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诀别八十一 (第2/2页)
见他来日受此难。 是故便大胆违兄长心意,设计以保稚奴日后帝位稳固…… 轰轰然,这几句话如同一阵阵闷雷,在李恪的耳中响起,再响起。 茫茫然地,他转头,像孩提时一般看着自己的乳娘,希望乳娘能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假的。 可是杨嬷嬷,依然背对着他躺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李恪突然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被抽走了。 木愣愣地,他呆在原地,动也不动一下。 青河看着这样的李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忍,又既而变成了残忍。 淡淡地,他又复开口: “没错,淑妃娘娘是自己引火而焚的。 事实上,便是先帝不赐毒与她,她也不会想要活下去的—— 因为正如她自己在遗书中所言的一般…… 她这一生,最疼爱的,并非自己亲身所出的几个孩子,反而是文德皇后娘娘与先帝所出的如今圣上…… 吴王殿下,别人不知,你却应该知道罢?” 李恪木木然地看着他,心里却想起了幼时的事: 的确…… 他说得没错…… 从小,母妃就格外地疼爱稚奴,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留着等稚奴到了一起吃,有什么好玩的,也一定要留给稚奴来玩…… 甚至有几次,因着小弟对稚奴不礼,向来温柔高贵的母妃,竟然会亲手拿了藤鞭,将小弟打得血rou模糊,几近骨断…… 当时,他只觉得母妃只是恨小弟不争气,因为小弟从小,也的确表现得不争气…… 可现在细想一番…… 何止是小弟呢? 自己不也是如此么? 虽则母妃对自己从小就不似小弟那般,可到底……到底也是在稚奴越来越喜欢与自己玩在一处之后……母妃才对自己格外地好了啊…… 为什么?难道宫里的流言是真的,自己…… 不……不能再想了!不能再想了! 李恪猛地用力摇头。 青河看这样的李恪,口中却一发不停: “看来吴王殿下也想透了些啊…… 那更好,青河接下来说的事情,想必吴王殿下也便能够想得开了。 殿下,淑妃娘娘当年既然能留给先帝一封真心之语,又能留下一封血书诱着殿下您与长孙,关陇一系为敌,自然也就能再留下第三封信,与杨嬷嬷,彻底完成她希望的局。” 青河转身,看着杨嬷嬷: “我说得不错罢?杨嬷嬷?” 杨嬷嬷还是不动一动,只有李恪跟着青河的目光,也转向了她。 青河看了眼李恪,继续道: “那么,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呢? 很简单,只有两件事,第一便是高阳公主的身世——淑妃娘娘在很早以前,便已然预见到了高阳公主对自己的父皇,会有的一些行为,所以为了日后方便把高阳公主约束起来……她也在这信中说明了高阳公主的身世…… 殿下,这么些年来,您一直也是怨恨怀疑着的罢? 因为宫中一直流言纷纷,说您并非先帝亲子,而是当年巢刺王元吉的孩子…… 是也不是?” 李恪猛然转身,瞪着青河。 青河一笑: “所以这一点,您却大可放心——您的的确确是先帝的生子,半点不错的。不过宫中流言也非枉语,巢刺王元吉确是有一后嗣被养在宫中……虽然,她不像宫中流言所传的那样,是淑妃娘娘尚为巢刺王妃之时所生下的,而是后来先帝在肃查巢刺王府中事宜时,发现巢刺王一妾室已有一月身孕,后来几番磨难,才将此女诞生。 因着她到底非男丁,加之文德皇后娘娘哀求,于是先帝便在宫中保了她下来,托为后宫无名嫔妃所生,交与淑妃娘娘代养…… 可她的生父,的确是巢刺王。因为先帝不希望巢刺王的后人,留在文德皇后娘娘身边…… 想必殿下已然知道,这个后嗣是谁了罢?” 李恪只觉得自己脑中如有一口巨钟,轰轰做响。 青河看着这样的李恪,却不肯再放松,只是笑着继续道: “而这信中的第二件,便是说明了一件事,只不过却是说与一位殿下想不到的人听的—— 是谁呢?” 青河笑了笑道: “是给英国公,大将军李绩的。 为何要给他呢? 想必吴王殿下当年争储之时,之所以相信自己不会为李绩所杀,是因为从淑妃娘娘那里知晓一件事: 一件很重要的事,英国公之妻,曾为淑妃娘娘所救。所以为了报答淑妃娘娘这个恩情,便是先帝,也不会怪责他不对你下死手的。 可是殿下,英国夫人这份情,到底不是欠给你的,而是欠给淑妃娘娘的。 那淑妃娘娘怎么使用它,便是自己的事了。 事实上,淑妃娘娘也的确相当审慎,知道自己该如何使用…… 她要求持有这封信的杨嬷嬷,在发现吴王殿下已然危及当今圣上的龙位平稳之时,务必要持此信去见英国公,请他无论如何,也要襄助圣上。将已然危及皇帝陛下安全的吴王殿下…… 当场诛杀。” 当场诛杀! 当场诛杀! 当场诛杀! 李恪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你以为只凭你一句话,我便会信你么?!” 青河淡淡道: “吴王殿下当然不会信,因为我是濮王殿下的人。 可是殿下,您应当想一想,这封信,淑妃娘娘既然写得出,交得了与杨嬷嬷,自然就会想到杨嬷嬷会因为不忍心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小殿下落得如此结局而背主逃离这些年……她不忍心毁了这封手书,违抗了淑妃娘娘的遗命,又不忍看着吴王殿下落得如此结局,所以她只有逃。 那么,淑妃娘娘一代帝女,纵天之智,会怎么做呢?” 青河看着已然有些惶然的李恪,口角含笑道: “对了,自然是要告与濮王殿下的。 说到底,濮王殿下究竟也是与吴王殿下一脉相承的兄弟。或者你们二人会斗得不死不休,可这样的死法,却非到最后关头,濮王殿下也是不忍用的。 因此,这招以毒攻毒,反而应验了最佳的效果——如果不是此番我家主人已然开始担忧吴王殿下于滁州的准备是有心谋反了……这个秘密,我家主人原本是打算带到坟墓里去也不说出来的。 就算不是为了吴王殿下您,他也要为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弟弟,保留下这一份亲情。 吴王殿下,您明白了么? 您今日站在此处,听到这些,都不是我家主人的手笔…… 真正布下此局的,真正决意要除去您的,是您的亲生母亲,炀帝帝女,淑妃娘娘杨淑仪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