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八 (第2/2页)
,李治满意地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点了点头,挥手摒退了众侍,撩起衣摆坐在圈椅上,任德安替自己易了新制金冠玉簪,又道: “媚娘与徐充容,可曾到席?” “是要来的,不过都是随着燕妃娘娘罢了。” 李治点了点头,又忽然想起一事来: “说起来,自淑、德二位母妃走后,后廷之中,也是久不曾见进妃了……德安,我记得,那贤母妃,可还是武jiejie的娘家人呢,是也不是?” “正是。” 李治想了想,点头不语。 片刻之后。 九成宫西海之上。 望云楼。 朝中五品官员以上,诸妃诸皇子女,尽皆入宴,太宗举杯,且先净之,众臣皆从之饮。 不多时,升平炙、筯头春、格食、见风消、迈门香、汉宫棋、鸭花汤饼、冷蟾羹、白龙臛、兔儿羹、清凉狸子臛儿碎、缠花云梦卷、水炼犊、仙人脔、乳酿鱼…… 最后上罢两道甘露羹、月儿羹,再奉四碟清凉雪玉糕、樱桃果儿馅儿毕罗、荠叶冷陶、寒瓜汁子饼…… 便是齐备了。 太宗便遂举杯以致,众臣再从饮之…… 饮宴一巡,内侍监王德乃示乐工进丝竹。 不多时,便见一队身披彩衣,袖抹云披的女子,在筝瑟声中,徐徐而入,纤腰一摆,便做飞天舞。 席间,诸臣屡屡进太子李治酒。太宗见李治推搪不得,便含笑道: “你们这些人,也不能老是灌着他!说起来,他身子还是弱。当让则让才是!” 诸臣便含笑应之。 太子李治闻言,先谢上恩,然后才道: “儿臣无事。” 言毕,便又被敬了好几杯。 这才知道自己竟是失言,只得苦笑应之。 …… 另一边,媚娘微微侧了身躯,尽量不去看向李治一侧,这般异样神态,却教徐惠看出些不是来,便轻轻道: “怎么了?与殿下闹别扭了?” 媚娘却垂了眼,半天才道: “无事。” 徐惠正待再问,却突然闻得李治有事请奏。 太宗便含笑应之。 李治乃道: “今日家宴,却教儿臣想起一事。父皇,贤母妃前些日子闻得儿臣侍嫔生产,几次三番入东宫探问,此等贤德怜下,当真可赞。且又有舅父诸臣也多赞贤母妃处事公允,为人谨慎谦德。 故儿臣在此,斗胆请父皇迁进贤母妃封位。” 言毕,便跪于庭中请奏。 诸人闻之,容色各异。太宗欢喜,韦贵妃敛眉,燕贤妃吃惊。 “好……果然稚奴是长大了……的确,贤爱妃如此心性,确是当迁进了。那……便进淑妃……” “陛下,臣以为不可。” 突然,韦挺出列抗奏,打断太宗语道: “自古有制,贵淑德贤四妃,轻易不当迁封,但有迁封,则累次而上。而今虽贤妃娘娘德容兼备,究竟不可破此一例,越封行迁为好。” 太子李治闻言,便望了他一眼。 太宗思虑良久,也笑道:“韦卿说的是,是朕急了。那……便着迁爱妃燕氏为德妃罢!明日,礼部可造宝行册。” 礼部侍郎立刻起身而应。燕贤——不,应该叫燕德妃,也立刻起身谢之。 媚娘看着李治,心下便隐隐怒气勃发,想了一想,便等了约一盏茶的时分,在他看向这边时,悄而无声地起身,告知身边徐惠,道自己后殿更衣,然后离开。 正受诸臣奉承的李治见状,心下了然,便在媚娘离席片刻之后,也告更衣,退席带了德安而去。 太宗高坐在上,含笑准了他,又看了王德一眼。 王德含笑点头。 …… “你到底想做什么?” 媚娘立于园中,见得李治兴冲冲而来,便怒声道: “为何突然要晋封贤妃娘娘?” 李治本以为自己可以见到一个笑容如玉的佳人,却再不想她竟如此怒气,心中委屈,又不愿低头,便道:“你当叫她德妃娘娘才是。她也该进封了。” “可是这样一来,她与贵妃娘娘处,必然……” “贵母妃不会难为德母妃的……她也难为不到了。因为过不了多久,父皇必然对韦氏一族,有所动作。到时,她去求德母妃相助还来不及呢!” 李治打断道。 媚娘一怔,想了片刻,才吃惊道: “陛下要亲征高丽?” 李治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良久才道: “高丽,焉耆,都是大唐之侧虎,不可不除。” 媚娘平了气,有些感动,又不愿让他看出来,便道:“你是担心陛下不在,贵妃娘娘会为难惠儿与我,所以…… 便请陛下进一进贤……不,是德妃娘娘的位。以保延嘉殿无事?” 李治见她如此言语,知她已然不气了,便柔声道: “是。” 媚娘目光将与他交接,便立刻闪开,想了一想,垂首行礼道: “多谢殿下费心照顾,媚娘在此代惠儿谢过殿下了。媚娘告辞。” 言毕,竟不等李治反应过来,便急忙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