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诀别六十一 (第2/2页)
欺上的老婢子,可是媚娘抓出来,交与你,叫你劝着朕一定要当了荆王叔的面儿杀了的罢?” 德安一怔,但很快便释然道: “主上英明神断,这等小事,自然一眼既穿。” 李治淡淡一笑道: “也不是什么英明神断的事…… 你向来在朕面前恭谨,又是自小儿服侍着朕,自然对朕的性子把握得最准,也知道有些事,朕是万万做不出的…… 正因如此,你也是轻易不愿当着朕的面儿,下这样的重手。 是以你劝朕之事,朕便知晓,此事必然是媚娘叫你来劝朕的—— 实在是这样事对朕正欲行之事的好处之大,能够看得透,又能够看得准的,只有媚娘一人。 而能够看得明白,知道谁来劝朕最合适的,也是只有她…… 所以朕自然也就知道,至少对荆韩二府之事,她的掌握,不比朕与舅舅少。 因此,她既然决意出宫去劝三哥,必然便是手里有了什么可能连朕也未曾想到,或者是不知道的筹码。” 李治淡然道: “媚娘如此行事,心心念念,不过都是为了完成朕的心事…… 那朕又为何不能等着呢?” 德安思虑一番,却看着李治淡然的神色道: “主上…… 心里怕是不止因为此事,甘愿等着罢?” 李治扬眉: “怎么,你还有别的是想法不成?” “主上…… 前些日子主上与娘娘,可是好一阵子不曾说过话儿了…… 如今难得娘娘将前事放下,一心一意为主上谋划…… 主上自然是心里喜悦的。 说不得,娘娘今日回来之后,主上在这里等着,自然是要好好儿与娘娘说一番话儿的…… 老宫人们可都说啦! 这夫妻嘛,本就是床头拌的嘴,床尾便能说……唔……” 德安没能将话说完,因为越听他说话便越没好气的李治,伸手从一边儿的果盘里,抓了好大一颗果子,硬生生塞进了他的口中。 同一时刻。 长安。 吴王府中。 李恪想过很多次,在这样的时候,第一个来看他的人,会是谁。 他想了很多人,很多的人。 比如长孙无忌,比如韩王元嘉,比如李治,比如禇遂良,比如裴行俭,比如…… 但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 他也万万不曾想到,这个女子,竟然在事隔如此之久后,立在自己的面前,告诉自己: “你要活下去,因为你的弟弟,希望你活下去。” 所以,他怔忡了许久许久,才迟疑着回了一句: “你说什么?” “本宫希望,吴王殿下,能够多加揣量主上之心,不要辜负了主上待殿下一片至诚至热的兄弟情义。” 媚娘深深地看着李恪。 李恪眨了眨眼,突然轻轻地笑了起来: “你说…… 你说要我不要辜负圣恩…… 你说主上想我活着?” 他反反复复地确认着,轻笑道: “武昭仪,武娘娘,你当真以为,如今这大唐天下,能够决定本王是生是死的…… 还是主上么?” 媚娘看着笑得一脸无力的李恪,静静地点了点头,半晌轻启朱唇: “是的。” 李恪看着她,还是一直笑,一直笑,直到笑得自己觉得不好笑了,才停下来,看着一脸认真的媚娘,缓缓地道: “是么?” “是。” 媚娘再一次肯定。 李恪彻底不笑了,冷冷地看着媚娘,突然道: “那昭仪娘娘以为,主上会把自己的舅舅,置于何处? 又将那些一心二心地要除了我这个妨主灾星的老臣们,置于何处? 还有,为了能够替他安安生生地固住了皇位,而自尽于我府中的李泰…… 他又将置于何处?” 媚娘不疾不徐地道: “元舅公与诸位老臣处,自然有主上的说法—— 殿下虽则活着,却无一兵一卒在身,一刀一剑于手…… 又远离京师,远离王朝中心,如何又能妨得了主,碍得了大唐天下? 至于濮王殿下…… 濮王殿下的打算,原本便是借吴王殿下之死,来剑指元舅公,不是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