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福兮祸兮六 (第2/2页)
出面来说这件事的人,也只有他一个了。 若是换了别人,只怕多少都会受些疑忌。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以后这样的小人,我自然会少亲近些的。” 媚娘闻言,这才转怒为喜。 同一时刻。 千秋殿里。 萧淑妃闻得今日宫中之事,自然是痛快畅笑了一番,之后又敛了神色,对近侍道: “虽说此番皇后受辱,本宫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可到底也不能看着那武媚娘如此得意。 她已然有了一个儿子,难不成还要再得一子来么? 你过来……” 萧淑妃唤了宫侍近前,细细嘱咐几句,然后又问: “可俱清楚了?” “娘娘安心,俱清楚了。这桩事,咱们自会办得妥妥当当。” …… 永徽四年三月十六。 唐高宗李治,因后宫立政殿昭仪武氏再怀龙嗣之故,着令赐今日为佛圣诞日,引朝中太常李淳风入宫胎占。 未几,得坤象,证而为女。 李治大喜,连呼几声妙。 …… 是夜。 千秋殿中。 地上一片狼藉,宫人们更是有多远,便躲得多远地。 萧淑妃恨声道: “女儿……妙……女儿妙! 女儿妙! 同样都是女儿,难道本宫的女儿便不是妙么!? 不妙么?!” 咯咯啦啦,咣咣啷啷,千秋殿里,只传出阵阵碎裂之声。 …… 片刻之后。 立政殿中。 难得今日李治不来立政殿就寝,兼之前些日子与皇后一番乌龙争执,着实也是费了她些心神,媚娘便早早儿着人下了钥,自上榻上躺着。 不多时,便见瑞安急匆匆奔入,先礼后道: “娘娘,千秋殿那边儿,又砸上了。” 媚娘闻言,倒也不多理会,只道: “砸便砸了罢。早就知道会这样的么!” 瑞安看了看媚娘,突然笑了起来: “娘娘这些年,当真是与当年大不同了。” 媚娘睁开眼,看着瑞安。 “什么不同?” 她问。 瑞安笑道: “想当年的娘娘,在听闻这等事后,头一件便是要先想一想,对方可会有什么动作,又会如何对咱们不利,然后布军行阵,以备后患的。 饶是如此,当年娘娘也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的罪。 可如今再遇上这般事态,娘娘一概也是不慌不理,只淡然处之,反而是一发地处事安稳了…… 若以瑞安看来,娘娘如今的行事态度,可是越发像一个人了。” 媚娘难得听瑞安说这些,不由挑眉笑道: “谁呀?” “咱们主上的母后,文德大圣皇后娘娘。” 瑞安轻轻一语,却叫媚娘肃容正色道: “我离皇后娘娘,却还差得远…… 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些的为好。” 瑞安知她心意,却摇头道: “娘娘,瑞安知道您是怕这话传入元舅公耳朵里。 可瑞安觉得,便是元舅公如今,也不得不认此话在理啊!” 媚娘半晌不语,良久才叹道: “我这一生,最敬爱的便是皇后娘娘,是以诸事诸为,总是努力地向着她的那样靠着。 可到底也只是东施效颦,不过邯郸学步罢了。 若能得你这一句,也就够了。 至于元舅公认与不认,我也不能强求—— 说到底,皇后娘娘可是元舅公的亲妹,他也是最了解皇后娘娘的人之一。 咱们外人还有许多皇后娘娘的好处都看不到,可他却是能看得一清二楚的。 若在他面前说这些,真诚所谓是班门弄斧了。 以后这样的话,少提,知道么?” 瑞安点头,笑言称是。 这边瑞安这般不提了,那边文娘却又有话说: “不过娘娘,您也得多费些心思了。 这一番皇后虽说是打了个乌龙,也的确是从咱们殿里起了枚暗钉,可文娘总觉得这事儿透着古怪…… 好没端端的,怎么皇后就知道要往李义府的身上下手了呢? 而且以她素来行事做风,多半是谨慎过人的。 便是她再怎么不能理解娘娘与主上一片情深,互无相疑…… 也至少知道该行计稳妥才是啊! 怎么此番却如此急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