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九 (第2/2页)
和沉默,良久才轻道: “所以主上才逼着娘娘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 “朕也不想逼,事实上,朕也曾想过,若再得三五年,甚或六七年,只待弘儿长大了,再行劝着媚娘,也未不可。 可现在,不成了……” 李治目光转柔,转首看着媚娘被自己紧紧握着的手,视线在她脸上,小腹上流连不止: “眼下的媚娘,腹中已然有了第二个皇儿。 而且据孙道长所言,此胎极有可能,再度为男…… 明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治转头看着若有所思的明和,轻轻道: “这意味着……媚娘如今,已然是整个大唐后廷之中,最有资格去争这后位的女子了。 淑妃仅有素节,皇后仅得忠儿为嗣子…… 可媚娘,却有了两个健康的皇子在身侧…… 你觉得,她们会轻易放过媚娘么? 你以为,眼下她们因着前番媚娘出手整治韩王之事而多少有些收敛,便是她们从此不再会来招惹媚娘的证明么?” 明和不语。 李治半晌才叹道: “明和,便是她们肯就此罢手,她们身后的家族也是不能容许的。 因为她们是氏族女,她们的一兴一衰一荣一辱,都非为她们自己而争,更多的,是为她们背后的家族所争。 所以便是她们肯罢手,她们背后的家族也是不能的。 而这些氏族大家,自然不能容忍媚娘这般一个大威胁存在。 媚娘唯一的路,便是先起而攻之。” 李治轻轻道: “唯有如此,才可得自保。” 明和沉默,良久方轻道: “可也不必如此,逼得娘娘行此等下计……” “朕也从不希望她去沾这些污秽之事……” 李治温和的表情,看着明和,头一次露出了些许深意: “可朕也知道,眼下唯一能够叫她远离这些事的办法……便是让她身边,有一个真正能够如瑞安一般信得过,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事情的人守着。 明和,你也是聪慧的,应当明白朕的意思。” 明和全身一僵,很快放松下来,抬头看着李治,目光坚定: “主上隆恩,是明和的不是了,竟全然不曾理会主上深意…… 还请主上降罪。” “降什么罪呢? 在瑞安不在的时候,你就是媚娘身边最可靠的人了,一切的一切,你都要好好替她cao持着。 有些事……” 李治垂下眼皮,轻轻地说: “德安会告诉你该怎么办的。 其实媚娘身边的很多事情,你都不必太过拘束,明白么?” 明和坦然点头: “明和明白。” 李治点头,赞许一笑: “那就好。 清和的性子,实在是太过活跳了些,许多地方行事也不甚牢稳,他又不似瑞安,早年里便跟着朕,跟着媚娘一路走过来的,好歹也懂得些什么。 所以朕才不能选他。 反而是你,这几年看下来,你也是越发沉稳深重,又是极知机的。 有你在,总是能不比瑞安差些许了。” 明和也不抬头,口中只道: “明和惶恐,以明和这等资智,离着师傅还差着好些呢!” 李治淡淡一笑,摇头道: “你也不必过谦,你的本事,朕还是信得过的。 何况你的本性纯良,很是对媚娘的性子,跟着她,你也学些好的。” “是。” 明和又应了一声,才轻道: “主上,明和有一事不明,还请主上明示。” “说罢。” “眼下里,王萧二氏之事,已然底定了。 可是前些日子明和听娘娘的意思是说,这王萧二氏,还是想请主上好生保着,不欲赐其一个凄凉下场的。 不知主上的心意如何?” “……终究也是做过夫妻的,只要她们不太过分,朕也不想为难她们。 这件事,朕早就已经定了心思了。” 长出一口气,李治起身,负手而立,悠悠道: “朕这一生,有媚娘一人,足矣。 与其镇日将心神费在这后廷之中,倒不若尽退后廷诸女,只有媚娘与几双儿女们伴朕安稳一生…… 如此一来,朕也才真正能有些好时光,去将这大唐天下,真正治理得富庶安康,百姓平定喜乐。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福,大唐之乐。 父皇在世时,每每便是做此等心愿,可终究却是难却人情。 而如今朕…… 朕却实在不必再拘于此道,大可借此良机,一肃朝风也是好的!” 明和闻言,已是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轻道: “主上……主上要尽摒后廷妃嫔,只留娘娘一人?!” “不好吗?” 李治扬眉转头,含笑视之,眉目之间,尽是满足得意之色: “自古以来,多少君王想做做不到的事,朕如今能够做到了,那又为何不去做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