘莫及。不说赚了那几十亿港币的钱了,光是、等优秀电影,就能看出他的才华实在是不一般。 “徐导,施小姐,好久不见了。”夏天笑着道。自己上次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