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八 (第2/2页)
“可娘娘,若是那武媚娘此胎果如那些太医们所说又是男胎,咱们雍王殿下可就……” “无论如何,陛下眼下还是看重着素节的,他的名号,他的封地,一直都没有动。 若是本宫再行些不必要之事,只会让这孩子最后的一点父恩,也会因此消灭殆尽…… 你也告诉下面的人,这些日子,务必不要做些什么手段出来…… 明白么? 说句大白点儿的话,眼下陛下把武媚娘再怀男胎的事情公布天下,无非就是想借着此番之事,试探一下本宫与王氏,看看到底会是哪一家的出的手…… 如此一来,连带着那个小丫头的前事,也便一并清算了。” 近侍立时噤言,不语。 萧淑妃也不再多语,只是怔怔地盯着烛火好一会儿,才突然起身道: “熄灯罢……本宫累了,真的累了……” 灯,渐渐灭了,最后一点光辉将她长长的榴红色衣摆映成了一片血红,艳丽而刺目。 …… 唐永徽五年四月中。 万年宫。 大宝殿。 午后。 李治忽闻内殿急报,道昭仪武氏忽急纳请其入内,道有要事相商。 李治依言,急急而入,乃见武媚娘面色苍白,捂心皱眉。 当时便惊得李治龙颜大变,又因有前番芙蓉羹事,便急喝左右,速召太医入内! 不时太医乃入,诊之,断得竟再中其毒,且此毒与前番芙蓉羹之毒相同,手法也一致—— 此番却是落在了茶水之中。 李治闻言当真是震怒非常,立时着令大理寺即刻入万年宫,务必彻查清楚此事到底为何人所指! 一时间,万年宫上下人心暗动! 是夜。 万年宫。 大宝殿。 后寝。 当媚娘醒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脸淡然地微笑着,握着自己手的李治。 眨眨眼,仍然睡意朦胧的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徐徐道: “你这般,是不是也太过了些? 毕竟之前一记已然叫慕容嫣盯死了韩王了。 何必再如此?” “韩王眼下是没有什么动静了,可还有王萧二氏。” 李治轻声道: “若是不借此良机,也敲打她们一番,只怕早晚你还是要出事。” 媚娘沉默,好一会儿才轻声道: “那治郎何意? 是要先动箫,还是先移王?” “萧氏如此,已是日薄西山之态,想必也不能成了什么大事。 早晚而已,何况她萧氏一门向来人丁不兴,便是掀些风浪出来,也一时大不了。 不过是萧氏自己厉害,在宫中这些年经营得宜,所以才能危胁于你。 然经前番之事一折腾,就是这些在朝中为数不多的人也折腾得没几人了,所以实在不必担忧。 可是王氏不同。 王氏一门兴旺,于朝中势力亦是强盛,若不及时动手,怕有危于你的事,他们还是会照为之的。 为了孩子,为了你,还是早兴此念的好。” 媚娘垂眼: “那么,治郎要动的是谁?” “要动王氏,则先移柳门。 柳氏一门这些年来仗着皇后于正宫之位,素行之恶实在是多不胜举。 便是那皇后之母,这些年里没得停地入宫中来煽动事非,也实在是不能再忍。 自然后廷之中先从她动手。 至于柳门之中的另外一人……” 李治沉吟一番才轻道: “也许不必我动手,只要皇后之母被谪离斥出宫门一番,那么自然他便也知道该如何进退了。” 媚娘抬眼,轻轻道: “治郎要贬柳奭?” “他占着这个位子也占得久了,所行之事,也没得见几件抬得上台面的。 虽说无甚大过,可到底也不成大功…… 这样的人,朝中上下实在尽皆都是,不必留他这一个。” 媚娘沉默,良久方道: “若此番柳奭非皇后之舅…… 那治郎还会贬他么?” 李治沉默,半晌才轻道: “若他不是,我自然也愿意留他的。 说了,他无大功,可也无大过。 但是正因为他是皇后之舅,有些事,便不能容得了。 否则只会教朝中上下,都以为朕有心助势外戚。” “……还请治郎好好儿记得今日之言……日后也要记得,一定不要助势外戚才好。” 媚娘看着李治,深远的目光,清凉如水。 李治心中一动,却轻道:“你……想通了?” “躲不掉的,那便只能如此了。” 媚娘淡淡道: “若一朝媚娘身为皇后,那么弘儿便逃不离这天下重担。那么…… 若果如此,还是早些为弘儿打算的好。 这样的事番连三,暗害加谋…… 不能让孩子长大之后,不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 李治不语,半晌才轻叹一声,紧紧地抱住了她: “这一世……苦了你,也苦了弘儿,嫣儿……还有咱们这个小孩儿…… 我向你保证,媚娘,来世,我必不再将你与孩子们,带入这等境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