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0 李喆该杀 (第4/4页)
姓,可是李喆这样的人,凤竹却并不能算在里面。 诚然他贪的这些钱都没有用在自己的身上,都是花在了叫花子的身上,可是若真的是为了帮他们,他完全可以见一个收容所,将这些人都收进去,然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可是李喆并不是这样做的,他就是每天给两个铜板,五岁的孩子单独给十两的银子,这不是因为看他们可怜而照顾他们,而是因为他自己的某些私心,而做出的一种行动,这并不能算在善行里面。 何况因为李喆对那些告官的百姓,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几乎让所有告官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要是让过了李喆,那些人会怎么想? 张悟对着凤竹问道:“那嫂子的意思是?”凤竹清冷的声音响起,“李喆该杀!”见所有的人都看着自己,凤竹说道:“李喆虽然惠及了叫花子,但是他却是没有多少善心,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私心。” “这样说吧,人的贪欲都是很重的,看这个本子上记的就知道了,这些人知道了李喆会给他们钱之后,便是每天都等着他,你们说这些叫花子还会认真的讨饭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没有想要怎么让叫花子过的更好,只是将叫花子们的惰性全都养了出来,甚至别的地方的人听到了这个事情,叫花子都跑了过来,一旦李喆不在了,你们说这些叫花子会怎样?” 皇上说道:“难道不是接着要饭这么简单吗?” 凤竹摇了摇头,她还没有说话,许忠勇便给她夹了一筷子菜,示意她赶紧吃饭,他替她说道:“一旦李喆不在了,叫花子们自然会接着要饭的,可是这一个知州府的叫花子太多了,大多有二百多人,这么多的叫花子,一个知州府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天天给他们吃的?” 皇上说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这些叫花子会饿死?”许忠勇看了皇上一眼,回道:“饿死是小,这两百号人聚集在一起,很有可能发生强抢的事情。” 皇上怔愣了一下,张悟虽然聪明,也没有想到这一层,此时听两人说了出来,便也是恍然大悟的表情,“确实如此,一旦到了濒临死亡的时候,这些人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做的出来。” 当初他游历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不少的这样的事情,特别是洪涝灾害的时候,就容易发生这样暴乱的事情,因为百姓没有东西吃,而若是官府拿不出粮食开仓赈灾的话,就很容易暴乱。 而知州府虽然没有发生洪涝灾害,可是这么多的叫花子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现在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一旦有大批的叫花子冻死了,其他的叫花子肯定会乱的。 皇上想了一会儿说道:“等了结了李喆的案子之后,要将这些叫花子安排好了之后才能离开,让驹阳县的陶参将时刻注意着知州府的动静,一旦乱了马上镇压下去。” 众人也没有办法,所谓的将叫花子安排好,无非就是给他们吃食,没有了李喆养着他们,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离开这里的。 一个知州府有这么多的叫花子,那么平均下来能要到饭的就很少,所以他们要是不走的话就没有活路,所以只要看紧了他们,不要他们闹事,知州府的危及也算是解决了。 张悟一开始还感觉李喆不该杀呢,可是此时却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了,他这哪是在积善啊,他分明是在制造暴乱的根源啊! 到了第二天,张悟要开堂审案,皇上竟然也要去,没有办法这里他最大,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所以很快大家都知道了皇上要陪审,大堂外瞬间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 而这里面还有不少的叫花子,他们虽然不敢给李喆请命,但是却还是有那么一点感恩之心的,要听一听张悟是怎么判案的。 所以府衙外,便分成了两拨人,一拨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叫花子,一拨是穿的还算整齐的百姓,因为皇上在大堂内,所以府衙虽然允许人围观,却是有不少的御林军把守着,因此看到这阵仗的百姓和叫花子,也不敢随便说话。 张悟让人将李喆带上来之后,便对着他问道:“卷宗上都有记载,但凡是你断的案,都有没收脏银,可是这些脏银并没有充公,反而是你自己拿来用了,你可认罪?” 李喆跪在地下,说道:“下官认罪。” 张悟又对着他说道:“中饱私囊将近千两,还不至于将你斩立决,可是因为你祸害百姓,只是你断过的案子的人家,几乎都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些足以判你死刑,所以本官便不能捞了你,判你斩立决,你可伏法?” 李喆突然抬起头来看着张悟,似乎有些不明白,既然问他贪赃枉法,那为什么不追问银子的下落?直接将他斩首就了事了? 李喆问道:“你不问我银子的下落吗?”张悟威严的说道:“不用问了,本官已经知道了银子的下落。” “所以,哪怕你知道了,依然判我斩立决吗?我虽然贪了银子,可是却从来没有用在我的身上,这些年来我将所有的银子,都给了城中的叫花子,难道因为我的善行,也不能给我减刑吗?”李喆不服的对着张悟问到。 他同样也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好事,就算是暴露了,也不至于判死罪才是。 张悟却是严肃的说道:“你为什么要给叫花子钱,你自己心里清楚,是为了让他们活的更好,还是只是你的一己私欲,难道还用本官告诉你吗?”李喆立刻反驳道:“哪怕我是为了一己私欲,那也算是做了好事,结果都是一样的,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你的一己私欲不是在救他们而是在害他们,这城里有二百多口叫花子,他们都在指望着你给他们钱,那么我来问你,若是你死了,他们该怎么办?” “你让一个知州府养活二百多口叫花子,就算一个省城都不会聚集这么多的叫花子,一个小小的知州府,你让这些叫花子怎么活?你不是在害他们又是什么?” 古代虽然有乞丐,但是为了能讨到饭吃,很少有叫花子大量的聚集在一个地方的,因为叫花子越多,相对来说能要到饭的就少,所以张悟说的很对,李喆并不是在救他们而是在害他们。 张悟接着说道:“你若是真的为他们好,为何不给他们找活计,为什么不劝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一天两个铜板,你这样做不过是你的怪僻罢了。” 张悟说成怪僻,也就是懒的去问李喆这样的原因,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已经造成了,问了又有什么用? 可是张悟不问,李喆听到他说是怪僻,却是激动了起来,“什么怪僻?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的儿子在五岁的时候与我走散了,那时候我还在历城县做县令,在遇到一股流民的时候,我的夫人和孩子便被冲散了,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好心的人帮一帮他。” 李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在历城的时候,正好临近的地方发生了灾情,流民涌到了历城,他不分昼夜的安抚流民,可是等他照顾好流民之后,却是听到下人的回报,他的夫人和孩子在来的路上碰到了流民,被冲散了生死不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