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十四 (第2/2页)
口,只觉胸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与媚娘听。然虽有情思万缕,却也半点吐不出得。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连连说了两个好字。 媚娘听着他这两个好字,何尝不觉心中情思难抑?何尝听不出那好字之中,饱含着多少深情痴念? 可她现在不能应,也不可应…… 因为……为了长久,她不能应…… 咬牙将这苦若黄连的心思咽了下去,媚娘淡淡道: “殿下今日初回宫中,理当先回东宫,看看诸位嫔侍与几个孩子的……” 李治却无心于那东宫,只看着她道: “先来看看你,呆会儿便回去瞧一瞧。” 媚娘闻言,胸中泛起一股酸甜温暖:他终究还是将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一时间,心中满是欢喜与温暖,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好在李治也不期待她说些什么——于他,便只这般待在媚娘身边,就已然是快活似神仙了。还哪管顾得其他许多? 因此,二人竟又是默默相对,痴痴在心中转着百般心思,却再未有一言半语,互相交谈。 就连那一直纷纷而落的大雪也似是怕惊动了他们,竟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 良久。 雪已停。 李治念着媚娘身体,便着瑞安将那**藏书所用的小殿打开,添了火盆火炭,又添了些茶汤,摆了一盘棋,二人相对而弈。 小殿很小,是故虽只得一盆炭火,却是温暖如春。二人不多时便觉汗出如浆,索性甩脱了身上大氅。 李治看了眼媚娘,喜于她面上终究有了些红润之色,然后才低了头,落下一子,才柔声道: “你莫怪四哥……当年,他也只是因看不透,是故才害了你……” 媚娘淡淡一笑,也落下一子,才柔声道: “人算不如天算,天命自有知,咱们这等凡夫俗子,却是干扰不得……想必郡王当时也只不过是想将媚娘身怀箴言之事压了下去。却再想不到会流祸至今。无妨。 尽人事,知天命便可。” 媚娘看了眼李治,没有将下半句话说出口。 李治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才道: “不日,我便会进言父皇,请他复房相之位——有房相在,舅舅……他便多会收敛一些,至少不敢这般明目张胆,动手动到了内廷—— 媚娘,你……你莫怪他,他只是想保大唐。” 李治的话,却让媚娘收了笑脸,半日之后,她才沉吟着落下一子,又轻轻道: “他是你舅舅,必然是要事事处处为你好的…… 可是你想过没有,他自己也终究有自己的立场。以前我多次受他之害,从未深究,可这一次…… 殿下,他是当真被那关陇世阀,给牢牢地捏在手心里了—— 他现下是未曾察觉。可以他之智之敏,察觉不过是早晚的事…… 若到那时,最不能原谅他的,便是他自己。” 李治长长一叹,心中纠结,停了手,向后靠入圈椅之内,只觉头疼如涨: “舅舅是真心爱护我的……可是他这般……却正如你所说,必然—— 日后看清此局之后,最后悔的,是他自己…… 可是,我又能如何呢?” 媚娘抬起眼,清清亮亮地看着他: “你若是当真问我?那我便回你:若你要保国舅爷,若你还心系这个阿舅,那便需得早早定计,保下他—— 否则,殿下,不日你登基之后,第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便是国舅爷。” 李治心中如被大槌重重一击,痛得呼吸急促。半晌,才默默点头。 媚娘看着他这般痛苦神色,心中也一片纠结。 …… 直到李治离开,媚娘都还在纠结。 守在殿中,等着她回来的徐惠,见她这般神态,便微一惊,急忙问究竟何事。 媚娘从不瞒徐惠,便将今夜与李治之对话,与自己心中所想,俱都告诉了徐惠。然后方轻轻叹道: “惠儿……我…… 是不是做错了?” 徐惠闻言,长出口气,扶着她坐下,轻轻握了她双手道: “想当年,我初入宫之时,便是得长孙大人与关陇诸阀之力……说起来,我也是当谢谢长孙大人的。 可是现在…… 媚娘,你没有错。为了陛下,为了殿下,你做得很好。” 徐惠坚定地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媚娘,轻轻道: “我相信,便是日后国舅爷当真知道了咱们今日所为,也必然会感激咱们的…… 因为这世上,若还有一人,如咱们,如房相一般,不愿背叛陛下,背叛殿下,背叛大唐。那便必然是长孙大人…… 媚娘,他会谢谢你的。” 媚娘看着徐惠的眼睛,只得含泪点头。(我的小说《大唐三帝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