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十八 (第2/2页)
的。 若是让他知道呀,只怕殿下又要被逼着回东宫那鸡猫子狗叫的地儿了…… 好不容易主上心疼殿下,准了他在宫里甘露殿静养几日…… 您这般一告,可不是又将他推回虎狼窝儿了么?” 媚娘想了想,心下也平了,便点头道: “那他接下来打算如何?总不能老是让东宫这般闹着罢?” 瑞安便道:“自然不会这般任那帮子女子闹着。只是现下究竟不得一个良主压着东宫,殿下也不能总是守着去理那些女人家的事……” 说到这儿,瑞安的眼神儿,便直勾勾地盯着媚娘。 媚娘知他何意,却懒得理会,便转身,转回圈椅上坐下,淡淡道: “如此便好。说到底,不关咱们的事,还是少掺合些的好。” 又扫了眼瑞安。 瑞安自觉无趣,便转身去拿了白玉拂尘,只对着旁边一只擦得明铮鏳亮的瓷瓶儿,一通乱扫。 …… 是夜。 甘露殿中。 李治见太宗睡下了,才悄悄走了出来。听瑞安的报。 闻得媚娘之语,李治便泄气道: “她到底还是……罢了,总不能一日便成。” 德安于一旁立着,便道: “殿下,是不是咱们再设个法子……” “免,若是让媚娘知道我又设计她,只怕又是一通好骂……罢罢,也是我的罪业。” 李治意兴阑珊道: “你去,传我的令,便说近日东宫诸事不安,着各宫当安守本分,不得再有事端生……她们虽然未必会听,不过好歹也是镇一镇罢! 否则也是太难看。” “是。” ……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太宗忽染风寒,因苦于京师盛暑,乃于初九,着命修缮终南山太和废宫为翠微宫。 次月,太宗幸翠微宫,后宫诸妃,仅贵妃韦氏、德妃燕氏、充容徐氏得侍,诸人皆窃以为,徐充容最宠。 五月初七,太宗因病体渐不安故,乃仍诏告百官,依旧启事皇太子治。 因故,太子乃一时政事烦忙。 六月初八,太宗以司徒长孙无忌兼任扬州都督,实不赴任。 是月二十二日,太宗诏赎旧年隋时被掳之民,天下大感,皆赞太宗仁爱。 二十八日,立司农寺卿李纬为户部尚书。 …… 是夜。 翠微宫。 李治寝殿中。 书好一信,李治便着明和速去传入长安。 德安一侧侍立,眼见李治行事日渐沉稳,心中宽慰,便道: “殿下果然英明。那李纬,却不是什么可用之人。” 李治淡淡道: “房相曾言道,此人颇为美髯公。我也曾听闻他平日里,总是要花上数个时辰去打理那一把好胡须…… 这样的人,若是遇上什么要事,哪里还能成了事?留用不得。 再者,他也不是什么干净人物……还是别让他上来的好。” 轻轻一喟,又道: “媚娘那儿……如何?” 德安含笑道: “殿下放心,武jiejie处一切安好——好歹这里是翠微宫。东宫诸嫔侍又都不曾跟了来,自然无事。” 李治轻轻舒了口气,又伸手从案几前侧取了一只锦匣,抚摸良久,才交与德安道: “这东西,交给媚娘。” 德安一怔,才道: “可是殿下,这是……这是皇后娘娘当年最爱的赤金臂钏,本是一对儿都赏了花姑姑的,后来花姑姑为了武jiejie,送了一只与她。临终前又将这最后一只留与您做个人念想…… 您这般送了武jiejie,是不是……” “既然原本成双,那此刻便理当为对。你送过去便是。” 德安闻言,只得应允。 次日,太宗闻得房玄龄曾言李纬实为美髯公之语,便立知李纬不当,当即下诏,着易其为洛州刺史。 贞观二十一年秋。 七月。 大唐牛李两将,大破高丽。 太宗大喜。 七月十五,太宗又以翠微宫地势险要狭窄,不可容纳百官,于次日诏于宜春县凤凰谷再造玉华宫。 是月二十六。 太宗驾返长安太极宫。 八月初八。 因近事烦多,太宗诏令,停封禅之事。荆州都督府闻之,遗恨良久。 太宗闻之,乃告太子治曰: “荆王之心未息,儿当慎之。” 李治受旨,乃着人严视荆州。 八月十七,骨利遣使来贡。 九月初三,唐改骨利为玄阙州。 …… 贞观二十一年九月初五。 齐州段志冲上疏,请太宗效仿先帝,逊政于太子。 太子李治闻之震惊,乃进告太宗不可,更满面忧容,泪泣而下。 ……(小说《大唐三帝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