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九十三 (第2/2页)
玉瓶儿,可派上了用场了?” “方将已然听得雍王着人去取了。只怕这一回,萧嗣业是要被雍王彻底收为己用了。殿下,您向来算无遗策,此番之举,也必然无差。 只是小的愚昧,实在不明白,为何殿下不肯主动现身,与雍王一道去见萧嗣业? 毕竟这萧嗣业日后于我大唐军中必是极紧要的存在……” “他?可算了罢!” 他朗朗而笑,摇头点着那个小侍道: “你的眼力,也不过如此了……他萧嗣业便是有几分领军的本事,却未必还能被父皇瞅在眼里呢! 别的自且不提,这论起领军来,他还不若父皇一直拴在身边不肯轻易放手的那个薛仁贵百一,甚至连那个一直被人看成是个白衣书生的任雅相,论十之一二……更不必说,他还是与父皇最怨恨的两个女人之一的萧淑妃一般,都是兰陵萧氏出身,且是族亲,更加有前朝侍君的背景在…… 无论如何,父皇是不会重用他的。能做到目前这般地步,已是他一生之巅了。” 小侍一怔正欲再言,却又被他若有所思淡道: “不过……你说得倒也不错,毕竟他算是军中一将,日后多少也有些可以使用的地方。只是……” 他垂首,半晌才轻道: “毕竟他也是有几分精明的人物。所以只怕若是本王真如你所说出于他左右……反而会让他对本王更加多几分防备。 毕竟,雍王此时无他人可信,是故只得信于本王。 而他萧嗣业,功已近成,名已近就…… 实在没有必要过于依赖本王。” 淡淡一笑,他再起身,徐徐几步走出之后才悠悠道: “诚所谓不入其局,自不为迷者。他既然身处于本王之局外,自然也就比身在局中的雍王更易看透本王…… 所以,还是防着他点儿的好。” 小侍点头,长出口气道: “原来如此,果然还是小的愚昧。那殿下,既然雍王一朝无人可依,便必会依赖殿下筹谋。为何殿下又要给他机会,去见萧嗣业呢?” “原因很简单,萧嗣业会成为他的助力,却绝对无法成为他的靠山。所以他注定还是要成为本王手中最大的一枚棋子的。” 他淡淡道: “要做靠山,一要有权有实,二要有忠有义。萧嗣业虽有几分功名,却绝非大权在握之人。此其一。 而论起忠义来,一个能够为了片刻得失而计较再三的男人,只怕也未必肯为了一个尚且未知的结果,轻易去背叛眼前能够给他无上荣光富贵的大唐天子,本王的好父皇去。 所以……他注定不会成为雍王的依靠。雍王自己只怕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雍王真正要求的,不是萧嗣业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一条路。” “一条路?” “一条路。一条通往大唐帝位的至高无上之路。” “可是殿下不是说萧嗣业不足为靠么?” “萧嗣业不足为靠,萧嗣业也不过是块击门石……他真正要的,却是用萧嗣业这块门石,来敲一敲另外一人的门。” “谁?” “大唐三军,现尽握于谁手?” “……英国公李绩?!殿下是说……雍王打的是他的主意?!可是……李绩的背后……” “没有什么可是。身处这朝堂之上,人人趋而往利来,人人趋而往利走。所谓忠臣,不过是因为身为人主的,能够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好处而已。 所以自然今日李绩是要忠于父皇的。 但是……” 他又淡淡一笑道: “但是若有朝一日,他发现自己有能力推举另外一位新的帝王诞生……你觉得,以李绩这样的人物,他会怎么做?” “那自然是别奉新主了!好歹也便于自己以后行军打仗,或者庙堂之议时,一应事务不必受人掣肘啊!” “这个道理,你都懂了,雍王更懂。 所以他要赌的,便是这一点可能。” “那殿下,您可不能让他如愿啊!毕竟李绩不是别人,那是李绩啊!” “没错,所以接下来,你要替本王去办一件事……” 他向着那小侍招了招手,向他低语几句。 俄顷,小侍点头应声而退,只留他一人负手立于庭中,冷冷而笑。 …… 同一时刻。 蒲州城中,权做行宫的驿馆之内。 寝殿之侧耳房里。 一身寝袍,面色微白的媚娘立在原地,静静地听着瑞安的回报,然后慢慢开口道:“弘儿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