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十四 (第2/2页)
凤闻言,便机灵灵住口—— 她是萧良娣的入宫陪侍,算是萧家的家奴,又自小赐了萧家的姓,自然知道这萧良娣幼时曾因自己身为继室所出之女,而被那结发正室之子女多番欺凌之事。 当然也知道,这是萧良娣一生最痛之心病。 半晌,萧良娣又道: “话说回来,这刘昭训也不是什么可以轻视的人物……想一想,她已然是为殿下诞下了长子…… 可惜本宫此胎是女……若非如此,只怕殿下再不会看那王氏一眼了!” 萧良娣又想了一想,才道: “不过这样一来,咱们在这东宫之中,却又多了一个盟友——哼!本宫就不信,若是本宫与那刘昭训联手,还有她王氏的好!” 思及此,便着玉凤去请刘昭训,欲结交一番。 玉凤应声而去。 片刻之后。 宜秋宫中刘昭训配殿。 正含笑看着小小李忠吃饱了,睡着的刘昭训。闻得宇文燕来报道萧良娣有请。 想一想,她便只得吩咐乳姆看好了忠儿,自己却带了宇文燕,跟着玉凤出了宜秋宫,径自往宜春宫而来。 路上,宇文燕觑着玉凤不注意,便小声问刘昭训道: “昭训jiejie,你说好端端的,这萧良娣做什么请你去呀?” 刘昭训眼观鼻,鼻观心,淡淡道: “去见过了,便知道了。” …… 入得宜春宫正殿,便见萧良娣高髻正坐,刘昭训便欲盈盈下拜。结果萧良娣便急忙唤了一旁的玉凤扶起刘昭训,又笑道: “平日里与jiejie见面,总是匆匆,今日总算是好生得见……” 萧良娣一句话,却在刘昭训抬头的片刻间,噎在了喉咙里—— 她之前虽然匆匆之间与这刘昭训打过几次照面,可是却从未正眼看过她。如今一看…… 果然,传言不虚,这刘昭训,当真是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萧良娣紧紧地捏了捏手中披帛,然她到底是大家出身,立刻便恢复了常态,笑容自若地请刘昭训入座。 刘昭训见她如此,心下清楚,只是叹息,便点头谢过,在一边坐下。又淡淡道: “不知萧meimei召云若前来,是有何要事?” 萧良娣见刘昭训这般凉淡,心中微异,微微有些生气,然而终究还是笑道: “说起来,jiejie与meimei也算是有缘,竟一同入宫,服侍太子殿下,是故meimei便总想着要与jiejie一见。 可惜之前诸事,总因太子妃之事不成……现下好歹是有机会了,咱们姐妹,也可算见上一面了。” 刘昭训听得她提太子妃,便知其意,乃垂下眼帘,半晌才道: “不错,说起来,云若却是欠了meimei一份情……这份情,云若日后必会还上的。” 萧良娣见她如此,心下之气渐渐消散,却只觉有些奇怪: “jiejie似乎有心事?不知meimei可能帮得上一二?” 刘昭训抬起头,看着那张脸—— 那张虽然有着连脂粉也掩不住的青涩,可是却分外……分外让她觉得心惊,让她觉得痛苦,也让她觉得万念俱灰的脸…… 想了一会儿,她还是苦苦一笑,摇了摇头: “无妨……只是忠儿身体不大好,方才出来时,正哭闹着,云若实在是心牵幼子。” 萧良娣倒也知趣,闻言便道: “若果如此,倒是meimei不是了,那jiejie还是早些回去,去看看忠儿为好——毕竟,他可是太子殿下的长子呢!” 颇有深意地一句话,萧良娣紧紧地盯着刘昭训。 可刘昭训却似心不在此,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萧良娣见她如此,心中也觉无趣,又着身边侍人拿了些好东西与宇文燕,权当赏赐,便着玉凤送了她出去。 刘昭训起身谢过萧良娣,便欲往外走,可是走了两步,她终究还是犹豫一番,转过头来,深深地望着萧良娣那张丰艳容颜,痴痴看了半晌,才轻轻道: “良娣meimei长得,果然是少见的明丽动人。 想必殿下是很喜爱meimei的…… 只是云若有一句话,却要提醒下meimei,不知良娣meimei,可愿一听?” 萧良娣见她如此目光,只觉心中不太舒服,闻言便敷衍笑道: “愿聆玉言。” 刘昭训目光只是在萧良娣脸上来回游移,久久,才悠悠道: “良娣meimei与云若同为太子殿下侍嫔。当真是有缘。且蒙meimei相救,得见父亲,云若心中感激得紧。是故才出此言…… meimei,有句话儿,还请您记在心里,切记: 太子殿下今日为国储,便是一国之储君。他的身边便从来不会缺了佳丽。还望meimei谨记这一点。 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无论发现了什么,都不要因一些不值得争的东西迷了自己本性,失了自己的风骨…… 只有这样,或者才能在太子殿下的心中,留下一席之地,才能保得自己家族无事,子女无忧。” 言毕,也不再看一脸茫然不懂的萧良娣,自己径自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