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欲伐楚,焉可止之二十五 (第2/2页)
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媚娘并非发现了他,只不过似乎她并非欲回应国公府。 李治眼看着门开,一个老妇人迎了出来,见到媚娘之后,惊喜欲狂地与她抱在一处,号啕大哭,心中有些酸涩难忍,便想了想,再看看身后一扇小门,示意没有什么京城口音的李德奖去问一问。 李德奖会意,便立时去打听了。 片刻之后,回来便悄声道: “殿下,那老妇人是武才人的乳娘。前些年死了夫君儿子与儿媳,现在也只有她一个带着一个年方六岁的小孙子唤做虎子的住在这儿了。 据邻居所言,她原本是住在国公府里的。 可自从武才人入宫之后,武才人的jiejie贺兰夫人日日怨恨自己嫁错了郎,每看到她便不喜,虽然知道她失夫失子失媳,还有个孙儿要养活,可终究还是以她失职为由赶她出府了。 是故她现在也只能在这一间旧屋里住着。” 李治便点了点头,又问:“那贺兰氏,怎么会住在这儿?” “殿下有所不知,贺兰安石自魏……自郡王爷之事之后,便因连坐而左迁,他心中不满,加之身体素来不良,竟一朝没了。 是故贺兰夫人才回了国公府。” 李治冷笑:“难怪媚娘宁可去找乳娘也不肯回应国公府——一个市侩母亲,一个痴妄寡姐,几个成日里争产夺嗣的亲兄族兄…… 难为她怎么还愿意回这文水!” 李德奖便轻轻道:“那殿下,咱们现下……” 李治想了想,指了指身后小门道:“可赁(租)下它了?” “只三日。” 李德奖又无奈道:“毕竟殿下身负社稷……殿下,还是……” “不必担忧,快则明夜,慢则后日午后,咱们便能带了媚娘离开——”李治看着媚娘离开的方向,声音突然一柔: “四哥想的不错。是该让媚娘自己想一想……这样,她才会知道,她真正该走……或者说唯一可以走的路是什么。 她会明白的……她的心性,她的聪慧…… 她会明白的。” 李治轻轻地道。然后头一转,便牵了马,跟着李德奖,消失在街角。 次日。 太宗行军中帐中。 议事已毕,太宗乃问身边近侍王德道: “稚奴可有表传来?” 王德摇头:“不曾。” 太宗便眯了眯眼: “派个人去定州。” “是。” …… 同一时刻。 并州文水城中。 武昭乳娘家中。 一大早起床的媚娘,看着乳娘小小的孙儿柱儿吃力地提着水,便急忙上前帮忙。 柱儿见状,急忙摇手道: “jiejie不要帮啦!柱儿能来的……” 媚娘却不依他言,只是笑吟吟提了水去——虽说她自己也是自幼便不曾肩挑手提的娇女子,可是她毕竟是个女子,又曾经数番落入难境,什么粗活儿脏活儿倒也都干过,总是比柱儿强一些。 一入屋门,便见乳娘张氏急忙上前接了水桶,道: “你呀……怎么还是这般爱逞强……” 媚娘却含笑不语。 放下水,乳娘张氏便亲自去取了饮食,摆在草堂中仅此一间的小桌上: 菜色简单,不过是些糙饭青蔬之类的主食。媚娘便含笑接了碗,与柱儿一同用食。 可刚咽下一口饭,媚娘便觉得自己胸口生痛,直若咽下去的不是米粒,却是沙石一般,看了看吃得欢愉的柱儿,与仔细进食,生怕枉费一粒粮食的乳母,她心中一揪,却不言语,只是含泪细细而食——她是吃过不少苦,可是似这等粗糙的饭食,却是再不曾吃过。 用过饭食毕,便见乳娘欲起身收拾一二。媚娘急忙抢了先,去洗这些粗糙的碗筷…… 一日的光阴,便在这样的饮食洗涮之中,慢慢地过去了一半。 午后,媚娘看着张氏哄睡了柱儿,便搬了一只马扎在一边坐着。 “姆娘(乳娘的唐称),你可有什么好打算么?” 闻得媚娘如此一问,张氏一怔,良久才道: “什么好打算呢?不过是过得一日,便是一日罢!横竖现下吃穿是不愁的——虽然粗茶淡饭,可终究是温饱不忧的。” 张氏轻轻地叹了一声。 媚娘便忧道: “可是柱儿……他究竟是个小小儿郎家,姆娘,您年纪这般大了,却不能再多照顾他许多时日了。” 媚娘一番言语,正说中了张氏的心病,便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良久,她才轻轻道: “若说没什么打算,倒也不是如此……说起来,姆娘有个远房堂兄,却也曾经于去年出仕文水近县之令,他家祖也算是世代贵胄的,便是那前朝年间的张缅。 因姆娘幼时,姆娘的父母曾救他一命,是故他曾与姆娘提过,若果有一日姆娘在这国公府中过得不如意了,可投靠于他…… 只是姆娘实在不忍离开此地,不忍看着姆娘自幼看到大的如意儿,继续被迫亡命天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